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古琴

《斫琴图》

斫琴图描绘古代文人学士正在制作音色优美、颇具魅力的古琴的场景。画中有14人,或断板、或制弦、或试琴、或旁观指挥,还有几位侍者(或学徒)执扇或捧场。因画中表现的多是文人,所以都长眉修目、面容方整、表情肃穆、气宇轩昂、风度文雅。人物衣纹的线条细劲挺秀,颇具艺术表现力。此画与顾恺之的其他作品一样,画面中如春蚕吐丝般的线条既能传神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征,也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人物的内在性情。

《校书图》,北齐画家杨子华所作。纵29.3厘米,横122.7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这图卷所画的是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和文士高乾和等11人负责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这充分表现出北齐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以及北方各族文化融合的高度重视。画中人物其神情均极生动。此图用笔细劲流动,细节描写神情精微。设色简易标美。这件非常珍贵的绘画精品,现所见到的这幅图卷是摹本、绢地、设色。

《听琴图》宋赵佶

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听琴图》构图简洁,用笔稍劲健刻露。也可以说是他的自画像,两位听琴的官员中,穿红袍的是宰相察京。画卷的顶端有蔡京的题诗。四周苍松耸立,枝干盘回虬劲,藤条缠绕而上;翠竹萧疏,树叶繁茂,迎风摇曳,风姿绰约。嶙峋怪石上点缀的名贵花卉,与几案上徐徐升起的袅袅烟影相应成趣,既风流萧逸又意境优美,加上严谨工丽的笔墨和妍丽清雅的赋色,使此画呈现出一派古雅、高贵的风格。

《伯牙鼓琴图》 元 王振鹏 绢本墨笔,纵31.4厘米 横92厘米,故宫博和院藏

王振鹏,字朋梅,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至漕运千户。工墨笔界画,笔法工致细密,自成一体。亦擅人物。元仁宗赏识他,赐号弧云处士。生座年不详,约活动于元仁宗朝。

此卷描绘伯芽为知音者钟子期弹琴的故事。相传伯牙生于春秋时代,擅弹琴,与钟了期为友。《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流传至今的古琴曲“水仙操”和“高山流水”据传就是他所作。图中弹琴者为伯牙,对面听琴者是钟子期。画中伯牙与子期的举止神情均刻划惟妙惟肖。衣纹用笔细劲流利,精谨生动。实为元代人物画代表作。

伯牙鼓琴图 局部

《临流抚琴图》 南宋夏圭

《听琴图》

《幽篁坐啸图》

明《梅下横琴图》(局部)

仇英 《柳下眠琴图》

《竹林七贤》

《携琴访友图轴》 黄慎

《香山九老图》

费丹旭《仕女抚琴图》

《重屏图》

《对牛弹琴图》局部

弘历《观荷抚琴图》轴局部

弹琴仕女图

携琴访友图

深堂琴趣图

松壑会琴图

古琴图

明陈老莲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携琴访友,弹一曲高山流水 —— 关于古琴书画和一些名人的联想
高山长流水 知音永相随
中国九大琴画
一枚携刻有“琴仙和钟子期”故事的宫廷花钱
元 王振朋《伯牙鼓琴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古琴台—知音相会的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