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赏析(11)君子之道费而隐

《中庸》赏析11)君子之道费而隐

各位网友,我们用十讲学习了《中庸》第一部分,有三个要点:第一,宇宙本体是人类社会道德的根源;第二,修身要从“慎独”做起,渐次达到“中和”的境界;第三,引述孔子的言论,从多个角度对中庸进行阐释。

从今天开始,学习《中庸》第二部分。这部分从十二章起,到二十章止,共九章,指明“诚”是贯通天人的大道,论及修身、为政、为学方面的诸多问题。下面,我们赏析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音 

yuān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本章紧扣第一章中“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开头一句君子之道费而隐”,提纲挈领,概括了全文的要义。,指广大。隐,指精微。意思是说,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

广大又精微,这正是君子之道之所以不可须臾离开的原因。所谓广大,是说它具有普遍的可适应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者用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两句话加以说明。这里的“夫妇”二字,不是指夫妻,而是指“匹夫匹妇也就是普通男女”字是动词,参与的意思。不肖”,就是不贤明”,指实行。意思是说,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这就是所谓”,也就是它广大的一面。人人都可以知,可以学,可以实行的道,足见其包罗之广

所谓精微,是说它同时又具有高深奥妙的一面,这就是所谓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一般化的了解、学习、实行是一回事,达到最高深境界,则是另一回事,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做不到的地方。这就是所谓”,也就是精微奥妙的一面。唯其如此,才有吸引力,才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为德行高,修养深的英才进行深造,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

接下来,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意思是说,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

把以上几点综合起来,可知作者是从远、近、大、小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君子之道的广大精微说其“近”,近而至于夫妇居室之间;说其“远”,远而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能尽;说其“大”,其大无外;说其“小”,其小无内。

最后,作者引用《诗经·大雅·旱麓》中的诗句,说明天地的上下分明“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鸢,老鹰。戾,到达,指深水。诗的大意是,“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广阔分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图景,之后,把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一句,放到这个大背景下,作为全文的结束语,说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天地之间

总之,君子之道是广大性与精微性、普及性提高性、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可发展的学说体系。我们学习君子之道,“入门”并不难,难的是“登堂入室”,达到高深境界。凡是想成为真君子的人,都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立定志向,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终身为之奋斗。

附: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费而隐:广大而精微。费:广大。隐:精微)。夫妇(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之愚,可以与(与:动词,参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不肖:不贤明),可以能行(行:实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破:分开)焉。《诗》(《诗经·大雅·旱麓》)云:“鸢飞戾天(鸢鸟飞向天空。鸢,老鹰。戾,到达),鱼跃于渊(鱼儿跳跃深水。渊:深水)”言其上下察(察:昭著,明显)也。君子之道,造端(造端:开始)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注释(十一)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读书心得】《中庸》12章:君子之道,既通俗又隐秘~
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七
为什么中庸是最高明的道?
中庸本义(3.1)夫妻关系是学中庸的最佳入门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