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大家问世,中国画真的到穷途末日了吗?

关于国画末日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屡次被人提起,这个话题实际并不新鲜,也没有什么营养。

油画酱也曾因众多不堪入目的当代国画,发出过这个疑问。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只能在表象上寻求一二。看遍近几年的国画展,始终没有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和画家。

树还是那个树,山还是那个山,与前人相比更少了意境,多了浮夸。

而提出“国画末日说”的艺术评论家李小山,就对国画的将来指出了很多意见,油画酱觉得李小山先生对于国画的评论非常意思,摘录几段和大家分享。

最早,在1985年7月《江苏画刊》就刊登了李小山文章《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开篇第一句就是“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

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新的东西多了,画家多了,作品多了,价格更是30年前的几十倍,几百倍。但真正让人熟知的国画家几乎没有,就连那位号称要超过毕加索,蝉联拍卖市场的崔如琢,别说大众有没有听说过,就连搞艺术的人也不见得都知道他。

制造垃圾,用新概念赚取利益,这似乎就是当前国画的现状,一小撮人聚在一起玩的游戏。美,早就没了。

李小山先生说,当代中国画处在一个危机与新生、破坏和创造的转折点;当代中国画家所经历的苦恼、惶惑、反省和深思折射出了历史演变的特点。再也没有比在我们时代当一个中国画家更困难了,客观上的压力和主观上的不满这种双重负担,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创作才能。

两千多年的历史,深深制约着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的发展。无论从形式或从内容上看,中国画从形成、发展到没落的过程,基本上保持着与社会平衡的进程,几乎没有出现什么突变与飞跃。

传统中国画发展到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的时代,已进人了它的尾声阶段(人物、花鸟、山水均有了其集大成者)。

传统中国画已老态龙钟、气喘吁吁地跟在时代生活的后面,中国绘画理论在我们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不是修正和补充的问题,而要来一个根本的改观。

这就是李小山先生在《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中提出来的看法,在近段时间,又有人问起中国画是不是发展的好了起来,李小山先生表示:“对这个话题我已深感厌倦了,翻来覆去没有意义,现在的文化生态简直一团糟,离繁荣岂止万里之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
李斛国画作品欣赏
中国画名家——画家李恒才国画作品欣赏
李伯南国画作品欣赏
【国画】吴新德山水画作品选
对话孙美兰:李可染童年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