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子画入山水间,中和俗气增添雅逸气息
userphoto

2023.01.18 海南

关注

提到竹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先贤的隐居之地。竹林七贤,竹溪六逸,从魏晋到唐宋,文人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绘画作品中什么时候出现竹子已经很难考证了。《历代名画记》中载录,有一个史道硕的东晋画家创作过有关“竹林七贤”的作品。

从文字记录可以推测,起码在东晋就有了画竹子的相关技法。到了北宋年间,有了专门画竹的作品,文与可和苏东坡都是画竹高手。

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可以通过描绘竹子,彰显文人的脱俗品质。故此,一群文人出身的画家研究各种画竹方法,画作里出现了风中摇曳的竹子,积雪覆盖下的竹子,月影下顾盼生姿的竹子。

赵备 墨竹册

元代画家在创作中把画竹和画山石结合,让人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画家的创作意图。

于是,明清两代画家在创作山水画的时候,喜欢在山间屋舍旁边点缀数竿或一丛竹子。画家把竹子画到山水间,相当于在创作上“做加法”,可以起到烘托的作用。

看下面几幅山水画就知道,如果山水间少了丛丛墨竹,整幅画真会变得寡淡无味。

明代画家王绂借鉴元人笔意,采用一江两岸三段式构图,在画纸上构建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

墨竹、枯树、山石、草亭,都在强调作品中蕴藏的文人情怀。绘画创作的目的是感染人、打动人,有了竹子这个文化符号,让人更容易体会到作品的意境。

王绂 江岸竹石

竹子和山水画真是百搭,怎么点缀都雅致好看。比如王绂的作品构图疏旷,韵味淡雅,就搭配水墨细竹。

清代王翚的作品,构图饱满,庄重华美,就搭配工笔双勾的翠竹。总之,文人山居有了竹子,增添作品的真实感,让作品变得高雅起来。

竹有节,竹中空,竹坚韧,竹长青,这些特征被赋予人文色彩。竹的气质融合山的气势,表现出人们对山水家园的热爱。

赞美竹子,描绘竹子,爱上竹子,不仅是情感的流露,还表现出读书人的道德情操。

王翚 竹屋幽居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幅《竹林幽居》中没有竹子,就是一幅普通的重彩山水画。甚至会让人觉得气韵不畅,略显粗俗。是茂盛的竹林,调和了作品韵味。

竹林就像一根魔法棒,只要出现,就会带来惊喜。熟悉清代绘画的人都知道,王翚和石涛的创作理念不同。

他们都重视传承,却走上了两个“极端”。王翚想着借助传承的力量进行复古,石涛想着借助传承的力量进行创新。

纵然理念不同,他们都认可竹子的文化内涵,不约而同地把竹子画到山水间。

石涛 竹光团野色

除了竹子,你还能想到什么可以有这么大的魔力吗?山水间承载了文人信仰,竹子寄托了文人的精神追求。画中有了文人思想,注定会变得让人感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七根竹子,就是《七贤图》?那也太小看郑板桥了
形神兼具:方炯墨竹作品欣赏|书法|墨竹|方炯|画家|苦铁
士夫文人画的写竹情操
中国美术简史5——两宋绘画
东方画艺——15至19世纪中韩日绘画展
全心全意搞创作,吴榖祥山水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