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次打孔】千禾味业投资价值分析

早在2019年,铁歌读书就写过一篇文章 网页链接 千禾是下一个10倍股吗? 很多人可能没有引起重视。今天我们再研究下千禾,2020 年上半年,公司整体业绩较去年同期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 34.53%,其中调味品实现营业收入 7.21 亿元,同比增长 45.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7 亿元,同比增长 79.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54 亿元,同比增长 91.91%。

数据来源:2020年中报

从该表看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9.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1.9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同比增长33.05%。上半年业绩爆发,公司调味品产品销量提升、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千禾味业作为一支超级成长股,成长逻辑非常清晰,相比较酱油界三强的海天、中炬高新,千禾味业未来投资价值几何,本文全方面进行分析。

一、   行业分析

调味品是指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说法,可见调味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食盐、酱油、食醋、榨菜、腐乳、豆瓣酱、西红柿酱、蚝油、味精、鸡精、咖喱、花椒、芥末等都是常见调味品。调味品作为日常烹饪的配料,需求稳定,基本不存在周期性、季节性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调味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从行业来看,调味品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刚性需求极强,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行业内各企业因产品类型、营销体系、交通运输等不同因素,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不同。规模企业凭借优越的供应端、生产端、渠道端、品牌力护城河,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展现的抗风险能力优于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更小。疫情及后疫情时代,行业品牌将更加集中,加速渠道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强者愈强。

调味品属于日常生活消费必需品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是太明显,属于刚需高频消费。行业盈利水平良好,良性发展,调味品消费量质齐升,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层次清晰;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及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追求的调味品“更健康,更美味”。

              · 行业空间大、平稳增长

   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2017年全国调味品及发酵行业,调味品年总产量已超过3000 万吨,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8.90%。利润总额为330.50亿元,同比增长12.90%,百强企业总产量为1247.1万吨,同比增长9.4%。销售收入为820.30亿元,同比增长9.5%,进入稳定增长,调整结构,上规模和上档次的新发展阶段;酱油、食醋、蚝油、味精目前位列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前四名。

              ·需求空间大

  目前,中国大陆人均酱油消费量约为3升/年,港澳台约为5.8升/年,日本则达到8.8升/年。居民消费诉求从“吃饱”转变为“吃好”。这就是调味品行业巨大发展空间的基调所在。

              ·高端化为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厨房里的“消费升级”是“美味又健康”,中高端调味的增速明显高于调味品总量的增速。

总的说来,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调味品刚性需求极强,受宏观经济影响不明显,周期性特征不突出,行业盈利水平良好。伴随城镇化率的持续提升以及中高阶层消费群体的日益庞大,调味品消费量和品质需求均有显著提升,行业发展空间大、发展层次清晰,主要如下:1、行业加快整合,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基于资本、食品安全、品牌、环保、新消费模式等因素影响,企业优胜劣汰速度加快,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大多数实力差、规模小、创新及品牌力弱的企业很难生存与发展。2、中高端产品量价齐升,空间巨大。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及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追求更健康、更美味的调味品,具有天然、健康特色的产品得以快速发展;品质升级带动价格进一步提升,中高端调味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空间,盈利能力明显提升。3、新零售趋势向好,运营渠道多样化。信息时代,社会生活、消费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促使调味品企业渠道运营方式不断多样化。目前,我国酱油行业的竞争格局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国性品牌,如海天味业、李锦记等,市场区域涉及全国多个省份,品牌营销意识强,营销策略成熟;二是地方性强势品牌和外企品牌,如,四川的千禾、广东的致美斋、北京的和田宽等等,外资品牌则以统万、亨氏等为代表;三是小规模工厂或家庭作坊,一般采取自产自销,产品价格低廉,主攻农村、乡镇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与完善,市场竞争势必进一步激烈,而这种竞争最终都会归于品牌的竞争,产品的质量、公司的信誉,都将靠品牌来体现,国内酱油行业最终将形成“由几大强势品牌主导市场、另外几家作为补充”的格局。

调味品行业的上游行业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下游行业是商品流通行业、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等。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上游行业也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下游行业是包括调味品行业在内的食品加工业。上游行业方面,农产品采购单价的变动主要受国内供求关系变化、国家对农产品的政策以及国际价格影响。近年来,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给调味品生产企业带来了较大经营压力,行业内的优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提高售价等多种方式来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竞争实力不足的企业经营情况逐步恶化。下游行业方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的出现、食品加工业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餐饮业竞争的加剧都促进了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和竞争。下游食品加工业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促进了相应食品添加剂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调味品行业主要玩家如下:

(1)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55 年,总部设于广东省

佛山市,并在高明设立生产基地;主营产品包括酱油、调味酱、蚝油等。

(2)李锦记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888 年,总部设于香港,在其它地区如

美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新会、黄埔等地设立生产基地;主营产品为酱油、酱

料及中草药产品。

(3)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 1956 年,总部设于广东省中山

市,拥有厨邦、美家、美味鲜等品牌;主营产品包括酱油、调味酱、调味粉、味

精等。现已被中炬高新公司全资收购。

(4)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6 年,总部设于湖南宁乡县,

主营产品包括酱油、食醋、鸡精、味精、食用植物油。

(5)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于江苏省镇江市,主营产品包括

食醋、酱油、酱菜、黄酒等传统酿造调味品和现代复合调味品。

(6)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于山西省清徐县,主营产品包

括食醋、醋饮料等。

总的说来,我们认为调味品行业具有如下三大经济特征:

第一、行业发展空间大,业绩确定性强

2019年,调味品行业销售额为3300亿元,行业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约10%,量价均保持平稳增长。我国人均调味品消费量从2004年不足5kg/年上升至2018年10kg/年,年均复合增速约5%,目前约为日本的40%,韩国的50%。综合考虑到我国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以及调味品行业龙头海天味业、恒顺醋业等企业的主动提价能力已得到历史验证,在数量和价格的双重支撑下,预计未来五年调味品零售额年化复合增速可达到8%以上。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主要为海天、中炬高新、千禾、恒顺等)凭借品牌和渠道优势,加之资本市场助力,大概率可以取得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因此,上述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势头很好,确定性比较强。

第二、 消费者粘性较高,产品提价能力强

调味品属于C端高频必选消费品,具有刚需属性,疫情危机下彰显了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的韧性。事实上,由于调味品的口味差异化差虽然不及白酒,但强于乳制品、休闲食品等消费品,也是一种带特许经营许可权的生意,品牌的忠诚度较高,复购率较好,具备较强的消费粘性,在财务上的体现就是销售费用率比较低。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率也比较低。公司现金流需要投入的就是固定资产购置的产能扩展。调味品的提价能力实际上不亚于白酒,但和白酒行业相比,周期性更弱。以海天为例,其上市以来吨单价每年提升都在2%以上,且每2-3年直接提价一次(主要通过缩量包装和产品升级等方式),对渠道的掌控力也比较强,因此毛利率比较高,业绩的韧性也比较好。高毛利和低费率在两个维度上奠定了调味品企业高盈利的基础。

第三、自由现金流优秀,弱周期,多长寿企业,长期估值溢价

调味品行业的上市公司对渠道的掌控力较强,货币资金充裕,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长期大于净利润,分红比率高,是长线资金喜欢的仅次于高端白酒的现金奶牛赛道和大牛股的温床。海天上市7年分红了129亿,派现融资比达到6.75倍,千禾味业上市4年,派现融资比达到0.44倍。基于海外机构资金常用的现金流折现DCF估值模型来看,调味品的产品生命周期比白酒还长,国内外调味品百年长寿企业比较多,所以DCF可以估计20甚至30年以上,业绩的可预测性更强,在A股机构投资者为稳定支付溢价的意愿越来越强的趋势下,调味品板块在食品饮料领域乃至整个A股的估值溢价都是很高的。

二、   公司概况

公司自设立以来持续从事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01 年向下游拓展,开始从事酱油、食醋等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形成了以酱油、食醋、料酒等为主的调味品产品系列和以焦糖色为主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系列。公司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中国调味品协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公司的“千禾” 牌酱油主要选用非转基因黄豆、非转基因食用大豆粕、有机黄豆、小麦/有机小麦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种曲机、管道连续蒸煮、圆盘制曲机等生产设备和工艺,按照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经过长时间发酵而制成纯酿造酱油。公司的“千禾”牌食醋主要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精选优质糯米、荞麦、小麦、高粱、玉米五种粮食生产纯酿造食醋,并结合窖藏工艺生产窖醋。“千禾”商标是四川省著名商标,千禾牌酿造酱油、食醋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公司是国内主要的焦糖色生产企业,“恒泰”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在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同时,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长远化”的经营道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陆续通过了 BRC 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 IFS 国际食品标准认证、欧盟有机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犹太洁食认证、清真食品认证、 FSSC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多次获得各级政府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调味品在内的食品制造行业,大多是地域性品牌,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新零售赋能下,很多企业抓住机会,借力一搏,在短时间内就跻身为全国性品牌。全国性品牌市值以千亿计算,地方性品牌市值以百亿计算,目前来看,千禾本身为四川本土品牌,正在借助资本和互联网的力量,发展为全国品牌。

公司产品:

酱油生产流程:

食醋生产流程:

我们看看国泰君安的2020年中报点评。

 业绩超预期。2020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7.99 亿元,同比+35%;归母净利润1.57 亿元,同比+80%,其中Q2 单季度营收4.40 亿元,同比+45%,归母净利润0.87 亿元,同比+136%,Q2 收入/业绩环比进一步提速。

    酱油/食醋业务显著放量驱动收入增长。分产品看,2020H1 公司酱油业务实现营收4.94 亿元,同比+38.84%,食醋业务则录得营收1.57亿元,同比+58.62%,分区域看,归因于公司2020 年显著加强了对于华北/华中等相对弱势区域的开拓,2020H1 北部/中部区域营收分别同比+59.85%/59.40%,从而支撑了整体收入体量的扩容。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0H1 公司毛利率达到50%,同比+3pct,主因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净利率达到20%,同比+5pct,主要归功于毛利率的提升+费用率的下降,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2.3/-0.5/-0.6/+0.2pct,背后反应的实质均是疫情之下消费者对于公司产品主动消费倾向的边际提升带动了费用投放效率的提升。

毛利率上行,费用优化,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0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到49.7%,同比提升3.1pp,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所致。费用投放方面,销售费用率为21.1%,同比降低2.3pp,主要系导购人员减少导致职工薪酬支出减少;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5.8%,同比下降1.1pp,整体费用率为26.6%,整体净利率提升5.0pp 至19.7%,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零售渠道需求旺盛,产能保障助力扩张。1、产品端,公司聚焦零添加发展战略,产品定位高端,品牌力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家庭端需求旺盛,终端动销良好。2、渠道端,未来公司在持续深耕西南地区基础上,加快开拓阜外市场,看好零售渠道和电商渠道的发展。3、产能方面,公司投入建设30 万吨酱油、3万吨蚝油、3 万吨黄豆酱产能,利于突破酱油产能瓶颈,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公司定位高端市场,坚持差异化定位策略,实施多渠道多品类发展,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

一份靓丽的中报表明公司步入快速增长周期 ,从公司发展阶段看,公司迅速扩产到36万吨产能,这表明坚决打造全国性品牌的决心。目前公司京东商城旗舰店获得百万粉丝关注度,高于厨帮。

三、   历史表现

数据来源:千禾味业年报

千禾味业酱油收入从13年的1.56亿增加到19年的8.35亿,6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2.26%;食醋收入从13年的0.69亿增加到19年的2.2亿,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1.32%。而焦糖色的营收占比从13年的近50%大幅下降到19年的12.3%。

公司业绩保持强劲增长,资本市场强势表现,一级市场良价齐升,二级市场五年16倍,这是一支长期“戴维斯双击”的超级成长股。

四、   竞争优势和护城河分析

 读罢公司中报这段核心竞争力分析的自我评价。管理层思路清晰,品牌力持续增长,产品力赢得口碑,值得一提的是,中报核心竞争力分析中提到的“持续创新提升的公司治理水平”,这是颇具深意的提法,因为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可能意识到作为民企在公信力上的软肋,着力在公司治理水平上的改进。因此,也吸引了公司的长期实力系股东层。

实际控制人伍超群。公司颇受社保基金青睐,两家组合长期入驻。以选股见长的汇添富和广发聚丰也赫然在列。

按照千禾的官方说法,我们可“理解”为如下核心优势:

1)    品牌定位和产品优势

对消费品企业而言,差异化的产品优势、清晰的品牌定位有助于更好地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形成完整的价值链条,获取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并形成竞争壁垒。公司于2008年通过推出头道原香系列,正式切入零添加酱油市场,并在16-30元/500ml的空白价格带市场(彼时酱油市场价格带集中在5-7元/500ml 区域)实现高速生长,由此确立其高品质健康酱油定位。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带来了千禾味业市占率的快速提高,公司在酱油市场的市占率由2014年的0.4%提升至2019年的1.7%

2)    渠道布局的两张王牌

在线下市场,千禾在渠道方面的主要战略是采用高度让利于渠道的方式绑定大经销商,千禾一级经销商每年的整体毛利率为103%;而海天/中炬一级经销商每年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61%/73%。从效果上看,一级经销商高度让利和高端产品集中突破的组合策略比较成功,当前公司在西南地区市占率高达3成,其他地区市场份额也在迅速提高。

在线上市场,千禾的布局颇具前瞻性,众多酱油企业当中,得益于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千禾产品的单价相对较高,扣去运费和平台费用后仍能保持较好毛利,且高端、健康的产品定位契合电商平台年轻消费群体、高收入群体以及育儿家庭的消费需求,因此比较契合电商渠道。公司近年来电商渠道销售高歌猛进,2019年线上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67%,2020年在疫情催化下公司的电商渠道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增长,根据淘数据,今年1-4月份千禾味业在淘系平台收入0.49亿元,同比+138.22%,在淘系平台日常调味品的市占率也由2019年1-4月份的4.10%显著提升至2020年1-4月份的10.55%。

总的说来,千禾渠道布局形成两张王牌,西南地区本部已经构成千禾增长的底牌,线下主守,守于九地之下;线上电商则构成千禾增长的王牌,线上主攻,攻于九天之上。所以,在线下超市你会发现,千禾总是贴着海天卖的,似乎没有海天厨帮卖得多,但到了线上,千禾就换了另一种形象,每天都京东淘系直播热卖,关注热度和销售数量辗压厨帮。目前华东和华北进入收获期,规模破亿且加速发展。

3)    千禾味业的追赶式产能布局

2017年公司遇到产能瓶颈后制定了25万吨的产能扩张项目,一期的10万吨酱油产能项目已经于2019年正式投产,二期的10万吨酱油和5万吨食醋产能预计将于2021年投产;同时公司于2019年8月通过并购恒康醋业获得了5.3万吨优质镇江香醋产能,并在2019年10月份公告计划自筹5.7亿元,新建包括30万吨酱油、3万吨蚝油及3万吨黄豆酱产能总计36万吨的扩张项目。通过上述一些列的产能扩张计划,公司未来将拥有62万吨酱油、18.3万吨食醋、3万吨蚝油以及3万吨黄豆酱的总规划达到85吨的产能。因此中长期看,公司扎实的的产能布局为中长期调味品业务发展和业绩释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彰显出公司打造全国化渠道和品牌的坚定决心。产能复合增速约35%,产能扩张满足公司全国化品牌发展的需求。近年产能扩展的追赶增速开始高于中炬高新等竞争对手。

也就是说,公司的产能储备是当前产能22吨酱油产能的3倍之多,足以支撑千禾未来五年的高速增长。

五、   财务分析

1、  资产分析

这里给出千禾的资产负债表的简表,认清下公司如何做资产布局的。

公司的资产布局往往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货币现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和无形资产占据总资产比例的前四强。现金流充沛, 21%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用于理财,财务费用是负数。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成长期企业,战略重点在于布局全新产能,在建工程的持续投产,这是未来市场增长的产能保障。

2、  负债分析

3、现金流量分析

根据公式实体自由现金流=经营现金流量金额-(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也就是说,公司需要赚来的净利润,需要两方面开支,一方面增加日常经营,一方面扩大产能,如果实体自由现金流为负数,说明,公司可能资金入不敷出,净利润只是账面上好看的。

 千禾味业自由现金流计算表

从上表看出,公司自由现金流两年为正,一年为负,主要因为企业步入高速增长阶段的产能扩张布局所需,公司固定资产支出金额近五年年平均增长30%。公司连续三年购买固定资产支出现金均超过了2亿元,尽管产能投产竞争存在现金压力,但公司自由现金流依然为正。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大股东频频减持股份,公司每年净利润几乎都用于固定资产支付现金进行产能扩产布局,毕竟在调味品行业的竞争对手,海天味业近三年固定资产投资支付额分别为5.826亿、2.239亿和2.62亿。中炬高新近三年固定资产投资支付额分别为2.34亿、3.551亿和2.068亿。销量高增的背后是产能的竞赛!消费品行业市场占有率是由产能决定的,故而产能也从某方面决定企业利润端的产出。千禾是半路出家做酱油的企业,产能过去存在不足,近几年连续扩展产能才满足发展需要。

 4、千禾味业VS海天味业

千禾最新市值287.17亿,海天市值5326.93亿,20倍差距;

千禾2019年收入增速27.19%,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速23.65%,2020年中报增速34.53%。

海天2019年收入增速16.22%,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速7.17% 。

千禾2019年净利润增速-17.40%,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速39.33%,2020年中报净利润增速79.85%。

海天2019年净利润增速22.64%,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速9.17% 。

千禾2019年~2020年销售毛利率稳定在49%,净利润率在19%,趋势向上;

海天2019年~2020年销售毛利率稳定在45%,净利润率在27%。

销售毛利率,二者差距不大,差距大的在于销售净利率,主要因为销售费用率的差异所致,海天味业的品牌力和强渠道使得海天的净利润率27%胜过千禾19.8%一筹。海天的销售费用率平均在11%,千禾的销售费用率平均在22%(2020年中报费用率降低3pct)。这一回合说明,海天的品牌力和线下渠道力强于千禾。

我们继续PK。

资产负债率,海天大概28%。,千禾14%。千禾既无短债也无长债。

从动销角度看,我们观察下预收账款占比和趋势对比。

千禾的预收占比大致2%,海天占比20%,虽然差距大,千禾2019年预收账款2611.71万,但增速高达257.67%。这就是说,千禾从前的餐饮渠道是空白的,现在开始抢占海天的市场了,这个不要小看,餐饮渠道非常有粘性,一旦形成习惯,千禾就踏上了高增长的快车道,这也是大牛股的缘起之一。

数据来源:千禾味业2014-2019年年报

数据来源:海天味业2014-2019年年报

海天竞争优势体系在其运营能力上面,在供应链强大的话语权。现金周转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周转天数,从现金周期看,海天存货周转天数50天,应收周期几乎为零(几乎全现金交易),应付周期26天左右,现金周期16天。千禾味业存货周期145天,应收33天,现金周期132天。应收账款周期和存货周期看,千禾可能有需要向渠道压货的。总资产周转率来讲,海天0.88次到1次,0.66到0.91次,对ROE的影响差距还是有的,造成海天和千禾主要的ROE差异来源还是销售费用率造成的净利率的差异。本质上二者的差异在于品牌力和渠道控制力的差异上面,千禾怎么办?

靠差异化战略实现增长。产品差异化主打健康零添加,营销渠道差异化,主打线下。线下不放弃,线上靠突破,目前线上毛利率,千禾是明显高于海天的。2019年,千禾线上销售收入1.235亿元,占比9.11%,毛利率63.22%,海天2019年线上销售4.1625亿,占比2.22%,毛利率54.63%。正是线上优势使得2020年疫情期海天线下渠道优势无法发挥,2020H1和H2增速低于千禾。

 

八、   估值分析

截止2020年8月12日,公司动态市盈率83.19,静态市盈率86.02 ,市盈率(TTM)91.74。总市值为292.8亿。和公司上半年增速基本匹配,PEG为1,这是一个合理的估值。

九、   长期价值分析

中长期看,综合考虑,我们的数据模型估算千禾2020~2025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50、22.28、30.08、42.12、55.50和70亿元,2020~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3.3亿、4.41亿、6.15、8.18、11.78和14亿元。考虑调味品赛道的发展阶段,给予60倍估值,公司伍年目标市值为840亿元。截至2020年8月市值为292.9亿,还有287%的涨幅空间,换言之,这将会是一个五年三倍的好标的。

超长期看,千禾味业前景远大,基于调味品市场容量超过2000亿,如果未来千禾占据5%的市场占有率,将实现100亿营业收入,20%净利率,20亿净利润,以60倍计算,将实现千亿市值!这也意味着公司将由地方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跃进。可以说,传统食品制造企业,得电商平台者,得天下。在阿里、批多多、京东等的借力下,将大大缩短过去成为全国性品牌的时间。当然,成为全国性品牌,企业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和产能力一个都不可或缺。

十、   风险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

·增长速度不及预期。

十一、投资亮点和评级

核心亮点:产品定位零添加,差异化竞争策略,“健康食品”产品力,一日千里的品牌力,线下渠道华北华东突破,电商渠道风生水起的营销力。海天味业5300亿市值,千禾仅280亿市值,差异化优势显著,快速增长,产品受欢迎,产能扩展,成长空间巨大,这将会是一支十年十倍的超级成长股!

公司盈利能力评级 : 优秀             *****

公司成长能力评级 : 高速        *****

公司护城河评级   : 优秀      *****

公司投资价值评级:优秀             *****

千禾味业就是超级成长股的代表,如果这一生要选择一个超级成长股,那么,千禾味业会是当然之选。在铁歌读书看来,这家公司必须要打孔,翻倍太小看它了,她的长期目标可以看到20倍。这将是一家地方性品牌晋级全国性品牌的历史!在以往这种晋级历史,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海天就是百年老字号),但现在互联网和电商时代,让这个成长速度大大加快。千禾近年的爆发,正是把握住了电商平台的助燃。第一目标560亿市值(地域性品牌),第二目标1200亿市值(全国性品牌初阶),第三目标2500亿市值(全国性品牌中高阶)。换句话说,这种超级成长股,你给他多一些时间,她完全可能会给你带来数十倍收益的潜力。

柏拉图有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我们在做一笔投资前,不妨给自己来一个灵魂三问?

第一,公司是一个好生意吗?

YES。刚需。弱周期。量价齐升。空间大,增长快,可持续。隐性提交权。

第二,公司是一个好公司吗?

YES。无负债经营,内生和并购式增长,高ROE,高毛利率,高净利率,自由现金流虽然较多,现阶段需要持续投入固定资产进行产能扩产。

第三,公司当前是一个好价格吗?

YES。70倍的市盈率对应70倍的增长速度,PEG为1, 这还是合理的价格!

核心是季度和年度的增长率需要保持。

买好的。买的好。我们的选股理念是“要么唯一,要么第一”。千禾秉承差异化竞争理念,在零添加酱油赛道做到了第一,在电商酱油赛道做到了长期销量第一。如果去年我们还在观察千禾味业,到底有没有成为从成长股到超级成长股的演绎,那么,这两年千禾的表现,千禾的成长逻辑得到证明(非证伪),让我看到了千禾最终或将成为调味品行业超级明星。这家公司有极致的产品力,有极强的营销力,有一日千里的品牌力。产品力、成长力和品牌力都得到市场检验,这终会是一家完全符合巴菲特式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超级明星企业。投资这样的优秀公司,就应该风雨兼程。那么,你最终的收益率远远不止一倍。就像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吉列、卡夫食品和苹果公司一样。价值投资的收益往往是买入决定的,这是和投机与赌博本质的区别。牌桌上,你不知道谁是傻瓜,你就是傻瓜,同样地,牌桌上要下牌桌,你才会知道赢家是谁。但是价值投资,你可以大概率知道,未来自己的投资收益率,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在很小的时候就确信自己会成为百万富翁的原因所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终巨献•酱油篇】资本加持高端市场,2018年酱油将迈入“高价时代”!
现金奶牛,未来5年高增长无忧,聊聊这家行业龙二
千禾味业:差异化的高端调味品龙头
通过“四大股”上半年表现,看酱油品类未来发展态势
Marsfer: 海天味业研究(下):好公司、财务及估值 上篇地址:海天味业研究(上):好生意 $海...
千禾味业会成为下一个海天味业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