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名家墨兰图选(秋令时节赏兰花)第二辑

《兰花图》 明 白丁 纸本墨笔 纵28厘米横210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白丁专精水墨花卉,其题材大多是庭院中常见的花木,在画法上则是双勾与点染相结合。笔墨简淡率意、清峻疏爽。他的水墨写意花卉,抒发了艺术家的个性和胸怀,倍受后世画家的青睐。此画具有典型的文人画风格,笔锋洗练。

《兰花图》 明 周天球 纸本墨笔 纵50.3厘米横24.2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此图仅绘一束兰花。其姿态婀娜,充满生意。兰叶潇洒舒展,穿插有致,花瓣随意点簇,俏丽秀美。叶用重墨为之,花之墨色稍淡,均融入了书法的笔意。其笔势一波三折,有粗有细,有挺有转,有断有续,有收有纵。苍辣老健,变化多端。再加上墨气湿润淋漓,生动地表现了兰草的质感和风韵。

《百花图》 明 周之冕 纸本墨笔

此图所采用的是勾花点叶画法。周之冕善用勾花点叶法,其法简率,富有神韵。此卷墨笔写鸡冠花、芙蓉花、桂花、菊花、水仙花、灵芝、梅花、秋葵等,清雅纯朴,充分显示了画家在绘画上的功力、风趣和特色。周之冕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花鸟画家,其笔下花鸟生动传神,融合了陆治的设色工致和陈道复水墨写意画法于一体,创立了“勾花点叶派”,促进了水墨花鸟画的发展。《百花图》画风老辣、简括。

《墨兰图》 明何适 纸本水墨 纵115.9厘米横58.2厘米

作者何适,广东保安人,于万历、崇祯年间从事绘画活动,常从李流芳游,画传其法;又得沈春泽指授,独以写兰名噪一时,以写乾蕊枯叶见此图格调清新,颇得写生妙谛。通过观察实践,信笔渲染,应手成形,生态动人,自有一番风致。

《山水花卉人物图》 明徐渭 纸本水墨 十六开 每开纵26.9厘米横38.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册用水墨写意法画人物、山水、花卉,笔法纵逸,泼墨淋漓,形象简练生动,每开均有自题。此册技法全面,可以体现徐渭的才华纵横奔放,把写意画推向又一个高峰。这册作品,风格粗简恣肆,痛快淋漓。用笔枯淡浓湿、疏密虚实,俱在法度之中,此所谓“无法中有法”、“乱而不乱”,显示出作者的才华与性格。在中国绘画史上真正做到“似与不似”而又名实相符的,当以徐渭为典范。

《百花图》 明 孙克弘 纸本设色 纵27厘米横53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孙克弘(1533—1611),字允执,号雪居,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擅画花卉,气格古雅。此图卷画折枝花卉十二段,自前向后依次为:紫丁香、白梅、大红宝珠山茶、白牡丹、畹兰、玉兰、月季、蝴蝶兰、菊、金粟、木兰、蝴蝶花。各段之间以画家自题诗句相间隔,并取得连贯一致的效果。十二种花卉,画家都能抓住其枝叶和花各自的自然特征描绘,有的素静清雅,有的热烈绚烂,但其姿态又无一不清细优雅,透现出了画家一定的心情品质。画中描法细秀柔婉,着色艳丽庄重,更使画面显得工整清丽,可以见出宋画的影响。

《玉堂芝兰图》 明孙克弘 纸本设色 纵135.8厘米横5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用双钩填色法画玉兰,兰花以湖石相衬托。笔致清秀,色彩淡雅。湖石用墨厚重,点染结合,浓重的玲珑湖石与轻盈的素白玉兰,对比强烈而又和谐,画风清丽。这幅作品属于画家细笔风格一路,整幅作品有典雅秀雅之态,颜色对比鲜明,富于节奏感,是能代表画家细笔花鸟画风的一幅作品。

《竹石图》 明王绂 纸本水墨 纵68.7厘米横23.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绂画竹虽承前人文同、吴镇墨竹画遗风,但行笔更劲逸潇洒,状物法度更精严,强调笔墨韵味和文人情怀,有“出姿媚于遒劲之中,见洒落于纵横之外”之评,故当时称他画竹“为国朝第一手”。此图写晴日幽篁,用笔秀发,为元以后的新创风格。

《花卉草虫图册之一》

马荃(生卒年不祥),字江香,江苏常熟人。马元驭之女。工花鸟,妙得家法。设色妍雅,风格静逸。时常州恽冰画以没骨著名,而江香画以勾染著名,江南人称之“双绝”。主要活动于康熙、乾隆年间。

《墨兰图》 清 奚冈 绢本墨笔 纵70厘米横23.5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此图绘兰一丛,有的已然盛开,有的含苞待放,笔墨粗放率直,兰叶纵肆飘洒,繁复葱茏而紊丝不乱,构图新颖,取斜入之势,别具风格。

《芳兰图》 清 石涛 纸本墨笔

石涛在笔墨、意境上都超出前人,不拘一格,独具特色。他曾有自题:“此某家笔墨,此某家法派,犹盲人之示盲人,丑妇之评丑妇尔。赏鉴云乎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言明了他学前人却绝不拘泥于前人、锐意创新的决心。这幅画是石涛的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石涛极富独创性的风格。上有大涤子自题和诸家题款。仅绘“幽谷谁怜王者香,两枝情态各低昂……”的兰花。

《兰竹图册》 清 诸昇 纸本墨笔 旅顺博物馆藏

兰竹从来就是士大夫所崇尚咏物言志的媒介。兰花的轻逸飘拂、竹子的高风亮节,是历代花鸟画家所津津乐道的题材。诸此图册仅绘一丛兰花,其风姿潇洒,神态风流,似乎迎风而动。画家用浓墨写兰叶与兰花,几乎不加渲染,一鼓作气,所以画面显得干脆而有气势。

《兰花图》 清 王愫 扇面 南京博物馆藏

王愫,清代画家,字存素,号朴庐,自称林屋山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曾孙,王原祁侄子。所作朱笔竹石,人称佳构。与王昱、王玖、王宸称“小四王”。此图画兰花一丛,真正有“空谷生幽兰”之风。

《兰竹图》 清钱载 纸本墨笔 纵139厘米横35.1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画上自题:“乾隆甲午,奉命江西,得与秀峰老先生相聚论文,既竣事,写此以奉大雅鉴之。重阳前二日,秀水弟钱载记于奎宿堂。”此画虽为应景之作,却也生动传神。绘竹石与兰花,浓墨勾勒竹叶竹竿和湖石轮廓,淡墨写兰花、兰叶,清润和谐,幽雅和谐。

《红兰花图》 清 金农 绢本设色 纵63.7厘米 4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上有画家自题:“红兰花叶皆妙,惜无香泽,今夏见于奉宸院卿江君鹤亭水南别墅,越夕,费燕支少许,图此小幅。若宋徐黄诸贤却未曾画得也。昔耶居士记。”画罕见的红兰花。笔触较工整细腻, 风格沉着又清丽, 笔墨稚拙,不求形似,别具古朴风格。

《蝴蝶兰、朱竹图》 清 金农 纸本设色 纵24.5厘米横32厘米

此图设色和水墨画各种花卉,共为八开,合装一册,选印两开。蝴蝶兰为设色写意画,题中云:“野花小草,沈家园内有此风景。”因而兼有写生笔墨。画石,上长青苔,蒲公英笔简神足,笔法沉着劲挺,是用意之作。

《梅竹石图》 清 汪士慎 纸本墨笔 纵100.7厘米横26.4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这是画家较早的作品,显得秀气脱俗,生气勃勃,晚年的作品风格有所变化,要粗壮一些。王士慎绘画的题材多样,各种花卉外尚有竹、石等,偏爱清雅,多绘兰、梅等花。这也是当时画家极喜之题。此图绘曲梅、修竹、怪石,画家在自题中称梅为冷香、石兄、竹弟。

《春风三友图》 清汪士慎 纸本墨笔 纵77.5厘米横37.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汪士慎在艺术上工于画竹与梅,同时工篆刻,治印与高翔、丁敬齐名。金农评他的梅花: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此画状写了梅、兰、竹春风三友,可以看出是汪士慎有感而发的。

《兰竹图》 清汪士慎 纸本水墨 纵118.1厘米横43.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汪士慎(1686—约1762),字近人,号巢林,休宁人,流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善写梅、兰、松、竹、于画梅尤著盛名。落笔端重,不矜奇巧,常以瘦硬笔意,写出疏落清隽的气氛,点画之间,耐人寻味。此图以双钩兰配合墨竹,用不同的手法交相辉映,为其生平佳作。

本文摘自:五成 (360do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为王者香——历代名家写兰精品!
国画“四君子”之幽谷兰香
兰花之美,中国人最懂!
兰---她依然身姿清雅,散发幽香
看看100名家 怎么画兰!
中国名画赏析[50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