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善待孩子的错误

《中国教师报》读报征文

请善待孩子的错误

——读《老师,别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有感

 

永铜中学    王卫龙

 

从教十余载,阅文无数,而真正贴近职业,时时令人感同身受的读物,则非《中国教师报》莫属。在《中国教师报》的浩瀚文海中徜徉,使我的教育生涯少走了许多弯路。

某个邮差送报的日子里,我放下手头的工作,迫不及待地在新一期《中国教师报》里搜寻相关信息,竟被一篇朴实无华的文章给深深吸引了。那篇题为《老师,别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的短文,以两位数学老师同课异构《圆的认识》的授课比较着手,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在学生犯错和自主纠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如此文简意深!不由令人自省:站在语文的角度,我们的学生是否也经常性地犯错呢?他们是否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是否积极主动地探究错误的根源以及正确的方法?我们是否给了学生这样的自由和权利呢?

很庆幸,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正是努力让孩子们跳出语文的答案框架,提倡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后平等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孩子们以参考,而那些所谓具有参考价值的答案,早已被我束之高阁或付之一炬。在我的课堂里,几乎看不到正襟危坐、缄口不言的孩子,而他们五花八门的精彩言论,也时常见诸于作业和试卷和作文中。孩子们非常喜欢上我的课,轻松,活泼,幽默,丰富。可是,每每考试,面对统一下发的语文试卷答案,作为改卷老师的我,只能内心滴血地给那些富有创见却偏离答案的解析违心地画上一道道红叉。随之而来的是年级评比的失望、父母家长的痛心和孩子们内心的质疑。种种责难逼着我面壁思过,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是不是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

我开始动摇了,动摇的结果使我重新捡回了弃若敝帚的那些语文解析答案。此后的课堂,我慎之又慎,深入钻研答案,也钻研如何引导孩子们在回答问题解析题目时能够不偏不倚紧扣答案。我的课堂教学似乎从郊野步入了正规,课堂上整齐划一的步调感觉上有些令人窒息,孩子们为了避免回答出错,都尽量不举手,不发言,作业上的问题也不敢轻易下笔,须回忆老师怎么说才能写出,否则宁可空白不做,也不愿轻举妄动。久而久之,我的课堂变得枯燥,沉闷,严肃和无趣。最终的语文成绩也未见提高多少。

然而,我对这种唯答案是用的语文常规教学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语文学科原本有别于其他诸多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感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各有情,人各有性,每个人对感性事物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当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理解古诗,必然会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当我们以此时的心境来理解彼时作者的心境,认识也会大相径庭,所以有清华毕业生周劼人试做以自己文章为阅读题的高考语文题仅得一分的怪异。

正当我挣扎于不知如何对待语文的标准答案,不知如何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更不知如何应对家长的责难时,《中国教师报》中这篇《老师,别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让我突然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清醒。它使我有理由相信,我惯常的教学方式是对的,我不应该为了追求统一的标准而作无谓的改变。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只要是我们自己努力去尝试新的东西,随时都可能上演这样那样的错误。而正是对每一次错误的反思和纠正,才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熟,获得成功。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的验证,永远无法确定我们对与不对。这就是独立思考能力带来的收获。

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具备一点怀疑精神,怀疑也是来源于独立思考。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是我们深思熟虑的结果,无论它偏离权威和标准有多远,都有可能是真正的真理!

语文的世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世界,它拒绝权威,拒绝标准,它呼唤的是语文学习者的一番真情,一片真心。

所以,借助《中国教师报》这一平台,我呼吁所有的一线教师,也呼吁所有家长,请善待孩子偏离标准的红叉,也许,在这些红叉里,正孕育着一个又一个未来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学生不愿回答问题
[转]做一个让学生“怕”的老师
一些老师无法管理好自己课堂的原因
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
就是这7个好习惯,让孩子成绩稳步提升!
资深班主任说:这7个好习惯培养好,孩子成绩稳步提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