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秦时期最有名的商人,恐怕要数春秋越国的范鑫

 

先秦时期最有名的商人,恐怕要数春秋越国的范鑫。范务原本是越君勾践的谋臣,曾苦身戮力忠心耿耿地辅佐勾践20多年,终于使被吴国荡平的越国重振雄风,灭掉了吴国,而他自己,却因早已着出“长颈鸟咏”的勾践只可与人共患难,不能与人共享乐,而远离越国,与一些部下乘舟浮海而至齐国。范务父子二人努力创业,很快即“致产数十万”。以后,范三看中了陶(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这个地方交通便利,遂定居于此,“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很快成了资财巨万经商致富的大财主,人们都叫他陶朱公.所以,后世那些做梦也想发财的商人们都把范公当作自己的楷模.

  范舀虽然青史留名。然而,他所代表的商人,他所投身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使生活更加丰富多采的商业,在中国古代社会,却受到歧视.遭到限制.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商业以及商人只生产价值,不生产使用价值。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为了满足维持和延续人的自然生命的基本需要,人们不得不将最基本的生产部门—农业放在首位,认为农业是天下之大本。而经商虽然致富快,风险却比较大,一旦失败,即会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好似大水推沙一般,只留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因为:商人追逐物欲的本性,锚株必较的作风,喜欢新奇的习

气,买空卖空的手法,不仅给恰如死水一潭的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更把商人的致富意识传播到人们心间.使苦熬苦挣的小农逐渐意马心猿起来,觉悟到“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货殖列传》),遂纷纷仍下锄把,跳入商海。长此以往,戮力本业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到那时,人们可用什么来填饱肚子呢?

  因为:朴实而又心胸偏狭的小农民们,一年辛辛苦苦忙到头,仍然只混得个糠菜半年粮.所以,他们最痛恨不劳而食的人。而在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官儿们看来,买卖人正是这样的人。他们觉得买卖人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却锦衣玉食,累资巨万,天下人若都像买卖人那样,不劳而食,违背道德伦理,邪念频出无穷已,岂不要民将不民,官将不官了吗?

  还因为: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需要程度越来越高的公平竞争和人身自由,山此必然导致反对血缘宗法制度对人身和思想的束缚;反对国家行政部门不合经济发展规律的随意而横蛮无理的干涉;反对长官意志;反对传统的人治;反对墨守成规,死抱着所谓的“祖宗制度”不放;反对人有等级.从而否定现实的封建统治,要求变革。而这一切,则必定使皇帝陛下的国家动荡起来.使那些多如牛毛的为习惯所认可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老规矩、老传统、老调调、老套套,一律从根基上动摇起来.如此下去,十年、百年、千年,岂不要君将不君,国将不国了吗?

  鉴于以上几个原因.强大的封建专制统治必然要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以打击和限制商业,同时,尽最大可能去保护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小农业。这样.既可以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又可以将农民束缚在小土地之上,使他们成为一盘散沙.不能形成比较全面的经济联系和政治联系,只能一代复一代地在小土地上务农、生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却可以坚如磐石.长治久安了。长时期执行这个政策的结果,使得重农抑商的观念已经深深地积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之中了。

  秦始皇在主观上是否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还不能肯定。但是,他所采取的有关行动,却肯定能够导致这个结果.早在商秧变法时期,大规模的重农抑商的措施即已推行。商轶认为。人民若纷纷去求学,或去经营工商.无人从事农战,国家就会败亡。他制定了鼓励从事农业的法令,规定务农成绩突出者,可以免除他的摇役。并下令禁止弃农经商。而对那些因经营工商而贫穷的人,给予十分严厉的处罚,将其全家大小老幼统统没为官奴脾。在此基础上,秦始皇发布了“上农除末”的诏令。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游到琅哪,在琅那台上立石刻辞。其中有这样的话:

      “皇帝之功.助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史记·秦

  始皇本纪》)

  这是秦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战略.尽管我们还不清楚其具体措施如何,但是,我们从秦始皇的有关行动中,可以看出他对推行这个战略是十分热心的。在除末方面,主要是通过依靠国家暴力,强行迁徙商人而进行。例如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迁往佳林、象郡和南海三郡的滴戍之人4,即有不少贾人。西汉的晃错也说,秦始皇在北攻胡地、南攻南粤之后,都曾迁民去滴戍,其中也有许多商人或者商人的后代。另外,在被秦始皇迁徙的六国豪富之中,更有许多富商大贾,虽然没有没收其资财的记录,然而,千里迁徙,必然使其在物质上遭受一定的损失.而且,他们在到达目的地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创业活动,也不会都能取得成功,破产之人也不会太少。

  在“上农”方面,始皇帝比他的前辈表现了更大的热情.他继承了商袂以来的秦国先君们的奖m垦荒的政策,通过迁民和免除摇役相结合的措施,大力开垦荒地,以之促进农业生产,开辟新的农业区。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迁黔首3万户于琅娜台(在今山东诸城县)下,免除12年的摇役.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在营建阿房宫的同时,秦始皇下令迁徙3万户至丽邑(在今陕西临

渔),迁5万户至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皆免除10年的摇役.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秦始皇借着算卦得到“游徙吉”之好兆头的机会,一面准备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巡游,一面下令迁徙老百姓3万户去北河(即今内蒙古乌加河流域)、愉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南北),拜爵一级。此类移民之意义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里性质,已见前述。

  秦始皇的上农除末固然会导致前述的不良后果,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上农的措施毕竟能够有效地稳定农业人口,扩大农业生产区域,增加粮食产量和朝廷的赋税收入,在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社会,这是一条增强国力的比较平坦的道路.令人遗憾的是,秦始皇在统一以后,未能兴修水利,而且,他的残暴统治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没有得到片刻的实现产除末”既成事实,“上农”却尽成泡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业发展有多重要?带你穿越时空看秦朝农业沉浮
重农抑商:我国古代实行时间最长的“国策”之一,你真的了解吗?
历史大发现21:中国历朝历代,重农抑商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今日头条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第八节 取消关传设关卡
3500年前中国有了货币,这种货币蛮有趣的,许多汉字受其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