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取之有道·第5期|「物善其用,我的“一把通”」急诊取栓中Catalyst 6联合Trevo支架的应用...

·

一个温暖了耳朵的栏目

本期主讲┃白志峰

神经外科硕士,主治医师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介入科张士永团队医疗组组长

丰台医学会脑血管病防治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脑出血及脑缺血介入治疗工作,擅长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介入及开颅手术,颅内外脑血管支架成形术、脑梗死急性期动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介入治疗的相关论文。参与天坛医院SPACE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登记研究

白志峰说“取之有道

取之有道 第5期 主讲:白志峰 From 神经介入在线 00:00 07:31

看白志峰解“取之有道”



滑动浏览更多内容


白志峰论“取之有道”

大家好,我是本期“取之有道”栏目的主讲人白志峰,来自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介入科张士永团队。本次与各位同道分享的题目是“物善其用,我的一把通”,介绍急诊取栓过程中使用Catalyst 6导管以及联合Trevo支架的应用体会。

背景介绍:

“取之有道”中,“道”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取栓的方法。而取栓过程中,负压吸栓和支架捕栓是各种取栓方法的基础。在负压吸栓过程中,导管管头越柔软、越靠近栓子、管径越大,则吸住栓子的概率就越高,抽吸效率也就越高。

关于首次取栓再通效应,很多文献都报道, “一把通”的患者,临床愈后更好,出血比例更低。同时,大家也都了解,取栓方法的演变与材料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两个案例,就得到了急诊取栓“一把通”两把利器的有力保障。第一个是Trevo 支架,Trevo 支架是一款比较经典的取栓支架,其完全可视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在取栓过程中根据支架打开的形态判断血栓的部位、质地软硬,支架蜂腰位置的变化可以提供血栓取出过程的可视反馈。第二个是Catalyst 6导管,Catalyst 6导管的头端非常柔软,抗打折性强,抽吸效率高,同时过弯能力强,远端到位率高,可以说从设计上就找到了平顺的跟踪性和高效吸效率的平衡点。

病例探讨:

病例一
患者,男性,74岁,主因“意识障碍8小时”入院,入院前8小时头晕后出现意识不清、伴言语不清,当地医院行头颅CT,没有出血,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急诊,查体浅昏迷,言语含糊,NHISS评分23分。
既往高血压病史数年,具体治疗不详,入院血压165/102。否认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急诊血糖4.3,低密度脂蛋白1.64,急诊CT无明显出血。核磁提示:桥脑左侧DWI高信号。MRA提示基底动脉闭塞。急诊造影提示,基底动脉中远段急性血栓形成,双侧的大脑后动脉未见显影。
该患者椎动脉V3-V4段相对平缓,Catalyst 6中间导管很容易进入基底动脉,当管头接近血栓时,我们给予负压吸引,稍微进行推拉的动作,抽出血栓,术后造影提示,抽吸完全,血流TICI3级,完全再通,术后患者意识转清,言语及肌力恢复。术后CT也没有出血,术后核磁:小脑散在DWI高信号、脑干高信号, MRA提示基底动脉正常显影。
该病例的特点是患者基底动脉闭塞,考虑心源性栓塞,症状比较重,我们选择了急诊取栓。血栓的部位位于基底动脉,推送Catalyst 6导管轻松经过V3-V4段进入基底动脉,进入基底动脉之后,在负压吸引下缓慢向前推送,路图下可以看见导管头端进入血栓。
实现“一把通”,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当负压有阻力时,负压吸引要于原位停留10-30秒,同时可做轻微的推拉动作。
病例二
患者,男性,55岁,主因“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45分钟”入院,入院前2小时发现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走路、持物,能言语,不能交流,就诊于我院急诊,CT无明显出血。核磁提示左侧额叶新发梗死灶,急诊给予阿替普酶67毫克静脉溶栓,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右侧肢体肌力降为0级。
既往高血压数年,未规律服药,急诊血压133/86mmHg。糖尿病数年未规律服药,急诊血糖7.97,脑梗死病史数年,未口服药物治疗。查体:嗜睡,右侧肢体肌力3级。NIHSS评分13分,患者症状进行加重,术前NHISS评分为17分。心电图提示房颤,偶发室早。胸部CT,双肺有炎症表现,急诊头颅CT未见出血。急诊核磁提示左侧的额叶有DWI高信号,术前MR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显影分支少。
由于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评估后我们选择急诊取栓。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分支减少。选择Catalyst 6导管联合Trevo 支架取栓。在维持负压吸引下,将Catalyst 6推送到虹吸段,Synchro导丝带Pro-18微导管穿过病变,造影确认真腔,然后利用推拉技术释放 Trevo支架于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末端结合部,跟进Catalyst 6导管,使导管头端接近血栓的近端,在负压吸引下,将Trevo支架和Catalyst 6导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取栓。经过抽拉配合,血管一次再通。
术后CT未见明显出血,核磁提示左侧额、顶、枕叶新发梗死灶, MR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正常显影。
该患者虽然前交通动脉开放,但是代偿不足,部分血栓累及大脑中动脉,症状持续加重,经过评估以及与家属充分沟通,最终选择急诊取栓。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未见狭窄,血栓位于左侧颈内动脉末端, Catalyst 6导管在Pro-18微导管辅助下可以顺利到达左侧颈内动脉末端,进行负压吸栓。
Catalyst 6导管管头经过虹吸弯后,为Trevo支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在Trevo支架释放的情况下,Catalyst 6导管头端又可顺利进入大脑中动脉。

总结:

Catalyst 6导管头端柔软,远端到位非常好,在部分病例里,可以直接推送,经过几处迂曲到达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远端。对于大部分病例,Catalyst 6在微导丝辅助下,即可通过虹吸弯到达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Catalyst 6导管的有效长度为132 cm,在长鞘或8F导引导管下,可到达基底动脉,使用Catalyst 6的时候推荐大家使用配套的短Y阀。当使用联合技术时,Catalyst 6导管抽吸配合Trevo支架取栓,可以有效提高一次再通率,实现“一把通”。

最后,感谢大家的聆听,也欢迎各位同道在留言区交流。“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感谢一线抗疫同道的付出,相信疫情一定能够早日过去,真正的春天一定会早日来临!

滑动浏览更多内容

白志峰践“取之有道”

病例1 

患者,男性,74岁,主因“意识障碍8小时”入院

1.急诊CT

2.术前MRI

3.术前MRA

4.急诊造影1

5.急诊造影2

6.急诊造影3

7.急诊造影4

8.基底动脉闭塞

9.Catalyst-6导管抽吸

10.术后造影

11.术后CT

12.术后MRI

13.术后MRA

病例2

患者,男性,55岁,主因“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45分钟”入院

1.急诊CT

2.术前MRA

3.急诊造影1

4.急诊造影2

5.急诊造影3

6.急诊造影4

7.术中造影

8.Pro18微导管造影

9.Trevo支架释放,蜂腰明显

10.一次再通,术后造影

11.术后MRA

12.术后MRI

体会

🌻 Catalyst 6导管头端柔软,远端到位好,在部分病例中可直接推送经过几处迂曲到达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远端

🌻 大部分病例中,在微导丝辅助下Catalyst6导管即可通过虹吸弯到达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

🌻 Catalyst 6导管有效长度为132 cm,在长鞘或8F导引导管情况下头端可到达基底动脉。

🌻 Catalyst6导管抽吸效率高,配合Trevo支架取栓,可提高一次再通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逢狭路| Gateway球囊联合AXS Catalyst 7颅内支持导管用于椎基底动脉开通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带子瘤的微小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两例
一名基层医生的急诊取栓随想:在“艺”,不在“易”
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植入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常规操作流程
病例分享| 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微导管无法穿过LVIS支架网眼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