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郁土:读《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分享 郁土 

——读《甘地自传》

在读书上,我一直恪守美国专栏作家乔·昆南提出的原则:除非给钱,我才不读商人或政客写的书。然几天前我却自掏腰包买下并阅读了这本《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并非我食言违背自己定下的读书原则,而是莫·卡·甘地(18691948)不是政客,是圣雄。

甘地一生致力于印度民族解放,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 袖,被尊称为“圣雄”。他带领印度人民,运用非暴 力抵抗手段,成功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国家独立。其“非暴 力”哲学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爱因斯坦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政 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所指引的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 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尼赫鲁说:“它代表生命和永恒的真理,为我们指引正确的道路,免入歧途,带领我们的古老国家走向自 由。”

而他的这种哲学信念之诞生、发展,与其经历密切相关。15岁时,他因偷窃向乃父忏悔,重病卧床的父亲没有打他责备他,而是流着泪原谅了他,这在其心中种下了非暴 力的种子。

后来他远赴英伦读书,取得律师资格。毕业后到南非从事律师工作,首次在南非组织非暴力抵抗运动并为此而入狱。回国后多次组织非暴力抵抗运动、罢工,先后六次入狱,其夫人加斯杜白也死于狱中。其主要经历如此。同为东方受压迫民族,他的非暴 力抵抗运动,与我们习惯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迥然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父亲在他心中所播下的种子:

十二三岁的时候,可能比这还要早些,我偷过别人的铜币。还有一次行窃是在十五岁时,这回,我偷了我那位吃肉的哥哥的臂章上的一点儿金子……

最终我决定将自己的忏悔写在纸上交给父亲,并请求他的原谅……读完我的忏悔,晶莹的泪珠从父亲的面颊上滴下来,浸湿了纸条。他闭上眼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将纸条撕碎。父亲是坐着看纸条的,这会儿又躺了下去。我也哭了。我看出了父亲的痛苦,如果我是个画家,今天我还能将当时的场景描绘出来,那情景我依然历历在目。

那些爱的眼泪涤净了我的心灵,冲刷走我的罪恶,只有感受过这种爱的人才真正懂得这是种什么样的爱。正如圣诗所言:只有被爱之箭射中的人,才知道爱的力量。”

对我而言,这是一堂非暴 力抵抗主义的实例教学。当时我只从中解读出父亲的爱,而今我知道这是纯粹的非暴力抵抗主义。当非暴力抵抗主义变得无所不包的时候,所有它能触及到的东西都被改变,它力量无穷。(第八章《偷窃与赎罪》)

我们这些自古就崇尚暴力的反抗者,大约从未被爱之箭所射中过罢。

甘地在约翰内斯堡开律师事务所时,曾雇过一名欧洲人——施莱辛小姐:
    
她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在很长一段时间她的收入不超过六英镑,而且她从来不肯接受超过十英镑的月薪。当我劝她接受更多的薪水时,她冷冷地回答说:“我来这儿不是为了从你这儿领薪水,我在这儿工作是因为喜欢和你一块儿工作,喜欢你的理想。”

……非暴力抵抗运动期间,几乎所有领导人都被投进了监 狱,是她一手领导了这场运动。(第89章《与欧洲人密切来往》下)

如此奉献精神,在我们民族中的确少见。另外,从事非暴 力抵抗运动,事先其领导人就要做好进监 狱的准备,这于我们也是非常陌生的事物。

甘地在前面第51章《两种激情》的结尾,曾论述过为他人服务:

    除非能以从事这样的服务工作为乐,否则不会觉得它有什么意义……为他人服务时,如果缺少了这份愉悦之情,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当人们怀着快乐的心情服务别人时,别的一切享乐与财富都会黯然失色。

注意是为别人服务。我们那些嘴里说着“为人民服务”的贪官污吏,不知能否听懂这样的话?会不会如听天书一般?

甘地自孟买去维拉姆加姆时,乘坐火车三等车厢(类似于我们的硬座车厢)出行。当时正闹瘟疫,乘坐三等车厢的旅客都要接受医学检查。对三等车乘客的情况有了亲身体验,从而得出了如下认识:

如果大人物选择乘三等车出行,不管他们地位如何,穷人们要遵守的所有规章制度他们也得自愿遵守,而且官员们要对这两种人一视同仁。我从自己的经验看出,官员们不是将乘坐三等车的乘客视为同胞,而是将他们看作羊群。这些官员对他们说话时带着轻蔑的口气,不容分说和争论。三等车乘客好似仆人般地必须听从官员的要求。而且这些官员会殴打、勒索他们,经常在给他们造成极大的不便后才把票卖给他们,甚至导致他们误了开车时间。

这些都是我亲眼目睹过的。除非一些受过教育的人以及富人们自发地不嫌弃穷人的社会地位,乘三等车出行并拒绝享受不对穷人们开放的便利措施,不将为他们带去本可以避免的困苦、无礼且不公正地对待视为理所当然,同时为消除这些现象而奋斗,否则,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第127章《这是个威胁吗?》)

    当甘地与当地知名的公众活动者裁缝莫迪拉尔对话时,他问对方:“你做好蹲监 狱的准备了吗?”莫迪拉尔答:“只要您领导我们,我们当然愿意进监 狱。”(同前)

甘地对非暴 力抵抗的理解是:

一个想要自立的民族应该知道获得自 由的所有方式与途径。通常,暴 力是其中最不可取的补救方法;相反,非暴 力抵抗绝对是一个不暴 力的武器……我不怀疑不列颠G是一个强有力的G,但我也不怀疑非暴 力抵抗是一剂特效药(同前)。

一路走来,对真理的坚持让我明白了妥协的美;后来我发现这一精神便是非暴 力抵抗运动的真谛(第44章《种族歧视》)。

非暴 力抵抗是追求真理的基本武器。非暴 力抵抗运动的参与者要坚持非暴 力原则;除非人们在思想、语言和行动上都遵守这一原则,否则我们不会开展群众性的非暴 力抵抗运动(第156章《难忘的一周》下)。

    照甘地先生的说法,非暴 力抵抗运动是追求真理的基本武器。那么,我们自古而今所崇尚的枪杆子里面出政 权莫非离真理越来越远了?不得不承认,几千年来,我们这个老大民族,陷在打倒皇帝做皇帝的怪圈里而不能自拔呀,极难冲破怪圈迈步向前。

而甘地先生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请看:

1908年,(在南非)因组织非暴 力抵抗运动而入狱。

1909年,为未持有符合官方要求的证件进入德兰士瓦而入狱。

1913年,因要求(南非)当局取消人头税法令而被监禁。

1922年,因组织大规模联合罢 工运动而被捕,判处6年监 禁。

1944年,甘地夫人加斯杜白死于狱中。

1948年1月30日,被一名印度教狂热分子枪杀。

他为了追求心中的真理,而视监 狱为家!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这样的精神,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中可谓绝无仅有!

当然,其前提是面对大不列颠G!

这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而此力量来自练习:

    相比于身体训练和智力训练,对孩子们的精神训练是最难的……发展一个人的精神就是培养他的人格,使他有能力追寻上帝并且自制。我认为这是对年轻人的基础训练,而且所有不涉及精神塑造的训练都会徒劳无功,甚至是有害的。

……我发现精神训练不能靠书本。正如身体训练是通过身体锻炼进行的那样,精神训练也只能通过精神练习进行,而且精神训练要完全依托于老师的生活阅历及个性特征……如果我是个说谎的人,就没办法教导孩子们说真话。一个懦弱的老师不可能教出勇敢的学生,一个从来不自制的老师永远都无法让学生明白自制的意义。所以我意识到,我必须成为和我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的学习对象(第111章《精神训练》)

他何止仅仅在学校里这样训练孩子们,他就还在整个印度训练着全体国民啊。

    为何信奉印度教且受过英国法律训练的甘地能发展出非暴 力抵抗思想,而信奉儒家学说或其他主义的国人中没有呢?我想,一来,因为甘地所面对的是不列颠统治者。二来,信奉印度教的人不杀生,实行素食主义,甘地更是连谷物也不吃,只吃水果的果实主义者。动物尚且不杀,更何况杀人乎?想当年我们在土改中,不但没收地主的土地、财物,甚而至于批斗、虐杀他们。这样的事情,在甘地和他的同志眼中恐怕是不可思议的吧。请看他们是如何处理此事的。

自第136章《靛蓝的污渍》始至143章止,写了甘地领导北印度查姆帕兰农民抵制种植园主压榨的非暴 力抵抗运动。当地法律要求佃农用二十分之三的土地为种植园主种植靛蓝,即“三卡塔”制。甘地应邀去此地调查农民生存出境并理解他们对靛蓝种植园主的不满。警察局长命令他离开此地。他拒绝了,于是被告上法庭。甘地在法庭上如此陈述:

    我是一个守法公民,我的第一反应是服从向我发出的命令,事实就是这样。但在没有完成对那些农民——我此行就是为了他们——该尽的责任之前,我不能这样做……面对这两份职责的冲突,我只能将把我从这些农民中驱逐出去的任务交给G……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人而言,唯一安全和正直的做法是做出我现在决定要做的,也就是听从G的要求,不要反抗自己因不服从命令而应该受到的惩罚,对此,我坚信不移。

最终,副省督被迫下令取消了对他的审讯。“印度就这样直接地上了第一堂关于文明不服从的课程。当地的人们以及报纸对这件事儿展开了自由的讨论,借此我的调查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

而甘地是这样对待种植园主的:

    我不想激怒种植园主,而想用温和的办法取胜,所以我很重视向那些被佃农们断定个性恶劣的种植园主写信并与他们会面。我还与种植园主联盟接洽,将佃农们的不满说给他们听,同时也询问他们对此持什么观点。有些种植园主很恨我,有的对我很冷漠,但还有少数几位种植园主很礼待我。

与此同时,甘地招募志愿者,在六个村庄设立小学。

最后,副省督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并邀请甘地参加。“调查委员会赞成佃农的主张,他们发现种植园主非法压榨佃农,建议他们向佃农退还部分压榨所得,并且主张依法废除‘三卡塔制’”。最后,副省督爱德华·盖德爵士“大力促使委员会提出一个全体一致通过的报告,并促成通过了一项依委员会建议制定的土地法案”。至此,“已经存在了大约一个世纪的‘三卡塔’制度就此废止了,与之相伴随的是种植园主的统治也走到了尽头。一直遭受压榨的佃农多多少少做了自己的主人,而且靛蓝的污渍永远不可能被冲刷掉的盲目说法也被打破了”。

这样的深入调查,在法律框架内之文明非暴力抵抗,最终促使了问题的解决,而没有流一滴血!这让我们这个不流血就不能进步的民族情何以堪啊!

喜好美食的国人上网搜索印度美食,可见阿萨姆红茶、波亚尼炖饭、菠菜吉士、塔利、西饼、恰巴提、罗提、普里、都沙、沙摩沙、拉西、奶茶等。那么,不知你有否兴趣探索一番印度人民借以取得国家独立的武器——非暴力不抵抗运动?

O一八年四月七日下午

O一八年四月十二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太原报纸骂阎锡山,而阎不封报馆

郁土: 独立思考为人之天职

 储安平,一个不应忘记的人

李长之:"然而鲁迅不是思想家"

郁土:是是非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纪念“ 甘地 ”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信仰的自由:甘地自传》读书笔记
另一个甘地
圣雄甘地陵——印度游记(6)
圣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