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十六战:秋风五丈原(2)汉丞相和晋宣王在祁山到底是谁胜谁负?

公元231年春,丞相北伐大军再次围住了老景点祁山堡。(明年,丞相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

走马上任的司马懿第一件事就传口令命陇西州军只留四千精兵守上邽,其余全给我救祁山去!(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

跟剿孟达的套路一样,我大宣王侵略如火。

司马懿带着队伍往前线赶,此时官阶仅次于他的张郃建言:应该分兵把守入关中的各谷口,防止诸葛亮有后手。(郃欲分兵驻雍、郿)

张郃为啥这么判断呢?

因为前两次丞相北伐全都变出后手了。

司马懿说:“祁山前线要是能挡住诸葛亮,将军就说对了,如果前线挡不住,咱这还分军,当年英布造反时就这样把楚国的三个军团消灭了。(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

司马懿于是进军隃麋(今陕西千阳县东),准备翻山上陇。(遂进军隃麋)

然后!史料中的差别来了哈!

《诸葛亮传》中此次出征的全程就一句话:“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以我们对陈寿先生的了解,这又是非主流把主流弄得不好看了。

《汉晋春秋》中的说法是:

丞相分兵留着打祁山堡,自己带着兵奔上邽来了。(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

先是击破了司马懿部署的救祁山方面军,随后疯狂收割上邽之麦。(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

等司马懿赶到后,双方在上邽东接阵,司马懿防的无懈可击,丞相回军祁山。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

《晋书·宣帝纪》里面的说法是:丞相听说司马懿来了,自率主力来收割上邽的麦子。大伙都害怕,宣王很淡然:诸葛亮没那个尿性,肯定什么都安排好了以后才抢麦子,咱两天时间玩命赶绝对耽误不了!随后卷甲而趋,丞相看见我大宣王就吓跑了。(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晋书》里面除了描写我大宣王的淡定人生观和机智小判断外,没有提两件事:

1、他下令驰援祁山的军团被打爆这事被删了。

不过侧面还是表现了,因为丞相“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

这意味着陇西州军已经被打爆了,人家蜀军收割麦子从容美好,这战斗力好可怕。

2、丞相收割麦子成功没成功《晋书》没提。

《汉晋春秋》说他“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晋书》说他“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一个说他不跟丞相打,一个说丞相吓跑了。

这个不重要,反正后面我们能看到我大宣王的作战表现,我们是能判断出来谁说的瞎话的。

这里面的重要点在于上邽的麦子。

上邽地区的麦子是陇西非常关键的军粮基地,陇西高原地形支离破碎,干旱少雨,大部分土地不适合农耕,上邦处于渭水南岸支流河谷,气候温润,土壤相对肥沃,是陇西很少见的农业基地。

上邽之麦决定了丞相这回北伐的成功可能。

因为不仅仅可以“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的给自己方面减负,而且司马懿将面临陇西无粮,自己在主场需要千里运粮的悲催境地。

《晋书》中没提麦子这事,但是《魏书》中有提及,说曹叡派人保护了麦子,后来司马大宣王和丞相相持的时候是靠了此麦为军粮。(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一个说丞相收割了好多麦子(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

一个说司马懿靠这麦子当军粮(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这俩矛盾吗?

其实不矛盾。

丞相割走了一大半(大芟刈其麦),然后宣王来了,仗没能打起来,丞相也割不了麦子了,剩下的那一小半让我大宣王吃了,确确实实人家也当了军粮了。(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为啥这么推断呢?

因为最权威一手的史料《三国志·郭淮传》里面穿帮了。

后面蜀军出卤城时陇右已经没粮食了,司马懿准备让关中调粮食了,最后是郭淮剥削羌胡少数民族出的军粮。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

《华阳国志》里面在描写丞相和李严问题时说:七月份丞相顾虑军粮问题时,司马懿连剥削少数民族的粮食都吃没了。(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时宣王等粮亦尽)

所以说,双方第一回合,《汉晋春秋》里的场景还原的更真实。

1、丞相打爆了郭淮陇西军。

2、汉军去上邽抢了大部分麦子。

3、司马懿带着中央军上陇后非常被动。

这事掀篇之后,史料中更大的不同又出现了。

《晋书》中说:我大宣王进军汉阳,和丞相相遇了,刚一接阵又把诸葛亮吓跑了,一直追到祁山,诸葛亮屯兵卤城(盐官镇)负隅顽抗,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被我大宣王击破,诸葛亮接着跑,又被我大宣王追击,干死一万多,我大宣王领导的陇西卫国战争圆满落幕。(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提前说结论吧,《晋书》不靠谱。

两个证据:

1、卤城之战此时是五月,而李严喊丞相退军的时候是六七月份的秋夏之际。(秋夏之际,值天霖雨···呼亮来还)

曹叡封赏的日子是七月份。(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

这距离卤城之战过去了近两个月,时间上和宣王的赫赫战绩对不上茬。

2、丞相最终退军时射杀张郃的地方在木门道,在卤城的北面。(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啥意思呢?

后面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丞相又将战线北推了一大块!这哪里是被砍死了一万多人!

《晋书》里对于此次司马懿“河内人在陇西”的剧本进行了大量删改,说句实在话,很没必要。

宣王全程其实并不丢人,而且总会有别的史料将当时的原貌拼凑展现出来。

《资治通鉴》后来就选取了《汉晋春秋》中更为合理的版本,当时的战况如那首歌里唱的一样: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

可是你却特么依然是你

在上邽时,由于郭淮刚刚大败,所以司马懿并没有跟丞相开战,而是展开了贴身紧逼,丞相于是引军南退,将球往回开,打算调动好后卫司马懿。

丞相一退,司马懿马上跟上,继续贴身紧逼,丞相走哪逼哪。

跟到卤城时,张郃建言:咱现在应该在此屯兵,甭追了,祁山守军知道我们来了必然军心稳定,我们再派一路奇兵去断诸葛亮的后路吓唬他,他肯定跑。(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

咱现在一路贴身紧逼,老百姓都看着呢!咱以后搁这就没法混了!这陇西最看不起懦夫!(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

司马懿不搭理,继续贴身紧逼,贴身后又不打,赶紧占据险山扎营坚守。(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

司马懿这一路的贴身紧逼全军都看着了,跟到后面所有人都明白你司马懿是啥战术了。

你害怕人家有啥变化,所以一路跟着人家。

你害怕打不过人家,所以一直不跟人家打。

你智力战力双怂。

这就让大魏将士很没面子了,我们好歹是大国,是天下第一陆军,还是主场作战,你就让人家在自家主场这么随意穿插盘带啊!


守祁山堡的贾栩、魏平多次请求出战,司马懿说给我老实呆着去!哥俩比较愤怒,赞美司马懿先生您畏蜀如虎,简直让天下人取笑!(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司马懿一听,都别跟我说打仗的事,再说我急眼啦。

同志们不答应,继续请战!(诸将咸请战)

一连两个月,到了五月中旬,司马懿觉得差不多了,再不打就该闹军变了,于是派出了憋了很久的士气高昂大魏棒小伙子去向丞相进攻。

司马懿这辈子干啥事都能因地制宜,不是他不会进攻,而是自己还没上陇郭淮的州军已经被打爆了,麦子被人割了,已经“诸将皆惧”了,这个时候开战就违背“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兵家心法了!

司马懿随后利用不战来消磨汉军的士气,积攒本方的愤怒值,将第一回合的不利局面消化掉。

司马懿玩了把王翦灭楚的套路,先都搁那憋着,然后等憋急眼了再撒出去咬人。

五月辛巳日,司马懿认为憋够了,踌躇满志命张郃带兵攻南围,自带中路大军来找丞相对打来也!(夏,五月,辛巳,懿乃使张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按中道向亮)

张郃打不动王平,王子钧同志带着少数民族的无当飞军勇猛的挡住了西北第一战神张郃的进攻!(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丞相则带着主力,派魏延、高详、吴班堂堂正正野战逆击,干掉三千多人,拿下一堆军用物资,司马大宣王撤回军营。(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在这里要专门说一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是个什么概念。

“甲首”在这里是指砍死披甲战士三千人。(还有一种说法,“甲首”是军中的“伍长”,基层军官要是都死了三千,那基本就成覆灭级的战役了,这就太可怕了,所以按损失小的算,砍死了披甲战士三千人)

“玄铠”是指铁甲,按照“甲首三千级”的说法,相当于此战除了被砍死那三千外,还有两千铁甲军是扔了盔甲咋速度快咋跑的。

这说明魏军被打崩了。

是大溃败!

而且“玄铠五千领”是个啥概念呢?

袁绍的界桥之战,麴义临阵斩其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随后公孙瓒就崩了。

当年吕布麾下大将高顺有个大名鼎鼎的“陷阵营”,据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其实不过七百多人,就已经牛成这样了。(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

曹操当年再说他太不容易时候说:袁绍有铁甲万领,我特么就20领,得亏我脑子好!(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见其少遂不施也,吾遂出奇破之)


所有军械中,最值钱的就是“玄铠”,因为制作起来复杂,造价高,而且防弹衣在战场上的赋能大!

这“玄铠五千领”只要装备上,那就是顶级精锐。

卤城之战,司马懿大败亏输。

此次卤城之战给司马懿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憋了两个月的大招,全军士气高昂,还是当面锣对面鼓的跟人家堂堂开战。

最终战绩就是他发现大魏已经不是天下第一陆军了。

对面阵法已成,士卒已精,太可怕了。

再算上郭淮和费曜第一回合被丞相一顿暴打并割了麦子,两战彻底给司马懿打虚了。

此战过后,一生在战场上侵略如火的司马懿,碰见诸葛亮时再也不提进攻的事了!

《晋书》在这段历史中选择了大量的篡改,实际上根本没必要。

因为其实司马懿对战诸葛亮的所有表现都在证明他是个最顶级的军事家!

《孙子兵法》军形篇中有过这么一段精髓,说的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位大神!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这段话不用翻译,善战者先把自己守的无懈可击,随后再等待敌人出漏洞。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让你不输,在你自己;

让你胜利,其实取决于敌人是否露出马脚。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善战者能保证自己百战不败,却不能保证百战百胜,因为敌人也许像你一样是高手。

最精髓的一句:“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利是提前可以判断的,对方一定是露出了明确的败亡信号,这是“胜可知”

胜利不是你能操纵强求的,这是“不可为”

整个《孙子兵法》中,其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等待。

等到“道、天、地、将、法”的“五事”大比分领先;

等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的“七计”大比分领先;

等到对手出现漏洞;

等到对手掉入到你的陷阱里;

······

当遇到各方面都比你强的对手时,一定要承认自己的差距,随后等待!

最关键的就是不要乱动作!

等待对方心烦意乱!等待对方粮草短缺!等待天时出现帮你抹平差距!

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死!

但这一点恰恰是人这辈子最难修炼的技能!

司马懿前面憋着士气和蜀军开战,这是在通过时间来扭转开局不利。

这叫“致人而不致于人”

等到堂堂而战后却打出了一边倒的效果,发现己方战斗力比不过对方后就坚决不再出手。

这叫“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

这种顶级的精明、自知与自制,其实是司马懿和诸葛亮过招时最核心的底色!

我们调侃之余,其实要发自肺腑的尊敬这套人生算法。

司马懿被诸葛亮打的脸都没了其实一点意义没有,这段历史对我们真正的助力是仔细品味司马懿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时度势后的实事求是,以及确定目标后的坚决贯彻执行!

司马懿和丞相差在哪了呢?

其实仅仅是“练兵”水平,也就是阵法和战斗力。

剩下的政治、军事、治国等等所有技能点,这俩人几乎没有啥差距,和双胞胎一样。

既生孔明,何生仲达啊!

时间在推移,丞相此次拿下凉州的天平开始往汉这边倾斜。

因为司马懿此时已到强弩之末,陇西已经没有储备粮草了,上邽的麦子又被丞相割走,连郭淮剥削少数民族的粮食都吃没了。(时宣王等粮亦尽)

郭淮逼着人家交粮食的“恩威”真的可能有“恩”吗?(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

人家少数民族会甘心吗?

丞相只要再坚持坚持,希望与转机就会到来。

司马懿就算再不犯错,他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丞相也害怕运粮不及时,于是专门去跟李严沟通:现在我有三计,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你是后勤大队长,你感觉现在你还支持的起我那种战术要求?(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宣王等粮亦尽)

就在司马懿一筹莫展,丞相准备断其后道之时,后方收到李严的情报,说军粮不够了,班师吧。(会天霖雨,平恐运粮不继,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

六月底,丞相无奈班师,司马懿派张郃追击,并斩钉截铁的说:诸葛亮粮尽,追敌必大获成功!

张郃说:不能追啊!军法里面说归军勿追啊!咱又打不过人家,前年王双追孔明就被宰了,他就爱玩反杀啊!不能追啊!

结果司马懿不听,你必须死,你威望太高,对我威胁太大,我坚守不战的政策想要贯彻下去必须军队里面只有一个头!

只要你在,我说不能打的时候,不服的人就会倒向你这个老革命,队伍就会分成两派!

司马宣王在斗争上向来手段狠辣没有余地,这种追击战,基本上按惯例都是派个小弟,排个二梯队的去追。

对面有反杀高手,让这么高级别的副司令去亲自干这个活儿,实在有些歹毒。

张郃无可奈何的一把年纪以二把手的超高级别去追归军。(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

在木门道,丞相部了一大堆弓弩手,把张郃军射的像刺猬一样,张郃右膝被射中,拉回去就感染死了。(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司马懿这个后卫队长,在终场前,成功把自己的顶级自由人前腰给折里面了。

丞相回到汉中后,比较神奇的场景出现了,李严惊讶道:咦?军粮够啊?咋就回军了呢?(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

李严还要杀督运粮的岑述来给自己脱罪。(又欲杀督运岑述以解已不办之靓

不过丞相有着良好的办公习惯,拿出了所有的书信证据,里面写的跟他说的矛盾重重。(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违错)

李严无法抵赖,低头认罪。(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李严为什么会干这样一件小丑般的事,千年来众说纷纭。

动机上就不用猜了,唯一的可能就是通过丞相的无功而返来削弱丞相的威信,方便自己这个二把手上位。

众说纷纭的是他蹩脚的做法,因为丞相手中很明白的是有他的公文证据的!(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违错)

比较大的可能,是李严早就安排了毁掉公文的人,但是最终没有毁掉!

无论他是咋想的吧,总之他的做法最终漏了一个太大的尾巴。

李严随后被丞相上表奏明后主,罢掉官职,削去封爵和食邑,流放到梓潼郡。

至此,刘备托孤的第九年,那位副手因为这些年权力之争的猪油懵了心,将自己的前途和蜀汉未来彻底断送。

丞相也失去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大好机会。

对面打也打不过,就快被饿死在陇西了,实在想不出办法时老天给你来了李严这么一出。

只能说天佑司马啊!

千百年来,犯华夏者

虽强必戮,虽远必诛

不过风水总要轮流转一转

总要有个家族去开启那三百年的莫大悲哀

这已经不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事了

国运至此,天命难为

丞相退回后,由于短短半年时间,曹真和张郃都死了,再加上之前曹休的病逝,曹叡命最后一位军事大神司马懿全权负责雍凉地区。

多神奇啊!这才几年啊,第二代的曹家司令曹真、曹休、夏侯尚这都壮年而亡了!

司马懿这次被丞相弄得差点现眼,痛定思痛思考战胜丞相的方式就是把他耗走不跟他打。

司马懿开始给中央打报告,要求调人来进行大生产,为他下次的贴身紧逼攒粮食。

司马懿的报告打到中央后,时任度支尚书的弟弟司马孚在内部也帮着使劲,不仅从冀州调了五千农民去上邽屯田,还建议将朝廷的中央军挤出两万常驻关中,防备诸葛亮。(孚以为擒敌制胜,宜有备预···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

与此同时,司马懿在关中也开始了大生产运动,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

大屯田的同时又兴建京兆、天水、南安三地的盐池和冶铁,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

总之,全力开动关中大生产,为诸葛亮的下一次北伐储备贴身紧逼物资。

丞相也在汉中进行了认真的物资储备,在斜谷设了大粮仓,并在此处修建了超大规模的武器制造企业,由名匠蒲元主持生产军火,又发明了流马(轻快高速的运粮艇),认认真真的进行了两年多的战争准备。

234年开春,可能是丞相察觉到了什么,约吴国同时大举,亲率大军再次出征北伐。

炎汉最后的赤星,就要来到最后的战场了

公元234年,五丈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十六战:秋风五丈原(全)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秋风星落日,光耀天地间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对谁更厉害,他们交手胜负如何?该如何看待?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真实撤军原因分析(一)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他的巅峰一战,打出了教科书般的经典战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