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海涛老师药性解析:邪物黄芪?非也!

有医家认为表实无汗时不能用黄芪,因为担心黄芪能助表邪,使表邪更难驱出;又有医家持相反意见,认为黄芪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如《本草汇言》就说:“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两种说法不能统一,有必要进行一下分析。

黄芪补阳,主在体表


首先,黄芪主补阳气,作用主要在体表,这一点基本没有异议。因为

芪有长和老的意思,太阳也为老阳,黄芪应该和太阳有一定的联系,而太阳又主体表,所以黄芪的作用部位也主要定位在体表。那么太阳受邪出现太阳病时,用黄芪直接达到太阳所主的部位不是正合适吗?可有医家认为它到体表恰恰是帮助邪气。看来分析黄芪道地是“投敌”还是“抗战”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外邪侵袭人体,正气马上进行抵抗,如果正气本身不能驱邪外出,就要有药物帮助,药物要想起到协助正气的作用,必须具备有两个条件:一是作用方向向外;二是与邪气性质相反,即以热治寒,以寒治热。而所谓助邪也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引邪入里,太阳病下之过早,可以看做是助邪;二是药物与病邪性质相同,如用辛温法治风温也是助邪。

我们来看黄芪作用向外,这一点上肯定不会助邪;性温对于风寒侵袭来说也不会助邪(对于风温人会糊涂地用黄芪)。所以说黄芪助邪的说法似乎是没有根据的。但又有人说了,黄芪的使用都在《金匮要略》里,《伤寒论》中不用黄芪,岂不是外感病不用黄芪的证据吗?张仲景确实于表证不用黄芪。我们认为这是因为黄芪的特长是其建设能力,不是其战斗能力。黄芪被誉为外科圣药,因为它能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体表有疮痈时,可以凭借黄芪的“托”力而痊愈;体表过虚汗出多时,可以用玉屏风散建成一堵围墙。因此黄芪与麻、桂、等解表药虽然作用都在体表,却可以说是一文一武,外邪入侵时,要靠“武将”厮杀,而不是在边关建造围墙。另一方面,战争时期在边关设一文职,作为“监军”,往往对武将有“掣肘”的负面作用。所以说张仲景于表证时不用黄芪,并不是因为黄芪要“叛国投敌”帮助邪气,所以在此要为黄芪鸣冤。在表证时用上黄芪,估计病程要拉长一些,并不至于使邪气更加旺盛,或邪气留连不出。但不止一位医家认为黄芪能助邪,也不能视作空穴来风,肯定是这些医家实有所见,而不是一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应怎样理解“助邪”说呢。我们说解表祛邪一定要根据邪气的力量来选择方药。邪气本来不太强。选择了强力的解表剂,就会药过病所,对正气有损伤;邪气很强,选择的解表力量不强,就会把药力和正气郁住而不能透发,产生一些不良的变化。药力能透出去,才算真正作用于邪气了,透不出去就会作用于机体自身而产生伤害。就像手榴弹能扔出去才炸敌人,扔不出去就炸自己的人。《伤寒论》中说:“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服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后人总结为表实不可用桂枝,就是因为桂枝汤的解表力量不够强,可能被邪气闷住,导致郁而化热,使发热更加剧烈。张仲景惜墨如金,在这里却近乎唠叨地叮咛嘱咐“常须识此”,可见如果药力不足,被外邪郁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么试想,在表实的情况下,桂枝汤尚且力量不足,黄芪就更不用说了,可能有一些医家看到用黄芪后发热更剧,就认为黄芪能够助邪。

表实证与表虚证


表实证真的应该对黄芪畏如蛇蝎吗?请注意,前面说的黄芪能使表实证发热加剧,是在解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配以足量的麻黄汤,黄芪大不了会使解表过程变得缓慢一些,并不至于使病情加重。我们可以这样来说,对于表实证,黄芪不适合使用,但也不是绝对禁忌的药物,有没有害处,关键看配伍的解表剂力量如何。不过如果因为方中有黄芪在加大解表力量,明显是画蛇添足的行为,所以说表实证没有用黄芪的。那么表虚证呢?应该说没有单纯的表虚证,表虚都是里虚造成的,是实力不足的表现。如果正气很足的话,一般都是表实证,或者邪气被拒于体外根本不发病。正气不足时就会形成脉缓、汗出的表虚症。进一步细化,正气不足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虽然弱,还可以一战,就像桂枝汤证,可以直接解表外出。既然要作战,那就没有必要用黄芪。桂枝汤补虚的力量有生姜、大枣、炙甘草、热粥等,这些都是从中焦而发,从中央往前线增兵;正气不足的第二种情况是,虚弱已经不足以一战,一战就有崩溃的危险,这时候确实是“攮外必先安内”。

《普及本事方》有一则著名的医案:“……发热头痛,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许曰:虽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用建中汤加黄芪、当归冷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许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荣,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二服,发狂,须叟稍定,略睡,已得汗矣……。”这里用建中汤的同时用了黄芪,是因为要先培补正气,暂不交战,建中汤在中焦搞建设,黄芪在体表建设,阻止外邪入里。试想,如果黄芪真的助邪的话,就会引领邪气趁机体里虚一起入里了,但这里恰恰因为它有固表能力,阻止了邪气的深入,为正气的积累赢得了时间。

总结全文,表实证不用黄芪,表虚证要根据正气虚弱的程度决定是否作战,可以交战的就不用黄芪,暂不交战的可以用黄芪。

云展云舒

不不不,兵法是兵法,用药是用药,不能混在一起。。。

菇娘,你注定是我的火,但也有心火肾阳之分,伏天原本心君当令,再扶心火肯定火上浇油,但扶肾阳就未必会有文中所说之心火亢盛之状,余不多言,扶养要扶对地方,泄火也要泄对地方

有见识但话说的不全面,把艾灸和三伏贴全面否定了也不对,扶养主在扶少阴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完这篇,太阳病您就明白了
这个方子能够助阳益气、解表散寒,阳虚的朋友感冒了就用它
第11讲桂枝汤的适应证(下)
正邪相争话伤寒(80~109)
病案|荨麻疹案例一则
桂枝汤的适应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