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契诃夫的《苦恼》赏析
userphoto

2023.04.10 广东

关注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户县 710302

        摘要: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把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不幸遭遇作为创作题材,以小见大,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作品采用了冷静而客观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通过寓意深刻的对比、精彩的对话、出色的细节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契诃夫;《苦恼》;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苦恼》写于1886年,是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曾被托尔斯泰列为作者的“第一流作品”。 小说描写彼得堡一位早年丧妻的老马车夫姚纳在独子病死后,利用载客的机会,千方百计找人谈心,诉说自己心中的痛苦,但始终无人理睬和同情,最后,万般无奈的马车夫只得向小母马倾诉衷肠,得到了在人间得不到的安慰和同情。《苦恼》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动人的故事情节,读来却令人震颤而又耐人寻味。
        作品以“我拿我的烦恼向谁去诉说”为线索,依次写了姚纳怀着苦恼、向人诉说苦恼的连续失败、向马倾吐内心感情的成功,所有的内容都紧紧围绕着姚纳深怀苦恼、倾诉苦恼的动机和行为展开。首尾互相呼应并形成对照,首尾人与马的关系又与中间部分人与人的关系构成对比,全文结构紧密,中心突出,又如行云流水,浑然一体。在写法上有如下特点:
        首先是客观、真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叶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真实的客观态度和独特的创作精神是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核心。《苦恼》描述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是一件发生在社会底层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作品始终以平静的的语调描述了主人公与周围不同层次人物的关系,从多角度、多侧面刻画出一个社会下层小人物悲苦无助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身子向前伛着”的马车夫姚纳在“晦暗”的风雪之夜等客的“心事”, 就是想利用车夫的特殊身份,在与坐车人的接触中,倾吐自己的苦衷,但是“坐车人”的目的只是为了赶路,并不想听他唠叨。因此,每当车夫在赶车时因想儿子而产生呆滞、迟疑,影响了赶路时间,遭到的只是谩骂、喝叱和侮辱。他的悲伤、苦恼,在“坐车人”眼中简直不屑一顾,更不会向他投去丝毫同情的目光。比如三个恶少无赖卑劣,坐一趟车只给二十戈比的车费,姚纳因苦痛压身,无心讲价,只求把内心的苦恼向他们诉说,谁知他的吞吐不爽、不能成句的言语却招来他们粗野的咒骂,以及他因丧子产生的动作呆滞、神情麻木而招致恶少们的殴打,姚纳也未感到痛苦,反倒是“孤单的感觉就渐渐地从他的胸膛中消散了”,可见主人公的痛苦已到何等地步。环绕在马车夫周围的是一个冰冷无情的社会,虽然有无数有声的人——军人、玩乐的青年人、看门人、年青车夫,但都对姚纳表现出自私、冷漠和不耐烦,没有一个人能抚慰一下这颗孤独无奈的心灵。使他不得不向一个“瘦骨棱棱”的无声的“小母马”倾诉衷肠。作者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地位低下、苦苦挣扎、命运悲惨的小人物形象。同时,小说写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关系中的自私、冷漠。军人与追求享乐的青年对小人物的不幸漠不关心,这里有社会地位的隔膜。然而,与穷车夫处于同一阶层的看门人和青年车夫也无动于衷,这就更深刻地提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关系中的冷漠无情已到了何等地步。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终于把姚纳推向小母马,他在对马的倾诉中得到了人间得不到的安慰和同情。


        小说通篇没有作者主观的说教,但读者却从作者抑郁的描述中,看到人间的冷酷和世态炎凉,感受到一颗因“胸膛裂开,那苦恼滚滚地涌出来”的强烈心灵颤动。这正是契诃夫“态度越是客观,所产生的印象就越有力”的现实主义的成功体现。
        其次是简练、独特的艺术手法
        《苦恼》描述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作者却能匠心独具,借此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小说以小见大的总体特色。在艺术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值得品味:
        一是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类比,从而收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作者先写了姚纳心中的苦闷四次与人倾诉都未成功,或者受人斥骂,或者受人嘲讽,或者根本不引人注意,四次与人倾诉,异中有同,总之是不被人理解和同情。文章结尾处,姚纳与马的谈话,简直是神来之笔,这一对比,一下子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完全映衬出来。另外,作者在进行对比时,有意将人与马的处境、神态、遭遇一一对应。比如那青年骂马“给他一鞭子”,又骂“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马的处境、神态和遭遇,使人联想到车夫姚纳,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的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所以最后姚纳与马谈话时,“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与那些人的粗暴无情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收到了感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二是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态
        契诃夫笔下的人物对话精当简练,毫无罗嗦之感。姚纳与军人、三个青年的对话, 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殊环境场合下的人物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比如,三个青年的对话显示他们寻欢作乐、玩世不恭的性格,姚纳挨了他们一巴掌还说:“嘻嘻!……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内心正转着这样的念头:他们有兴趣和他打玩,大概也有兴趣听他谈谈儿子。同时,姚纳的对话也反映了他逆来顺受的性格和急于倾诉愁苦的心情。这对刻画马车夫的性格特征和深层心理状态起了很大作用。
        三是富有深刻内涵的细节描写
        《苦恼》中没有巨大的场面和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它的整个故事都建立在马车夫想找人倾诉儿子死了这一细节描写上。比如,车夫拉了一个军人,作者写“姚纳回头瞧着他的乘客,张开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可是喉咙里没吐出一个字来,只是哼了一声”。后来,“姚纳咧开苦笑的嘴,嗓子里用一下劲,这才干哑地说出来”。姚纳想向乘客讲他苦恼的内心的一系列复杂活动被活生生地刻画了出来。以二十个戈比坐一趟车既写出了三个青年的耍懒,又刻画出姚纳为苦恼压倒而无心讲价钱。这些都是内涵深刻而丰富的细节刻画。作者写出了小人物在浩大无边的苦恼摧残下的内心麻木及社会的冷漠。小说结尾姚纳对马倾诉衷肠的细节描写,更是强烈地突出和深化了主题,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惊和长久的回味。
        总之,小说短小精悍,只有短短四千余字,作者却通过寓意深刻的对比、精彩的对话、出色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参考文献:
1.[ 俄] 契诃夫. 契诃夫小说选,上卷[ M] .  汝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来激扬.《对于你周围的世界 你注定是各缺席者》,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1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百练:苦恼(契诃夫)
《苦恼》赏析
他的小说写尽生活的真相,托尔斯泰、海明威都是他的死忠粉…
苦恼(契科夫)
尤拉、姚纳、祥林嫂,谁更悲惨?
亚凌读书笔记: 没有出口的苦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