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上海博物馆藏赵佶书《千字文》的质疑
日前,一件被称为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的书法作品在深圳某拍卖行拍出了1.4亿元的高价,事件一出,引发业内哗然。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在对记者的采访中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确实是赵佶赐予童贯的书法作品,但只有一件,而且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他从未听说过有两件,在深圳拍出的这件作品应当是赝品或临摹品。现在假拍与赝品很多,做局也很多,但是上海博物馆的这件《千字文》就真的如单国霖先生所言为宋徽宗赵佶的真迹吗?笔者通过对上博这件进行考证,发现其硬伤甚多,其实也可能是一件赝品。

  这件后署“崇宁甲申岁宣和殿书赐童贯”的“瘦金体”真书《千字文》藏于上海博物馆,经杨仁恺先生鉴定为宋徽宗赵佶真迹。此献疑点有四:

  一、崇宁甲申年,根本就没有“宣和殿”存在。

  宣和殿乃哲宗赵煦所造,并非宋徽宗所造。《宋会要·方域一》载“(绍圣)二年四月宣和殿成,初哲宗以睿思殿先帝所建,不敢燕处。乃即睿思殿之后,有后苑隙地仅百许步者,因取以为宣和殿焉”。且该殿在元符三年(1100年)之前已毁,直到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年—1110年)才复建。“崇宁甲申”(1104年),根本就没有“宣和殿”存在。因此宋徽宗在大观之前自称“宣和殿”有悖事理。

  如谓此本乃哲宗赵煦所书,也讲不通。宋徽宗登基后,童贯始为朝宦,哪得为哲宗所知。更为要者:此《千字文》书风为典型“瘦金体”,乃赵佶的独创书体,在他之前的皇帝不可能有这种风格。

  二、“崇宁甲申”赵佶(1082—1135)22岁,这个年龄不是他“开宗立派”,独创“瘦金体”的年龄。

  这个年龄是他广取博采、学习传统的时候,离他自立门面、独成一家还甚早,尚不可能有“瘦金体”出现。文献上也没有他22岁创“瘦金体”的记载。这实在不符古今书家书法实践的规律。

  三、落款的书写格式也有问题。

  “宣和殿”未抬书,而“童贯”的位置又高居“宣和殿”之上方,此“抬举”童贯的写法不符常规。

  四、文字触宋帝讳而避清帝讳。

  触赵佶之前的宋帝讳如“光”字、“义”字触太宗赵光义讳,“县”、“悬”触圣祖玄朗嫌名,“属”触英宗赵曙嫌名等,这些字眼在宋代的“讳榜”上都是规定必须避讳的。

  避清帝讳如“天地玄黄”写为“天地元黄”,避康熙皇帝玄晔正讳;“女慕贞洁”写为“女慕清洁”,避雍正皇帝胤祯嫌名;“的歷园莽”写为“的歴园莽”避乾隆帝弘歷讳。(《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20:“遇朕御名,上一字少一点,下一字将中间‘禾’字书为‘木’字,以存其义。”)

  或谓“玄”字、“贞”字宋代也避,非独避清帝讳也。那么假设此二字乃是避宋帝讳,那么因何“光”字、“义”字等又不避?可见此二字非避宋帝讳,乃避清帝讳也。

  综上分析,此件所谓赵佶书之《千字文》应为清人伪托为是。时间应在乾隆后,道光前。(因出现“宁”字,不避道光帝旻宁正讳,故知当在道光前。至于其上的“乾隆御览之宝”等章,未必表明它就是乾隆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瘦金体,谦谦君子风范,看看就顿悟
典藏: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照着写去吧
【转载】宋徽宗赵佶草书《草书千字文》()
宋徽宗赵佶书《千字文》
不爱江山爱丹青--宋徽宗赵佶书法专辑
艺术天才宋徽宗遗留后世的瑰宝(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