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年,被我们误读的《论语》,你躺枪了么?

提起《论语》,你会想到什么?

——经典?儒学?传统?老套?请熟读并背诵课文?

提起孔子,你又会想到什么?

——圣人?学者?思想家?教育家?重男轻女封建礼教?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很多人都“误会”了孔老夫子,也曲解了很多论语语句。

知道吗,其实从小背熟了的“父母在,不远游”不是告诉你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意思,这种做法想必连孔子都不同意。

相信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是特指那些像小人一样的“女子”,才不是在贬低女性。

了解吗,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不是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更不是“君要臣死,臣facebook(非死不可)”。

可正解如何?

且听小编慢慢为你道来~

1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真相:我们常常喜欢断章取义,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游必有方”,整句的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2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

误解:《论语·阳货》中讲:“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很多人认为孔子有轻视妇女之嫌,认为“女子和小人,(这两种人)是很难以相处的。接近他,他会肆无忌惮,不悦后疏远他,则会愤怒、埋怨你。

真相:事实上,这一篇的全文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此句的“女子”和“小人”并非相等的名词,“女子”相对的应该是“男子”,“小人”相对的应该是“君子”或“大人”。《论语》此章的“女子与小人”是一个偏正结构,“女子”是中心词,“与小人”则是后置定语,是修饰、限定“女子”的。因此,这里的“女子”不可能是全称,不可能是指所有的女性,而只能是特称,特指那些“像小人一样”的“女子”,“如同小人一样”的“女子”。这种“女子”“如同小人”,其实质就是“女子”中的“小人”,就是“女子”中的“无德之人”。

所以呢,这一篇的正解应该是“像小人一样的‘女子’是很难相处的,如果过于亲昵,他们会缺乏恭敬;而忽略或者疏远他们,又会产生怨恨。”

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误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许多人都理解为,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要遵守三纲五常的规范。

真相:事实上,这一句与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更不是在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助纣为虐。这一段,其实讲的是道德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各守其分、各行其职,才能实现国之大治。

通俗点讲,就是“该干嘛干嘛去”——当君主就要仁爱施政,当臣子就要恭敬辅佐,当父亲就要慈爱教育,当孩子就要蓄德孝敬。

讲真,此时的你,有没有觉得三观被刷新?

4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篇》

误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今人通译为:“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这样做。”这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解读,也难怪近代以来给春秋儒家扣上“愚民”的帽子。

真相:在《论语·泰伯》此章中,有两个假借字:一是“由”,郭店简《尊德义》作引导的“导”,可知当读作启迪的“迪”;第二是“知”,它的本字就是“折”,折服的“折”。为什么“不可使知之”的“知”不是本字,道理很简单。孔子是个教书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可知教的学生不少。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说民“不可使知之”,那孔子的教学就无从谈起了。因为民“不可使知之”,孔子再怎么“诲人不倦”也没有用。

我们只要肯定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是“有教无类”的,就势必不能接受孔子有民“不可使知之”的说法。把这段话读懂了,就知道孔子这句话非但不是愚民思想,而是非常强烈的民本思想,即老百姓只能去引导(迪),不能以暴力去强迫、去压服(折)。为什么?因为孔子知道“匹夫不可以夺志”。

5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第十三》

误解:《论语·子路第十三》中提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有人认为孔子提倡父子之间互相包庇、狼狈为奸,讲孔子主张司法腐败。果真是这样吗?

真相:对于上面的误读,主要集中在对“隐”字的解释上。如果按照普通的隐藏、隐匿的意思来理解,就存在以上的误解。“但是,对于‘隐’字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这个“隐”原来是木字旁的那个“檃”。“檃”原本是一种可以使曲木变直的工具,作为动词,则有纠正的意思。所以,孔子讲“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是说父亲包庇儿子的错误、儿子包庇父亲的错误,而是说父亲要能纠正做儿子的错误,儿子也要能纠正父亲的错误。

《荀子》和《孝经》都有“诤子”的记载,孔子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这跟“父为子隐(矫正),子为父隐(矫正)”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儿子能够纠正父亲的错误,父亲就能够少犯错误。如果相互包庇,问题就会越搞越大。父亲替儿子隐瞒错误、儿子替父亲隐瞒错误,这怎么能够叫做“直”呢?

在孔子的学说中,家国是同构的,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了的家。孔子为什么重视孝道?因为在家不孝,为国就不能尽忠。只有家之孝子,才能成为国之忠臣。所以孔子强调孝道,其实是为治国服务的。古人说“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是基于家国同构这一精神。《大学》所谓修齐治平,也是如此。如果在家里,父子之间可以互相包庇,隐瞒错误;到社会上,还能坚持公平正义,还能“天下为公”吗?显然,孔子是不会同意的。“修道是谓教”,在社会上是如此,在家里也当是如此。基于这些了解,把“父子互隐(隐瞒)”读为“父子互檃(矫正)”,显然更合乎孔子的思想。至于基于误读而攻击孔子搞“司法腐败”,只能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部分参考资料:

廖名春:《孔子真精神:《论语》疑难问题解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经典 悟人生——《论语》新发现
儒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糟粕有哪些?| “浩”然专栏 畅谈儒学
如何理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山东财政学院教授王蔚
什么叫“父为子隐”?孔子这句话被争议了上千年,还没找到答案!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中的“隐”该作何解释
父亲犯了过错,子女该不该替父亲隐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