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9岁月薪4000的HR想要考证镀金,我劝她......


作者 | 段公举

来源 | 段公举SylviaLin(ID:SylviaLinxintong)



公举解答


Q:亲,我在前公司做了15年的门店HR工作,现在离职了找工作,遇到很多的阻碍。想问问你应该怎么办?


A:具体说说你的情况?


Q:我很多年没有找工作了,离职时候月薪4千,最近投出的简历大多数没有消息。有反馈的,都直接告诉我:39岁,年纪太大了。另外,我之前的工作内容确实又比较偏操作层面。我就很纠结,要不要去考个《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


A:考这个证书为了什么?


Q:有了这个证书,更好得找HR工作!


A:我不建议你去考证。证书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但是加分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让雇主觉得你有可能胜任这份工作。

      39岁,拿着比较低的薪水,工作内容还是停留在操作层面,这极有可能是一个工作2-3年的HR就可以干的活。所以,多一个证书,对你的职业发展道路并没有什么本质帮助。


其实,她的问题不是有没有证书,而是年纪和技能不匹配。


这是一个越来越“看年龄”的职场,你的年纪越大,职业危机感就越重。



1

年龄和职业危机


昨天一个好朋友让我帮她的老公找工作。哥哥81年,小民企做投资,甲方乙方背景都有,我看着简历还不错,就顺水人情把简历给了某大型投资公司的HR。结果,人家是这么回复:



上面的潜台词是:我们这80年的人已经是董事总经理级别了,他真的来不了。


有时候,拒绝别人只需要一个理由:年纪太大了。这很残忍,但有这么一个真相:你已经不再年轻了。


1995年—22岁,1990年—27岁

1985年—32岁,1980年—37岁

1975年—42岁,1970年—47岁


30岁的你,是否准备好迎接90后的崛起?

35岁的你,是否拥有了公司管理者的权利?

40岁的你,是否名利双收不怕失业的突袭?


为什么你要等职业危机了,才考虑职业发展?


我们习惯了天天把”职业发展“这四个字挂在嘴边,就像每天都有人在问我:


 Sylvia,你能给我一些职业发展的建议吗?

 Sylvia,你觉得一个优秀的HRD,在他最开始的前十年是如何规划他的职业生涯的?

 Sylvia,你觉得这两个offer,哪一个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有帮助?


我特别敬佩发明“职业发展”这四个字和提出职业生涯管理概念的前辈们,所以去查了下这四个字的官方解释。


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发展就是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成为最好的专家。


那么请问,有几个人能成为一个行业顶级的灵魂人物呢?又有几个人能够坚定在自己的领域,努力奋斗一往无前,最后成为一个专家呢?答案不是你,是:比尔盖茨,钱学森,吴清源……


▼ 


谈职业发展就像卖一个好吃的饼,饼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实现从专员到主管,从经理到总监,从单模块到全模块,从月薪几千到年薪几百万。


但是画饼的人绝对不会告诉你:饼也是分馅儿的!白糖饼,牛肉饼,梅干菜,他们的材料不一样,烹调时间不同,他们的味道各异,他们的价格也有高低啊!


今天36岁的你,干着投资的活儿,学历一般,公司背景普通,如何和那些学历背景很牛逼早在30岁就已经坐上总监席位的人比呢?


今天39岁的你,干着一个毕业2-3年的HR就可以干的活,你还执念在这条路走下去,你是要和90后拼体力还是拼资历 ?你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如果说毕业的前几年是打基础学习职场游戏规则,那么7-8年后呢?


你是否了解过,相比同龄同职能的候选人,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相比资历比你深的前辈们,你的差距在哪里?


你是否认真思考过,职场你走了多远?你还能走多远?


你的天花板在哪里?什么时候会有天花板?




2

找到自己的优势


我有一位做薪酬福利的HR朋友,5年前认识他的时候,他29岁,还是个薪酬主管。公司不大,工作也不是特别忙,因为一次偶尔的机会玩起了拍沪牌。当初先自己拍,然后发现有规律可循,就开始尝试组建“代拍”团队。


数学系的他:懂得如何在一大堆历史的拍牌数据中建立模型,找到制定概率最高的中拍策略。也包括结合拍牌原理,发现拍牌数据背后的逻辑。

 

做C&B的他:懂得了解市场上其他同行的付薪能力,制定底薪+提成的模式,底薪从团队人数上发放可以激发组长发展团队的积极性。


五年坚持下来了,猜猜他今天的营收?


一个月拍一次牌,每次平均100-150单,高峰月成功交易300单,团队150人一年除去所有的运营成本,他一个人的净利润是他做薪酬经理一年到手工资的5-6倍。


有一天他不想在企业里玩了,分分钟可以出来。副业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都有能力去做,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为自己做准备!


▼ 


39岁的HR,她今天的无奈源于昨天没有准备。当她发现HR这条专业道路走不下去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我让她好好想想,除了HR,还有什么事情是喜欢做可以做的。她说她可以做个服装生意,家里也有些资源。


为什么不呢?马上40岁的你,在职场上已经处于被动的位置。继续职场,和年轻人干一样的活儿,会被嫌弃你的年纪和能力不匹配。但是生意是你自己的,你做好了,可以做大,不会那么现实得抛弃你。


你现在最优的选择就是有一份可以自己做主的事业,无论大小。


什么样的路才叫“对”的路?如何规划才能有好的职业发展?什么是对?什么是好?这本身就是伪命题。


就像,很多人说,你的三观有问题。讲真,没有不对的三观,只有不和的三观。




3

做好每一个决定


昨天和一个500强的高级人力资源总监吃饭,我问她:你从做业务转到咨询行业,再走到HR发展到现在这个level,你以前有计划过吗?


她笑了笑:没有。只有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尝试,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并且不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  ●  ●  ●  ●


前两周,一个拿了美国一所TOP大学MBA Offer的HR朋友告诉我,她和老板提出辞职要出国进修,老板劝她留下,答应给她在HR内部换岗,并且加10%的薪水,她很纠结问我怎么办。


我问:你为什么想出国?

她说: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出国读书,看看世界。


我问:那么换岗位加10%的薪水可以换梦想吗?

她说:不可以。但是我很怕我读完MBA回来工作,年纪大了,HR不好找啊!


我告诉她:你今年37岁了,经理级别,已经过了事业发展的急速上升的黄金期。如果你继续,你以后的路90%就是个外资公司HR走到黑。但是你有了这段美国MBA的经历,你的身份就不仅仅是做HR了,你会有多种可能性,World is big enough!


她说:我同意!可是,MBA真的能改变人生吗?


MBA不会改变你的人生,改变你人生的只有你自己。


不能指望读个书就能一切都好,出国读书的环境是给自己不一样的人生和多一种选择,改变与否在于你自己,和学历没有关系。


就好比,所有的人都觉得猎头的路只有猎头老板或者企业HR,今天我在做什么?写文章?办活动?自媒体人,社群群主,咨询顾问?


其实,我从来没有按照既定的职业发展道理在走,我只坚持我认为有趣和有价值的事儿,并在每个阶段用不同的尝试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因为我深知:30岁的我不主动选择,35岁的我没有选择,40岁时的我只能被迫选择!


没有绝对好的工作,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职业发展。不要对自己的可能性设限,更不要坚持没有必要的执念。


抓住你可以抓住的,尝试你可以尝试的,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特别在你还可以选择的时候,多给自己一些选择,人生才能大不同!


比如,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比如,多挖掘一些潜在的技能。

比如,出国游学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 End -


版权信息丨作者:段公举。资深猎头,HR社群群主,专业职场咨询顾问。懂职场,会分享,专烧不乏干货的原创鸡汤,等你来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猎头推荐的岗位,若具备这4点,强烈建议跳槽!机会来了
目前月薪8000经理职位,别家给1.5万底薪但职位低,该怎么选择?
到底要不要坚持做猎头?做猎头能否实现财务自由?
职业规划成就人生华丽转身
职场规划等同于金融投资 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职场必修课——“跳槽不后悔”自测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