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五大风险点

现在各行各业,大中小企业都在纷纷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至少申请高企后企业可以直接获得三项收益:一是可以拿到科技厅的奖补政策;二是研发费用在税收上可以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和15%优惠税率;三是可以提高企业外在形象,有利于开拓市场。所以现在申请成立的高企如雨后春笋,增长很快。本文笔者根据服务企业经历,为大家分享高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过程中存在的五大风险点。

一、研发体系不健全

一项新技术、一个新产品、一门新工艺的产生,正常都需要经过正规的、系统流程,首先研发部或者技术部发现研发项目以后要填写立项申请书上报企业,由企业相关负责人先进行初步判别,如果觉得有用,未来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收益,那么就可以让技术部门起草立项报告,召开实施分析会,讨论制定出来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研发周期、预计价值等方面进行细化,然后大家按部就班开始项目研发,最终对研发成果形成结题报告。

其实我们在服务客户时发现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可能会做的稍微好一些,有自己的一套研发流程,但是很多民营小企业就有点不忍直视了,能够按照上述规范流程去操作的企业寥寥无几。你没有规范流程,就无法做到研发流程规范化、研发证据可视化,到后期科技部、税务局检查时就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资料。

二、技术部、财务部两张皮

研发项目的推进和研发费用的归集本身就是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一体联动的事情,首先从申报预算、支付研发经费、研发费用报销等到财务登记研发费用辅助核算账对研发费用进行归集,最终在税务系统完成申报,都离不开技术部和财务部的相互配合。

但是在实际业务中,发现财务部门在登记研发费用辅助帐,归集研发费用时大多情况都是凭主观猜测、人为判断,对收到的发票进行归集,研发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信息是割裂的、断层的。当后期遇到外部部门审查时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都无法提供完整解释,也没办法形成有效配合。

三、研发费用归集不合理

研发费用归集肯定是与研发项目相关,是对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根据税法要求进行记录归集的一个过程,一般按照六大项目进行归集:人员人工费归集、直接材料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发费用、其他费用。所以财务要了解清楚业务情况,再结合税法要求去准确合理的进行研发费用归集,否则就会出现业财脱节,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不合理的问题。

四、研发资料准备不完善

现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都是企业自行判断,先行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所以准备一套符合要求的研发项目留存资料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其实我们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中小型企业是没有一套完整的资料,没有立项报告、没有实施报告、也没有结案报告只能提供财务账里面记录的一些研发费用,并且附件资料还存在不齐全不合理的地方,零零散散的,不成体系。如果哪天税务局过来查账,企业拿这一套备查资料能让税务机关认可吗?

五、研发流于形式无真实研发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存在真实研发项目,其实有很多企业为了申请政策补助和享受税收优惠去申报假项目,企业没有去挖掘自身可创新的点出来,而是选择从市场购买一些似是而非,看似和公司经营相关但又不是很相关的项目,然后找中介机构包装申请成为高企。这种假研发的风险其实非常大,如果被判定为虚假申报,对于拿到的政府补助会被认定为诈骗行为,对于错误享受税收优惠,从而少交税款的会被要求补税+罚款+滞纳金。

写在最后:在金税四期上线在即,税收征管环境趋严的今天,企业财税风险绝对能排进企业风险当中前三位,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不留隐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务风险分析及应对
项目管理阶段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务风险分析
23年高新技术企业注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风险你知道哪几个?
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费用归集处理详解
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的风险提示函
研发项目“财务专账”不是“研发支出”辅助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