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可染牧牛图四帧

 

赏可染牧牛图四帧  

 

“散珍集成”的四季牧牛图,虽然不是统一构思、连续完成的系列组画,但可染图式的整体风貌跃然可见,隐含着藏家集萃有年的审美过程。分散是一首首小诗,合成是一整套田园奏鸣曲。

《秋趣图》,以其典型风格,让赏者百读不厌。温馨的豆棚瓜架,浓荫摇曳,习习微风,烘托着双双小牧童、双双水牛。牧童逗蛐蛐的灵动,水牛静卧打旽的憨态,在线描与墨团、白与黑、动与静的比照中,传达出秋趣秋声。散落地上的草帽,这般细节,经过大千笔三画五勾,立马着魔似的,化为活泼的音符,进入主题曲,洋溢着生命力。人与牛、人与大自然,空气与土地,无不饱含着特定“情”与“境”,暗示着一片和平、自由、天人合一的东方国土,令人眷恋、倾慕、向往不已。

追溯1947年,已是中年名画家的可染拜师齐白石,为的是深入学习前辈传统和笔墨精神。白石老人喜不自禁,当年为可染牧牛图三帧落墨题跋,其中有言:“忽闻蟋蟀鸣,容易秋风起,可染弟作,白石多事加墨”。白石翁这一加,加出咏秋诗二句,有声有色,从此成为可染牧牛图杰作的经典佳句,可谓延绵不绝的保留节目,泳含人生感。

《春牧图》,本当为四季牧牛图打头,而作画年代,卻居四图之末。1988年,正当可染大师晚年高峰期是;也是牧牛图高产期,出神入化的力作,不愧传世神品。雄健浑厚的气魄腕力,浪漫瑰丽的奇思妙想,从高层次审美回归“草书入画”的水墨写意之境。浓浓淡淡、、顺逆交错的枝条,漫天飞舞。千点万点、紧锣密鼓般的红梅,好似迸发出绽放的音响。牧童骑牛背,正面走来,恰是对一个高难角度、高难意太作了得创性把握,神韵独出。这里,自然天成的形式美,多面排?的“不等边三角形“,借助视觉、听觉通感,奏出音乐般欢快的韵律。那仰脑欲歌的小牧童,成为牧韵旋涡的中心主体最高音。“梅花密如珠罗网,牧童牛背醉馨香”,全画之妙就妙在一个“醉”字。画角钤有“肖形章”,齐白石治印。弟子可染遇有得意之作,喜钤此印,暗示不负师恩。

牧牛图之二、之四――夏、冬两幅:《夏牧图》、《雪牧图》,背景一派疏放恬淡,冲破了被一概而论的“黑、满、拙、涩”印象。可染曾有一段画跋,足可玩味:“余作画素多丰满浓重,兹以疏简淡墨写之“。这里夏、冬二图,正是以简淡为尚。淡淡垂柳,萧萧雪木,分别作背景,另有一番情趣。短笛信口吹,牛儿回首听。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染师有一幅牧牛图的偶题诗:“山中清角起,流韵出松林,翕自听无厌,对牛可弹琴。“

天真的小牧童,纯良的水牛,你最最可爱。你作为“天人合一“的主角,在一年四季里,为人们带来恒久的、撩动心弦的惊喜,也带来纯朴的、高尚的美之趣味。祝愿牧笛声声,永不绝响,牧笛声声,一涤尘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代画牛名作
国画大师李可染,他的《牧牛图》,体现他对水牛和江南水乡的热爱
牧童、短笛、老牛,玉花寿之王博士的三牛图超越了《西游记》
李可染《牧童牛背画中行》赏析
寄情 || 李可染为何画牛?
齐白石的牛与李可染的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