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你如何从容的完成一份完美牛排

提到牛排,无肉不欢的朋友们都会暗自吞口水。脑海中不禁浮现诱人画面:烧热的煎锅,“滋啦滋啦”炙烤着的牛排,连空气中都散发着浓郁的牛油香气。不仅如此,牛肉还是营养学家公认的优质蛋白来源,蛋白质含量高,是非常好的补铁食物。

完美牛排=“柔嫩多汁”+“焦香四溢”

然而一顿价格昂贵的西餐,却很有可能品尝不到真正的牛肉,这样一来与昂贵的价格十分不成正比。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在家 烹饪一份精致的美食。

▐ 如何从容的煎出完美牛排

①牛排需要一定的厚度

薄的牛排从“柔嫩”跨越到“干硬”的窗口时间实在太短了,可能不超过1分钟。因此,原切牛排最好能有适当的厚度。

②牛排一定要解冻至室温再煎

牛排解冻后,一定要在室温环境下放置20~30分钟再下锅利于焦化外壳的形成

③平底锅要充分预热

充分热锅是煎牛排最最重要的一步,大致需要达到油的烟点,也就是让锅底的油开始升烟。牛排煎之前可以适当撒上些盐粒和黑胡椒碎调味,能帮助表层焦化。牛排下锅后,等到一面黑胡椒散发香气就是调成小火的最佳时机

④牛排下锅后不要急着翻面

牛排放进热锅后不要急着翻面。比如,煎3cm厚的牦牛牛排举例,下锅后待胡椒散发香味后调至小火,至少1.5~2分钟内都不要去翻动。煎烤过程中自身会溶出许多油脂,短时间完全不需要担心糊底,不去翻动,就是为了不影响牛排表面焦化外壳的形成

牛排在接近五成熟时,表面就会有星星点点的红色肉汁析出,这时差不多就可以翻面了。由于牛排第二面接触锅底的初始温度不如第一面时高,所以第二面焦化外壳远没有第一面惊艳,因此翻面后,加一小块黄油来帮助牛排第二面更好焦化,融化的黄油也可以用茶匙淋在牛排上增加油润质感。

⑤分段式烹饪法更适合厚切牛排

如果条件允许锅煎+烤箱能做出更完美的厚切牛排。烤箱是一种间接的均匀加热的工具,热量通过空气对流和箱壁的红外辐射从四面八方均匀加热牛排。

⑥煎好的牛排一定要静置片刻再切

牛排煎好了,别急着大快朵颐,煎好的牛排需要“醒”一会,避免宝贵的肉汁大量的流失。

让牛排缓缓降温,肌纤维缓缓舒张,增大的细胞间隙能重新“吸收”回肉汁,一直保留到入口的那一刻,通常醒10~15分钟就可以了。醒牛排时需要注意保温,可以用锡纸包盖住牛排或置于50℃左右的烤箱内。

最后,切半熟牛排时流出的浅红色汁水并非“血水”而是富含肌红蛋白的“肉汁”。牛排放心生食的前提是“原切”,合格的原切牛排,可以认为只在切面上沾染微生物而肉内部是无菌状态的,无论三分熟或是五分熟,煎牛排时的温度都足以杀灭表面致病菌。

同时,通过检验检疫的合格牛排,通常也不需要担心寄生虫问题,即使存在极少数虫体,-18℃的冷冻环境也足以使虫体灭活。换句话说,有寄生虫问题的牛肉其实本就没有成为牛排的资格。

▐ 牛排从一分熟至九分熟,经历了什么

牛肉细胞中的肌凝蛋白会在50℃左右最先开始凝固,肌纤维固化产生些许硬度,相邻的凝肌蛋白会“抱紧”,于是先前将它们分隔开的水分子会被排出,再被薄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挤出,最终从牛排的横切面上溢出,此时的牛排差不多处于一成熟

牛排中心温度接近60℃时细胞内更多蛋白开始凝固,牛排变得紧致,溢出的汁水也迅速增多,此时的牛排接近三成熟。当温度升至60~65℃时,结缔组织外鞘的胶原蛋白开始凝固,强烈的收缩伴随着大量的汁水溢出,牛排体积缩小质地变硬,此时的牛排接近五成熟,肉汁的溢出也达到巅峰,此后肉质就会慢慢从多汁变得干涩。

如果继续加热,牛排很快会达到七成熟,肉汁进一步流失,肉质变得扎实,当中心温度达到70℃时,整块牛排接近全熟肌63纤维变得干涩肉汁流失殆尽。与此同时,牛排表面聚集浓缩了更多的氨基酸分子;糖元、三磷酸腺苷转化成小分子葡萄糖、油脂分解为芳香的脂肪酸;美妙的美拉德反应(羟氨反应)让牛排的灵魂变得厚重

牛排从一分熟至九分熟

一块2.5~3厘米的牛排,煎烤时内部升温速度可以达到5~8℃每分钟,也就是说,牛排从三分熟至七成熟不过2~3分钟,牛排一不小心就会煎过头。

获取更多信息可关注头条号:肉食新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从容地煎出一块完美牛排
悟空问答
我们连续吃了3周牛排,终于找到了煎牛排好吃的秘密!
牛排
如何煎牛排才滑嫩
切牛排时流下的红色汁水是什么?半熟的牛排可以放心吃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