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式拳
武式太极的郝月如前辈是个大好人,他写的拳论,都是大实话。比如这段话:
“何谓尾闾正中?
曰: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
“何谓吊裆?曰:两股用力,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势,谓之吊裆。”
这句真是大实话。蹲猴练的就是这个,转掌也要求这个,无非是大家叫法不一样罢了。他叫尾闾正中,蹲猴叫天地翻,八卦掌叫裹胯。
但他的拳论里,我最欣赏的是他明确提出了护肫。
“何谓护肫?
曰:两胁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谓之护肫”。
“又须护肫,肫不护则竖尾无力,一身便无主宰矣。”
以前我一直把这个两肋的变化当作内功的小秘密。没想到人家早已经白纸黑字的写出来了。
有了尾闾正中,有了护肫,就是有了练功的物质基础,但怎么练呢?
“我意欲向何处「脊骨根」便直对何处。转变在两腰眼中,左转则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右转则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则尾闾自然正中。总之,各条身法必须一一求对,结合起来只有一个身法,一处不合,全身都乖,所以身法是永不许错的。虽千变万化,总难越出此身法也”。
看到这样好的拳论,我就感慨,我自己说的都是废话,人家把话都说到极致了。一句顶一万句。无须别人再多说什么了。
大家都是以小腹上翻、护肫为根基,蹲猴是一束一展的练,转横在暗处;武式拳和八卦掌都是转横的练,竖展在暗处;心意把是又展又转的练,都在明处。我上篇博客发的那个心意把桩功,那个视频谁不看谁是大傻瓜。吴南方把一层一层的动作明白无误的做了出来,一点遮掩都没有。释德建的动作经常很隐蔽,但那个视频里吴南方做的太明白了,那个一分二十秒的视频,我看了不下几十遍了,越看越有味道。百看不腻。看明白了心意把桩功的视频,再去看吴南方的封环捶和罗汉捶的视频,一切都是明摆着的。
蹲猴和心意把,是地势险峻处的大江,奔腾而下;武式拳和八卦掌,是平原的大江,没有地势之利,仍然要绵延不绝,不奔腾,但不慢,该到就到了。我看武式拳的拳谱,照着要求稍一转身,丹田气立刻就起来了。和八卦掌的转掌,完全是一个道理。
只有一点我不能赞同郝月如前辈,武禹襄当初设计的套路,是有跳跃动作的,郝月如前辈给取消了。跳跃是丹田气的自然结果,气一上来,自然会跳跃,气更足的时候,跳起在空中还要转身。所以对于练者而言,跳跃是一个标杆,到了该跳跃的时候,如果练者没有跳跃的冲动,那就说明前面练错了。这是个很有用的标杆。郝月如前辈把这个标杆拿掉了,后来的练者就失去了一个自我检验的标尺,甚是可惜。我以为,这违背了当初武禹襄设计套路的初衷,实为败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戴氏心意拳桩功密要(三)​
蹲猴,熊经鸟伸,九曲珠!
八卦掌第五代掌门人,内家拳前辈
八卦掌第五代掌门人,真正的内家拳前辈
心意拳内丹功之荡丹田功
太极拳的松沉劲怎样才能练出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