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文|许锡良

 

如果说教育只是点燃学生的智慧,而不是给学生的头脑填充知识的话,那么阅读也只是点燃智慧。如果我们认定阅读只是点燃智慧,那么我们还有必要时花那么多时间来背诵那么多的东西吗?

  

德国的思想家胡塞尔据说是一个只要把书阅读那么几章,就可以写出几本书来的人。这样的思考与做学问的方法,似乎与我们平时强调的“厚积而薄发”的思路与风格不同。也与我们打下扎实的基础的想法不同。当然,你可以说胡塞尔是一个天才,不是人人可以学得到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这里得到一点启示,阅读的确只是为了点燃智慧。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其实就像一个巨大的燃料库,在没有别人刺激之前,没有人来点燃你之前,你的燃料库是死的,冷的。

 

但是,当你接受教师的启迪的时候,或者接受书本的启迪的时候,你的燃料库就开始燃烧了。此时你却发现,原来点燃你的思想智慧火花的东西,他的火苗甚至还远远不如你的大。而你的思想智慧的火花被点燃后,沿着自己的火势就开始燃烧。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潜能都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库。有人的能量库是这样的类型,有人却是那样的类型。

 

可惜,我们的教育即使是点燃,也只是一种单一的火苗,却没有相应的点火器。点火器的单一,造成了许多的所谓的低能儿或者差生。所以,阅读作为一种点燃的作用就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学校有足够的图书室,图书室里有足够的图书,那么,学生在老师那里得不到的,可能会在书上得到。如果我们的活动与实验场地足够好,那么在课堂上得不到的,学生可能会在这里得到。我总怀疑学生对书本的背诵与学者对书本的为注释而注释,都是用错了书本。书籍原本只是起点燃作用的,而不是用来记忆与背诵的。

 

但是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受到点燃。而有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点燃。因此,他就是幸运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设防的。他对听到的,看到的,入到他脑海里的任何东西都会作出反应。消极抵抗有时也是一种反应。积极地响应更是不用说的。每个人都会自然地选择一些东西。我们应该让孩子有这种选择,应该尊重儿童的这种选择。无论是教育还是书本,我们都要记住,最好的教育与最好的书都是用来点燃学生智慧的。除了点燃,你什么都做不了。这就像你永远只能帮助树的成长,而不可能代替树的成长一样。

 

如果阅读是一种点燃智慧的工作,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大段大段地要求儿童去背诵那些翻翻书就可以查到的东西呢?当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轰动了全世界,当时许多记者准备了许多的物理公式与常数准备让爱因斯坦来展现他那超人的智慧。结果爱因斯坦拒绝了。他说了大意是这样的话: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人的大脑是用来创造的,而不是用来背诵的,人的大脑应该用来思考前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背诵前人留下的答案。

 

的确,人的聪明智慧是用来思考大自然的奥秘的,而不是用来背诵前人已经有了答案的,写在书里的东西。并且说,所谓的教育就是儿童对所受的教育所忘记后还保存下来的东西。这些话给人有足够的启示。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世界大师级头脑的智慧与衷告。我们拼命地把一些文字垃圾往儿童的大脑里填充,还以为这样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上。没有想到这正是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因。

 

在大学里更是应该为学生准备好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来阅读、思考与讨论。但是,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给学生们的是什么呢?是各种无休止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其实并不大。没有多少创意,也没有多少价值。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用来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背一大堆的文字垃圾,然后考一大堆的证书。唯独没有学会过思考,没有过一次独到的发现的惊喜,没有一次与思想智慧的对话。

  

前几天,一个年轻的班主任告诉我,有几个老师告诉她,她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心理有毛病。要她注意一下。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那个女学生。我在她班上只上过一次课,本来应该是在上午的十一点钟下课,但是,这个女孩子却一直把我纠缠到中午十二点半,她问了许多许多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她是一个非常爱好思考,往往有独到见解的孩子,并且有非常大的,与她年龄特征不太相符的阅读量及阅读兴趣。她非常关注那些令大学教授都非常头疼的哲学大师的哲学思想。

 

后来,没有办法,我把QQ及电子信箱留给了她。有过一个很长时间的对话,可惜的是,这些对话当时没有及时地拷贝下来。后来QQ聊天工具被人盗了,就丢失了。我以这个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感觉很是惊讶。也许思想只能与思想碰撞。但是,这个孩子竟然被一些老师认为心理与思想有毛病。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同样善于思考,热爱思想智慧的人当她的班主任。从这里得到了不少的鼓励与启迪。如此看来,我可能也早被一些人认为是有心理与思想毛病的人了。一个人的思想智慧之火,往往就是这样进一步被灭杀的。

  

我从来不认为我们这样的院校就没有天才式的学生。恰恰相反,我认为越是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中的天才可能还会越多一些。因为,他们虽然是高考中的相对失利者,却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一些自由思考的空间与生命余地。他们的思想智慧没有被应试教育所完全践踏,或许还保留了一些智慧的燃料。可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却被社会认为是素质低下的。他们毕业时去找工作,连机会都不给他们。当一个女学生在她的强烈要求与抗议之下终于得到了这样一次机会时,她居然从几十个从名牌大学里毕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偏见与歧视令人吹嘘不已。更令我叹息的是,这类学校的老师中竟然也有不少人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学生素质是相对低下的。我们在偏见的眼光中埋没了无数的智慧宝库。

 

我现在想来,当年自己只是在高考中考取了一所只在地区范围内招生的师专。有一个年轻的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对我们说,你们的智商是有问题的,否则怎么会只考取了一所师专呢?就因为这句话,我在大学里过了几年的自卑生活。现在想来人不是这么简单的。也许我们所用的这把尺子是有问题的。我非常奇怪地看到,一方面我们强烈地批判应试教育,一方面我们又不约而同地认同应试的结果,并且把应试的结果当成一个人的素质的标准。

 

当年我去找工作时,人们看重的仍然是我的第一学历。当一看第一学历只是一个大专的时候,他们都对我的能力与素质产生强烈的怀疑。现在的大学的校友的认可仍然是以高中毕业后的学历为准。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博,教授们仍然死盯着他们当初考取过什么大学。这样的心理是矛盾的,也是迂腐的。直到考上研究生时,当年杨启亮先生的一段话,改变了自己曾经只是一个师专生的自卑心理。

 

他说,人的一生漫长,真正成才不是依靠一时的考试成功与失败的。他说,当你考取了好的初中,其实差的小学还是好的小学就没有意义了,当你考上了好的高中,那选择什么样的初中的意义也不大了。他从来不给女儿择校,完全就近入学。她他的女儿就是从最差的小学读起,读到比较好的初中,一直读到重点高中,并且成为重点高中的优秀生。从差学校里考出来的学生更具有旺盛生命力。这个话是有道理的。当我知道他当年也只是一个师专生,而且这师专只读了一年就去考研时,我更是敬佩。同时内心里也充满了信心。

  

这也时改变了我对所谓的名牌与优质学校的认识。一些所谓的名牌与优质学校打着严谨治校的招牌,把学生们控制得死死的,没有多少活力。一些小学把学统考的平均成绩弄到了96分仍然在学校里排名倒数几位,优质学校的名就是这样出来的。他们用了种种规训手段与惩罚方法,让孩子整天背诵,在题海战术里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他们生怕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学校只有那少数的漏网之鱼,才可能会有一点出息。也许我们真正的人才都在当年老师们那冷若冰霜的眼光面对的儿童那里。

  

2007-1-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
提升生活效能、打开心灵智慧
11、读书要学会思索
叔本华:真正的自在,带着灵魂去旅游
犟人老张
教书的智慧与技术从何而来?来读读李颖方老师的《我是教书匠》一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