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含有白芍的处方(四十八)

白芍(别名白芍药、金芍药。),苦;酸;微寒,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小编整理出含有白芍的处方共484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821~2880共60个。

处方1、复睛丸

处方当归 蝉蜕 槟榔 夏枯草 胡黄连 黄誊 白蒺藜各30克 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枳壳 白芍 赤芍 川芎 柴胡 青皮 陈皮 甘草各12克 茯苓9克 白芷6克 木贼20克 蛇蜕 藁本各6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目疾。

用法用量每服6克。

摘录《银海指南》卷三

处方2、调中汤

处方炒白术4.5克,当归9克,酒炒白芍4.5克,茯苓4.5克,木香3克,酒炒香附6克,苏梗9克,酒炒续断9克,酒炒杜仲9克,炒砂仁3克。

功能主治调中止痛。主肝郁气滞。(妊娠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3、黄白牛车散

处方牛膝30克 车前子9克 黄柏6克 白芍30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脾土不运,肝血不藏,湿热随血气同下,以致带下色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处方4、益血汤

处方人参6克,白术9克,龟板胶9克(烊化),鹿角胶9克(烊化),阿胶9克(烊化),肉桂3克,陈皮9克,木香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甘草9克,大枣10枚。

功能主治温补气血,健脾益肾。主脾肾虚损,气血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永安方

处方5、加味逍遥散

处方白芍 白术各3克 白茯苓 麦门冬 生地各1.8克 甘草 桔梗各0.6克 地骨皮 当归各2.4克 山栀仁 黄柏各0.9克

功能主治治潮热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虚甚者,加山药、破故纸、枸杞子。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6、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 黄柏(盐水炒)各4.5克 知母 牛膝 生地各3克 白芍3.6克 甘草梢 木通各2.4克

功能主治治火燥血少,气不得降致淋。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处方7、加味桃红四物汤

处方归尾10克,熟地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白术6克,炮山甲6克,制首乌6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夏枯草15克,板蓝根15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散结,兼以清热解毒。主气血不调,瘀滞肌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廖全福方

处方8、芪苡汤

处方黄芪60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当归15克,旱莲草30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重楼10克,丹参30克,薏苡仁10克,料姜石60克。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健脾疏肝,化瘀解毒。主正气不足。(乳腺癌)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中医癌瘤证治学》

处方9、圆明内障升麻汤

别名冲和养胃汤(《东垣试效方》卷五)。

处方干姜3克 五味子6克 白葆苓9克 防风15克 白芍药18克 柴胡21克 人参 炙甘草 当归身(酒洗)白术 升麻 葛根各30克 黄耆 羌活各45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内障初觉,视觉微昏,眼前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继则视物为二,神水变淡白色;日久则失明,神水变纯白色。

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用水450毫升,煎至300毫升,入黄芩、黄连各6克,同煎数沸,去滓,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10、摄魂汤

处方生枣仁15克 麦冬30克 熟地30克 白芍30克 当归15克 山茱萸15克 人参30克 茯神15克 远志6克 巴戟天15克 柏子仁9克 白芥子6克

功能主治治心肾不交,神魂不定,幻觉自身为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11、升阳去热和血汤

处方橘皮0.6克 熟地黄 当归身 苍术 秦艽 肉桂各0.9克 生地黄 牡丹皮 生甘草各1.5克 升麻2.1克 熟甘草 黄耆各3克 白芍药4.5克

功能主治治肠澼下血,腹中大痛。

用法用量上哎咀,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2、竹茹阿胶汤

处方青竹茹(姜汁浸)6克 阿胶(蛤粉炒)6克 生白芍6克 川芎3克 明天麻3克(煨)石决明(煅)6克 陈皮2.4克 焦白术6克 炒当归9克 黑山栀2.4克 大生地12克

功能主治治子痫。妊娠七八月,外感风寒,壅于肺络,痰气升逆,昏迷不醒,手足筋脉拘挛,右手脉闭,左手脉数而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产孕集》卷上

处方13、加减八物汤

处方当归6克,川芎6克,白术6克,酒炒白芍6克,生地黄6克,人参(去芦)6克,茯苓6克,山药6克,酒炒杜仲6克,炒香附6克,甘草3克,乌梅1个。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益肾健脾。主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六

处方14、芩术四物汤

处方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黄芩6克,白术6克,白芍(炒)6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调经。主阳盛血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处方15、加味养血生发汤

处方生地5钱,熟地5钱,鸡血藤5钱,首乌藤5钱,生黄耆1两,川芎3钱,白芍5钱,明天麻2钱,冬虫夏草2钱,旱连草3钱,桑椹5钱,木瓜2钱。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养血生发。主肝肾不足,血虚脱发。

摘录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处方16、正元丹

处方香附500克(用艾90克,先以醋同浸一宿,然后分开制之,酒、盐、酥、童便各制125克)阿胶(蛤粉炒)60克 枳壳120克(半生用,半麸炒)怀生地(酒洗)熟地(酒浸)当归身(酒洗)川芎(炒)各120克 白芍药250克(半生、半酒炒)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治月经不调,久不受孕。(不孕)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盐汤吞下50~60丸。

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四

处方17、龙牡复脉汤

处方吉林参3克 陈阿胶4.5克 鸡子黄1枚(包煎)生龟版 生牡蛎各24克 化龙骨6克 生鳖甲12克 真玳瑁4.5克 生白芍9克 麦冬9克 大生地12克 炙甘草4.5克 大坎炁1条(酒洗)

功能主治扶正复脉,潜阳镇逆。治真阳下竭,虚阳上脱,卒然痉厥,舌红,面青,目合口开,手不握固,音嘶气促,甚则冷汗淋漓,手足逆冷,二便自遗,气息俱微,脉沉伏,或微弱无神,或不应指。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注意热痰上涌之闭证忌用。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8、柴金汤

处方柴胡12克,滑石12克,鸡内金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半复9克,枳实6克,川军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金钱草24克。

功能主治疏肝泻热,行气利胆。主肝经热甚,胆热犯胃。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岳美中方

处方19、治气六合汤

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干地黄各30克 木香 槟榔各15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气上冲,心腹肋下满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处方20、益气养阴汤

处方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主气阴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百方

处方21、升阳散火汤

别名柴胡升麻汤(《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升麻 葛根 独活 羌活 白芍药 人参 各15克 甘草(炙)柴胡各9克 防风7.5克 甘草(生)6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升阳散火。治血虚或胃虚过食冷物,阳气郁遏于脾,肌肤灼热,或骨蒸潮热,扪之烙手。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大温服,不拘时。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寒凉之物。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处方22、柴胡蚤休汤

处方炒柴胡10克,蚤休15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茜草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制香附10克,黄芩15克,莪术15克,全瓜蒌20克,生鳖甲20克,虎杖20克,甘草1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主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浙江省中医院方》

处方23、竹沥枳术丸

处方白术(去芦,土炒)苍术(泔制,盐水炒)各60克 枳实(麸炒)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半夏(白矾、皂角、生姜水煮干)南星(制同上)黄连(姜炒)条芩(酒炒)当归(酒洗)山楂(去核)白芥子(炒)白芍(酒炒)各60克 人参15克 木香3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神曲180克、姜汁150毫升、竹沥200毫升,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清火,顺气除湿。治头目晕眩,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24、乳核饮

处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主气滞血瘀,气阻痰凝。(乳腺增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吴熙方

处方25、滋阴健脾汤

处方当归(酒洗)3克 川芎1.5克 白芍(酒炒)2.4克 生地黄(酒洗)2.4克 人参2.1克 白术4.5克 白茯苓(去皮)陈皮(盐水洗,去白)各3克 半夏(姜制)白茯神(去皮,木)麦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各2.1克 甘草(炙)2.1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气血虚损,有痰作眩晕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早、晚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26、潜阳熄风汤

处方生熟地各15克 当归9克 何首乌9克 紫贝齿30克 磁石15克 生龙骨 生牡蛎各15克 代赭石15克 珍珠母30克 白芍9克

功能主治潜阳熄风,养血和营。治风燥日久,伤阴耗血,内风不熄所致的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不止,舌淡,苔净或光,脉弦细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27、升降汤

处方野台参6克 生黄耆6克 白术6克 广陈皮6克 川厚朴6克 生鸡内金(捣细)6克 知母9克 白芍药9克 桂枝3克 川芎3克 生姜6克

功能主治治肝郁脾弱,胸胁胀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28、调肝汤

处方山药15克(炒)阿胶9克(白面炒)当归9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山萸肉9克(蒸熟)巴戟3克(盐水浸)甘草3克

功能主治补益肾水,平调肝气。主妇人肾水不足,肝气不舒。行经后少腹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处方29、滋阴降火汤

处方生地黄(酒洗)甘草(炙)干姜(炮)各1.5克 川芎 熟地各3克 白芍药(炒)3.9克 陈皮2.1克 当归 白术各3.9克 黄柏(蜜水浸,炙)2.1克 知母(蜜水浸,拌炒)天门冬(去心、皮)各3克

功能主治治劳瘵。色欲过度,损伤精血,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咳嗽,甚则痰涎带血,倦怠无力,饮食少进,脉沉数。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温服。若咳嗽甚,加桑白皮、马兜铃、瓜蒌仁各2.1克;若痰盛,加姜制半夏、贝母、瓜蒌仁各3克;若潮热盛,加桑白皮、沙参、地骨皮各2.1克;若梦遗、精滑,加牡蛎、龙骨、山茱萸各2.1克;若盗汗多,加牡蛎、酸枣仁各2.1克,浮小麦1撮;若赤白浊,加白茯苓3克,黄连0.9克(炒)。

摘录《明医杂着》卷一

处方30、升阳举经汤

处方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药 红花各1.5克 细辛1.8克 人参 熟地黄 川芎各3克 独活 黑附子(炮裂,去皮、脐)炙甘草各5克 羌活 藁本 防风各6克 白术 当归 黄耆 柴胡各9克 桃仁(汤浸,去皮、尖)10个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31、小保和丸

处方山楂(去棱,或云核亦有力)神曲(炒)茯苓 陈皮 白术 白芍

制法上药为末,蒸饼糊丸。

功能主治助脾进食。治脾虚食积,食欲不振者。

用法用量每服3~5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医方集解》

处方32、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 生地 白芍 白术各3克 麦门冬 天门冬 甘草各1.5克 知母 黄柏 远志 陈皮 川芎各1.8克

功能主治治潮咳汗血,遗精无泄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水煎,温服。如有痰,加瓜蒌仁、贝母;咳嗽,加五味子、阿胶;梦遗,加芡实、石莲肉;有热,加秦艽、地骨皮;唾吐咯血,加茜根、藕汁、玄参;气虚血少,加人参、黄耆;久病者,去川芎。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33、宣气汤

处方白术 郁李仁 葶苈 桑白皮 炙甘草 赤茯苓 陈皮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功能主治治产后浮肿,由于水气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处方34、益母汤

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熟地(姜汁炒)条芩 陈皮 香附(醋炒)阿胶(蛤粉炒)各3克 益母草 白术(去芦)各4.5克 玄参 蒲黄(炒)甘草各1.2克

功能主治养血清火,理气调经。治妇人血崩属于血虚有火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六

处方35、加味黄耆建中汤

处方黄耆 白芍药各6克 当归4.5克 人参 白术 麻黄根 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 饴糖10毫升 大枣2枚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处方36、养血平肝散

处方当归(酒浸)6克,炒白芍6克,香附(炒黑)6克,青皮(醋炒)2.4克,柴胡2.4克,川芎2.4克,生地黄2.4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养血舒肝,调经止血。主肝气失调。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二

处方37、滋阴化痰汤

处方当归(酒炒)川芎 白芍(好酒炒)熟地黄 黄柏(酒炒)知母(酒炒)陈皮 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小儿阴虚痰火所致的尾骨痛。

用法用量上锉为末,少用官桂为引,或以前胡、木香为引,水煎服。如痛不止,加乳香、没药。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处方38、托里益气汤

处方白术6克 人参 茯苓 贝母 陈皮 香附 白芍 当归 熟地各3克 桔梗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痈肿发硬,肉色不变,或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

用法用量水煎服。口干,加五味子、麦门冬l寒热往来,加柴胡、地骨皮,脓清,加黄耆;脓多,加川芎;肌肉不生,加白蔹、肉桂。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39、舒筋养血汤

处方当归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蜈蚣6克,橘络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

功能主治活血养血,舒筋通络。主久伤入络,筋肉失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余锡明方

处方40、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3克 川芎1.5克 白芍药(薄荷汁炒)黄芩各2.1克 生地黄(姜汁炒)黄柏(蜜水炒)知母(酒炒)各2.4克 柴胡2.1克 熟地黄2.4克 麦门冬2.4克

功能主治治阴虚火动,起于九泉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别以附子为末,唾津调贴涌泉穴。气虚,加人参、黄耆各2.4克;咳嗽,加阿胶、杏仁各2.1克,五味子0.9克;咯唾衄血,加牡丹皮2.4克,藕节自然汁10毫升,犀角末1.5克。

摘录《医便》卷二

处方41、救逆汤

处方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 生龙骨12克 生牡蛎24克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复脉救逆。治温病误用发散药,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汗自出,中无所主者。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煎取640毫升,分三次服。脉虚大欲散,加人参6克。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42、五灵脂汤

处方归尾 陈皮 白术各3克 川芎 白芍 茯苓 人参各2.4克 炙甘草0.9克 五灵脂1.5克

功能主治治产后闪伤。

用法用量上药加砂仁,水煎服。

摘录《妇科玉尺》

处方43、槐榆生地汤

处方槐花 地榆 黄芩 银花 生地 白芍 生鸡子 甘草 荆芥 荷叶蒂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肠风、脏毒初起,火热下迫,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热甚,加犀角、黄连。

摘录《顾松园医镜》卷十五

处方44、扶脾舒肝汤

处方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柴胡6克,白芍(土炒)9克,炒蒲黄9克,血余炭6克,焦艾9克。

功能主治培土抑木,佐以止血。主气郁脾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45、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3克 川芎3克 白芍3.6克 川黄柏(蜜水炒)3克 生知母3克 怀熟地黄4.5克 天花粉3克 生甘草3克 元参6克 白桔梗(去芦)9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火上升,喉内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50毫升,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处方46、玄胡四物汤

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各23克 玄胡索(酒煮)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治血癖腹痛及血刺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调下。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一

处方47、养阴止血汤

处方生地24克,生白芍12克,黄芩12克,玄参12克,石斛12克,地骨皮12克,煅牡蛎30克,花蕊石30克,陈棕炭30克,侧伯叶15克,藕节炭12克。

功能主治养阴固摄,止血清热。主阴虚血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妇产科学》

处方48、开胃丸

处方白芍药 麝香(细研)各7.5克 人参 木香 蓬莪术(煨)白术 当归(去苗,微炒)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汤浸炊饼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脏腑怯弱,内受风冷,腹痛胀满,肠鸣泄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米饮下。新生儿腹痛夜啼,可服5丸,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49、小青龙加石膏汤

处方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五味子20克,大枣20克,半夏30克,生石膏120克,甘草20克。

功能主治温化水饮,开郁清降。主寒饮郁肺,失其肃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熊永厚方

处方50、竹叶黄耆汤

处方人参2.4克 生黄耆2.4克 石膏(煅)2.4克 半夏(制)2.4克 麦冬2.4克 生地6克 白芍2.4克 甘草2.4克 川芎2.4克 当归2.4克 竹叶10片 黄芩2.4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毒,表里热甚,阴液不足,口中干渴。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处方51、宣郁定痛汤

处方白芍30克 川芎 当归 丹皮各9克 柴胡6克 甘草 白芥子 大黄 牛膝 炒栀子各3克

功能主治治两胁作痛,日久不愈,时作时止,作时身发寒热,不思饮食,属肝胆气郁,肝血瘀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二

处方52、白薇散

处方白薇、白芍、牡蛎、当归、益智、陈皮、熟地、甘草、香附、黄耆、人参、川芎、白矾、桑螵蛸。

功能主治妊娠遗尿。

各家论述是方,参、耆以培元气;四物以养胎血;桑螵、牡蛎、益智固肾益精,涩以止脱之义;白矾酸涩,佐螵蛸而引阴气入内;附、陈、甘草辛甘,以佐参、耆而引阳气上升;白薇入心、肾二经,取水火相交之意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53、补肾养血化瘀汤

处方熟地30克,盐杜仲12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黄芪15克,淫羊藿9克,当归12克,红花9克,鸡血藤30克,肉苁蓉20克,狗脊9克,木香3克。

功能主治壮阳补肾,养血化瘀,软坚止痛。主气血不足,肝肾虚亏,经络闭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振中方

处方54、增液润燥汤

处方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沙参15克,五味子12克,当归12克,知母15克,天冬12克,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玉竹20克,党参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主肺热邪毒,灼伤阴液,精气不能上荣,目失所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纪源方

处方55、竹茹汤

处方姜半夏 陈皮 苏梗 广藿香 炒子芩 麸炒枳壳 酒炒白芍各3克 茯苓4.5克 竹茹1.5克(重姜汁炒)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河水煎服。

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处方56、养阴平肝消炎汤

处方沙参9克,当归9克,石斛9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黄连6克,陈皮6克,枳壳6克,麦冬6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滋养胃阴,平肝补中。主肝郁乘脾,胃阴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庆冬方

处方57、加味健步虎潜丸

处方龟胶(蛤粉炒成珠)鹿角胶(蛤粉炒成珠)虎胫骨(酥油炙)何首乌(黑豆拌,蒸晒各丸次)川牛膝(酒洗,炒干)杜仲(姜汁炒断丝)锁阳 当归(酒洗,炒干)各60克 威灵仙(酒洗)黄柏(酒洗,晒干,小盐少许、酒炒)人参(去芦)羌活 干姜 白芍药(微炒)云白术(土炒)各30克 熟地黄90克 大川附子(童便、盐水各250毫升,生姜片60克,同煮一整日,令极熟,水干再添盐水,煮毕取出,剥皮,切薄片,又换净水,入川黄连15克、甘草15克,同煮三小时,取出晒干,如琥珀明亮色方用)45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活血补气,舒筋止痛。治跌打损伤,气血虚衰,下部腰、胯、膝、腿疼痛,酸软无力,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淡盐汤送下;冬日淡黄酒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八十九

处方58、黄连白芍

处方黄连、白芍。药量比例为1:3。

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口疮123例,大多在1~2个疗程内见效或临床治治愈;经3个疗程治愈者,都是病史在3~5年以上共16例。治愈后有7例复发,继续用药仍有效。

用法用量水煎服,隔日1剂,每日服1次,连服3剂为1疗程。1岁以内,每剂用黄连1克,白芍3克;1~3岁者,服2倍量;3~6岁者,服3部量;6岁以上者服4倍量。

摘录《民间方》

处方59、人参芍药汤

处方麦门冬0.6克 当归身 人宰各0.9克炙甘草 白芍药 黄耆各3克 五味子5个

制法上药嚼咀,分作二服。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呼吸短促,容颜憔悴,形气两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60、养血填精汤

处方枸杞 全归 茯苓 芡实 菟丝各4.5克 条参(蜜炙)大云各6克 熟地、川芎 白芍 仙茅各3克 甘草1克 金樱子5个(引)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伤害下焦,遗精,渗精,腰脊痛胀,赤白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传点点经》卷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大除麻良方,治手麻,脚麻,各种麻木!
滋阴降火
桂枝四物汤
八物汤
十大除麻秘方,治手麻,脚麻,各种麻木
含有白芥子的处方(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