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人家”的“卒中绿道”怎么样?

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及时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研究发现,每延迟1分钟开通闭塞血管,患者预期寿命缩短1周;每延迟15分钟开通血管,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可能性则降低10%。因此,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开通闭塞血管再早也不过分。但是,临床实践中,患者从发病到血管开通总会遇到各种延误

对于以上三种延误,短期内能够做到的是优化院内流程,减少院内延误。目前我国相关共识和/或指南推荐入院到股动脉穿刺时间为60-90分钟,入院到血管成功再通时间为90-120分钟。多数医院院内延误有相似之处,但具体原因和可行的解决办法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模式解决每家医院的具体问题。很多优秀的高级卒中中心成功缩短院内延误的经验,或多或少的能为其他单位提供借鉴。1年多前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发表文章,详细讲述在他们中心如何将DNT中位时间缩短至25分钟!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脑卒中绿色通道

急性缺血性急诊救治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靠某一科室或个人是不肯能完成的,必须组建“脑卒中绿色通道”(简称“绿道”)。绿道由急诊、放射和神经科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即各负其责又通力合作。绿道包括的人员及其分工如下图:

                                             

重要的一点,这些人员必须保证7*24小时待命状态,已确保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的及时。卒中绿道团队组建后,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院前通知,启动绿道

当院前急救系统接诊考虑急性卒中的患者,急救医护人员会通过电话提前通知院内急诊负责人,并告知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症状、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和预计到达时间。院内急诊负责人接到院前通知后,立即启动院内绿道(如下图)。绿道相关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后,尽快到达急诊室等候患者到来,对于一些不清楚的病史,可通过电话联系院前急救人员或患者家属进一步了解。放射科医生接到通知后,会尽快完成其他患者的检查或准备其他CT检查机器,以保证院前通知的可疑卒中患者到来后能够及时检查。

入院后急诊处理

患者到达医院后,绿道医生首先评价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如生命体征稳定,则直接去CT室行头部CT检查。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则立即到急诊抢救室进行高级声明支持。该阶段缩短时间的关键在于避免临床评估导致的CT检查延误。

CT室处理

到达CT室准备检查的过程中也可继续对患者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与急诊室评估相比,在准备CT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评估能够缩短入院到影像检查时间。CT检查后,在放射科医师出具正式报告前,绿道医生自行判断CT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决定是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少数情况下,对于一些卒中诊断不明确或进展性卒中患者,需要进行CTP检查,有时也需要进行CTA检查协助诊断是否存在大血管闭塞,以便于协助决策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静脉溶栓

如患者存在静脉溶栓指征,平扫CT检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如果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可在静脉溶栓的同时完成。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血管内机械取栓指征,应先进行静脉溶栓,静脉溶栓的同时转至导管室进行桥接治疗。研究证实,这种桥接模式能够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

血管内治疗

如果患者有血管内机械取栓指征,绿道医生及时联系介入评估医师。介入评估医师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决定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以及能否耐受局麻下手术操作。如果患者需要血管内取栓,介入评估医师启动介入团队,并通知麻醉医师。对于由其他医院为了血管内治疗转来的患者,入院后直接至导管室进行手术治疗;有时也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他的影像学评估,影像评估完成后再决定是否启动血管内介入治疗团队。

以上五方面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表:

从以上流程管理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有很多,但如何把院内流程中的“串联性工作”变成“并联性工作”来完成是缩短院内流程的关键,院内各方面的支持和绿道及相关团队的通力合作是缩短院内流程的基本保障上述经验来自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如果您感觉看文字的经验不够具体而想去家类似的高级卒中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可选择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看看这家医院是如何短期内处理好各种程序,将DNT由原来的>60分钟缩短至<30分钟,将年静脉溶栓量由<100例提高至400例左右,聆听马青峰主任的绿道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Wang, Hongjin, et al. 'Streamlining Workflow for 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Lessons Learned from a 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6.8(2017):1655-1662.

声明:以上言论为个人思想的总结,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集体和官方的观点,也不可作为任何证据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管健康日——说说卒中溶栓绿道那点事
[共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
【科室风采】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合作,优化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流程
专家述评:注意静脉溶栓中的卒中模拟病
国家卫计委发布: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溶栓后血压下降,最后死亡!这个细节千万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