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病阴阳属性的判断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原文解释】发病之初,如果发热和恶寒同时并见,那么此病就是发于阳的,属于阳性病;发病之初,如果不发热,只是恶寒,那么此病就是发于阴的,属于阴性病。发于阳的阳性病,七天就可以好,发于阴的阴性病,六天就可以好。因为七是阳数,六是阴数的缘故。

本条主要讲述病性的阴阳鉴别。

阴性病和阳性病,是两种性质绝对不同的疾病,病性不同,治法也就不同。

什么病属于阳性病?

身体正气充沛,足以抗邪,正邪交争比较剧烈的疾病,就是阳性病。阳性病一般都进程比较急,症状比较明显比较痛苦,当然如果治法得当,病愈也就较快!

所以治病不怕病情急,不怕症状剧烈,越是来势凶猛的病,可能越好治!

什么是阴性病?

身体正气不足,正气不足以抗邪,正邪交争不明显不剧烈的病,就属于阴性病。阴性病一般是久病慢病,进展很慢,症状不很剧烈,当然治疗也麻烦,即使治法正确,也不会快速痊愈。

中医讲辨证施治,其实就是分辨清楚是阴性病还是阳性病,分清楚了,病就好治,就能治好,否则就没法治,治不好。

所以,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老先生就有一句名言:中医之难,难在辩证,辩证之难,难在辩阴阳。可见,对病性的辨别,不仅是重点,而且是难点。

本条主要是辩病性的阴阳,而且讲的是发病的时候!

我们知道,外感之后,一般都是发病于体表,即表证。

表证就是病位在体表的疾病,或者再进一步讲,是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疾病。

这是两个不同的定义,很多人对表证的理解是病位位于体表,比如感冒,皮疹,紫癜等等,发病部位在体表,就叫表证。

但这是不准确的!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正邪交争于体表,才叫表证,即使发病部位不在体表,也叫表证。比如肺炎,膀胱炎,肾炎,脑炎等等,都可以表现为表证。当然也可以表现为里证或半表半里证,主要看正邪交争于哪里!

一般外感病发病之初往往表现为表证。表证是病位的概念,是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疾病。

那么病位有了,病性怎么判断呢?

还是看症状,从症状上来辨别。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热恶寒同时并见的,属于阳性病,只恶寒不发热的属于阴性病。

主要看发热,恶寒与否在辨别阴阳这个问题上并不重要,发热的属于阳性病,不发热的属于阴性病。 表证,病性属阳,就是太阳病;表证,病性属阴,就是少阴病。

表证只有两种情况,阳性的太阳病,阴性的少阴病。发热恶寒的,太阳病;无热恶寒的,少阴病。

原则上,表证发热恶寒并见属太阳病,无热恶寒属少阴病。但我们实际临证之时,太阴病阴盛格阳会有恶寒发热并见,少阴病寒水内停会有恶寒发热并见,厥阴病寒热错杂会有发热恶寒并见。

本条主要讲太阳病和少阴病的鉴别诊断。主要看有没有发热。

那么太阳病除了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还有其他的症状表现,头疼,项强,脉浮,而且脉不会太过微细,而少阴病的脉是微细的。

这里把太阳病和少阴病列在一起鉴别,充分说明仲景原意,是说太阳病和少阴病是同属于表证的相对应的病机,病位都属表,病性相反,太阳病属阳,少阴病属阴,阴阳相对。

也有人认为,发热恶寒,是太阳中风,属阳;无热恶寒,是太阳伤寒最初期的表现,属阴。这种理解太狭隘,太牵强,没有意义。

“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病发于阳的,阳性病,即太阳病,七天就可以好;病发于阴的,阴性病,即少阴病 ,六天就可以好了。为什么?因为七是阳数,六是阴数。

这段话主要讲了一个意思,即人的疾病尤其是外感病,往往是有周期,有节律,自限性的。

外感病,比如感冒,一般来说,即使不治疗,只要保养得当,没有二次外感,那么七天左右之后他自己也就好了,这就是自限性。外感病的很多病种都有自限性,也叫节律性。

那么本条讲的节律,大致是一个七日节律。一般外感病如果不传经,大致是符合这个规律的。比如感冒,一般都是七天左右,不治也能好。但如果传经了,这个节律就不灵了。

现实临床中,太阳病的感冒,可以七天愈,也可以六天愈,也可以八天愈,三五天愈的也有,总之几天的都有。当然我们印象上往往是七日愈的居多,对于少阴病的感冒,也是几天愈的都有,大致也是一周左右。

所以,外感表证,有一些病种确实有自限性,节律性。但不能说所有的外感表证都有这种节律性,至少有些病种的节律性并不很明显。这是其一。

其二,常见的外感病如感冒,有明显的节律,大致七天左右一个周期。

第三,外感病的节律以七日节律为主,并没有明显的阴阳之分。

总结一下,外感病往往有自限性,节律性。但这个节律是复杂的,并非六日七日这么简单这么机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中读到更丰富的内容。对于有些疾病,我们并不急于治疗,放他一马,他可能自己就好了。

所以中医有句话,病而不治,常得中医。即有病不治,往往能得到中等医疗效果。如果治疗,但没找到明白的医生,说不定越治越差,还不如不治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的时间规律阳数七阴数六
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1
第09 讲 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
中医辩证之八纲辩证
《伤寒论》学习笔记15
什么是少阴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