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防医学
​考点速记
【考点】预防医学的概述
1.以环境一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主要对象。
2.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疾病的因子---病因
第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第三级预防:已患病者,促康复
【考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样本,同质,变异
2.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如发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常用P表示。P值0--1, P≤0.05或P≤0.01--- 小概率事件
【考点】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最关键,决定成败;搜集、整理、分析资料
【考点】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一)集中趋势指标
1.算术均数 :μ---总体均数。样本均数---χ,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2.几何均数:G表示
3.中位数:n:奇数---中间;偶数---中间两个平均值
(二)离散趋势指标
1.全距: R
2.四分位数间距: Q
3.方差:σ2—总体方差,S2----样本方差 σ2=Σ(χi-χ)2/N,
4.标准差:σ,S
5.变异系数: CV
【考点】正态分布的特点、面积分布规律
1、标准正太分布:N(0,1)。
2、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1.96--+1.96,95%; -2.58--+2.58,99%
【考点】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推断
1.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2.标准误:衡量抽样误差大小,置信区间
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检验假设和设定检验水准:
H1(备择假设)双侧μ≠μ0(或μ1≠μ2)
单倾μ>μ0 (或μ1>μ2)或μ<μ0 (或μ1<μ2) α(检验水准)=0.05或α=0.01

2)计算统计量:t值
3)确定P 值和判断结果。
4.u检验和t检验:u检验---大样本,t检验---小样本,正太分布
【考点】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率: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2.构成比:某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3.相对比
【考点】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总体率(π)95%可信区间:P± 1.96SP
总体率(π)99%可信区间:P± 2.58SP
2、u检验和X2检验:X2检验:两个及两个以上率;
【考点】直条图:(用来描述变化趋势)(1)资料性质: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分析目的:直条图是用等宽直条的高度和长短来表示各统计量的大小,进行比较
【考点】圆形图:(1)资料性质:内部构成比
(2)分析目的:用圆的扇形面积表达内部构成图
散点图:(描述相关性的)
统计地图:描述疾病地方分布
直方图:描述的是百分比率分布
【考点】流行病学研究对象:人群
【考点】疾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时间、空间、人间)
1.罹患率: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
2.患病率:包括新和旧病例
3、死亡率:因该病死亡所占比例
4、疾病流行强度:1)、散发:维持历年一般水平,今年=往年
2)、流行: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今年大于往年

3)、大流行:跨越省界、国界、州界
4)、暴发:短时间,突然,大量
5、疾病的三间分布的特征:自然疫源性---鼠疫
【考点】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
2.抽样方法:①单纯随机抽样:最基本 ②系统抽样 ③分层抽样
3.样本含量估计:所需最小样本含量
4. 病例对照研究:病和未病对照,采用比值比---OR
5.队列研究:是否暴露,追踪各组
1)相对危险度:RR---大于1,正相关
2)归因危险度:AR----差值(暴露-未暴露)
6.单盲—研究对象不知
双盲---研究者不知
三忙---都不知
【考点】偏倚控制及病因推断
1.偏倚控制:选择性偏倚---①入院率偏倚,②检出症候偏倚
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2.因果关系判断标准: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重复性;③关联的特异性;④关联的时间性;⑤剂量反应关系;⑥关联的合理性;⑦实验证据;⑧相似性。
【考点】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1、灵敏度:真阳性。---两个都有病
2、特异度:真阴性。---没病,检测也没病
3、约登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1
4、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1)并联:多个实验,一个过就过-----提高灵敏度

(2)串联:多个实验,都过才过-----提高特异度

【考点】1.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建立健康维护流程表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安排随访
【考点】影响健康因素与行为改变理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
【考点】健康咨询原则:1)建立友好关系;2)鉴定要求,3)移情,4)调节参与 5)保密原则,6)尽量提供信息和资源

【考点】合理营养
1、三餐热能分配比:早---25%-35%;午---30%-40%;晚---30%-40%。
2、谷类+豆类
3、脂类:20%-30%,动物肝脏,全血----铁
锌---海产品
4、维生素A---夜盲症;红色,橙色
维生素D---鱼类,肝、蛋、奶
维生素B1---脚气病
维生素B2---口角炎,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角膜炎,阴囊炎
维生素C-----还原性,严重缺乏--- 坏血病
【考点】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
正常;18.5-23.9

【考点】人群健康与社区预防服务
1.社区卫生实施原则:①以健康为中心,②以人群为对象,③以需求为导向,④多部门合作,⑤人人参与
2. 评价:①形成评价,②过程评价,③总结评价

【考点】环境卫生
1.人的生命活动---- 新陈代谢
2.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1)光化学烟雾:NOX,烃类,--紫外线---强刺激性
(2)我国饮用水: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3)日本水俣病---慢性汞中毒
【考点】食品安全
1.食品中毒:不食者不发病
2、分类:细菌性(我国多见,感染性)、有毒动植物、化学性、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
3、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从口入,症状以消化道为主):
①沙门菌----禽肉,蛋类,乳类,(黄绿色水样便)
②副溶血弧菌------海产品,(嗜盐),血色
③葡萄球菌肠毒素----剩饭
④河豚中毒---神经毒素,卵巢,肝脏
⑤肉毒素--- 运动神经麻痹
【考点】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1.噪声:(1)临时性听阈位移 (2)永久性听阈位移(PTS)。
2. 亚急性铅中毒----腹绞痛,金属味,铅线
3. 慢性苯中毒----血液病(易兴奋症)
急性苯中毒----中枢神经麻痹
4.粉尘:小于15μm----进入呼吸道,5μm---呼吸性粉尘,---矽肺
5.医学监护:定期体检
6.职业病:因果关系
7.工作有关疾病:无因果关系
8.职业病预防管理: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考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1.健康教育----一级预防重要环节
2.脑卒中:一级预防: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亚硝胺---肝癌
4.患者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医疗质量保障体系
【考点】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1、口号: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基本的)
2、卫生服务需要(客观要求),卫生服务需求(和经济有关系)
3、目标:增加寿命,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公平和服务
4、初级: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合理诊疗,康复防线
常考点:1、 队列研究:由因求果
2、 病例对照研究:由果追因,探索疾病可疑危险因素
3、 健康: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4、 健康的影响因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5、 三级预防:一级用于病因明确的疾病的预防,如传染病、职业病。二级主要对病因不甚明确的或多病因的疾病采取的预防措施,如肿瘤。三级一般针对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
6、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最关键、决定成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7、 抽样误差:从总体中随机抽样引起的差异。越小,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度越高。
8、 概率: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P表示,在0-1之间,0和1为肯定不发生和肯定发生,介于0-1之间为偶然事件,<0.05或0.01为小概率事件。
9、 变量:分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10、 数值变量的特征: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式测量其某项特征;变量值是以数值的大小来表示,具有量的连续性,且大多有度量衡单位;由数值变量构成的资料称计量资料。
11、 分类变量的特征:观察结果以事物的属性或类别来表示;变量时不连续的、间断的、各自独立的,没有度量衡单位;分为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12、 描述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的指标: 1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2几何均数:适用于等比资料,尤其是对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 3中位数: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观察值中位次居中的数值,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特别是分布不明、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不能求均数和几何均数,但可求中位数。
13、 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1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度; 2方差和标准差:最常用,适于正态分布,开方为标准差 ; 3变异系数(CV):多组间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计算公式:CV=s/x*100%,s为样本标准差,x为样本均数。
14、 标准正态分布:均数为0,标准差为1 的正态分布。
15、 样本标准差:反映样本中个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说明了对该样本代表性的强弱;样本标准误: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是抽样误差的估计值,其大小说明样本间变异程度的大小及精确性的高低。
16、 总体率(π)的95%可信区间:p±1.96Sp;
17、 总体率(π)的99%可信区间:p±2.58Sp
18、 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H0:π1=π2=π3=π4=π5
19、 直线回归方程式:Y=a+bX,a为在Y轴上的截距;b为样本回归系数
20、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资料。
21、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2、 发病率:特定人群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23、 罹患率: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常用来衡量人群中在较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常用于疾病流行或暴发的病因调查。
24、 患病率:常用于慢性病调查统计。
25、 死亡率=死亡数/总人口数 病死率==该病死亡数/该病数
26、 散发: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现历年来的一般水平,且病例间无明显联系。
27、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28、 大流行:指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在短时间内可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的情况。(迅速、大范围)
29、 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中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局部。迅速)
30、 系统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的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31、 分层抽样: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用以组成调查的样本。
32、 现况调查的目的:描述疾病后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内在某地区人群中分布情况及影响分布的因素,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线索,进行疾病监测,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3、 病例对照:比值比OR=ad/bc,=1无关联,>1正关联,暴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1负关联,保护因素
34、 常见偏倚:选择偏倚(包括入院率偏倚、错误分析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无应答偏倚、患病率及发病率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35、 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用于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36、 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发病或死亡是非暴露组的倍数。RR=a/(a+b)/c/(c+d),=1无关联,>1正关联,暴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1负关联,保护因素
37、 归因危险度(AR):暴露组发病率和非暴露组发病率的差,AR=a/(a+b)-c/(c+d)
38、 临床试验效果主要评价指标:
有效率=有效治疗例数/治疗的总例数x100%
治愈率=治愈人数/治疗人数x100%
生存率=X年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X年的生存率
保护率=[对照组发病(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死亡)率]/对照组发病(死亡)率
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死亡)率x100%
39、 确定因果关联的标准:关联的强度、普遍性、特异性、时间顺序(必需)、分布一致性,剂量-反应关系、实验依据、合理性、相似性。
40、 灵敏度=a/a+c ,有病的人被判断出来的能力
41、 假阴性率
42、 特异度(真阴性)=d/b+d;没有病的人被判断为无病的能力
43、 假阳性率=b/b+d;实际无病的人被判断为有病的人
44、 营养素需要量:指维持人体正常健康与生长所需要营养素的数量。
45、 营养素供给量(RDA):指特定人群每日必须通过膳食摄取个营养素的标准。
46、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含氮量x6.25;干大豆类最高,粮谷类较低。
47、 必需氨基酸:“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对婴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48、 谷类:富含蛋氨酸,缺乏赖氨酸;豆类富含赖氨酸而缺乏蛋氨酸,混合食用可提高生物学价值。
49、 必需脂肪酸:植物油中含量较多(椰子油除外),动物脂肪中含量较少(鱼油除外)。
50、 铁的来源:动物肝脏、全血、鱼类、肉类。
51、 锌的来源:海产品如牡蛎、鱼贝类最好。
52、 水俣病:长期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而引起的慢性汞中毒性疾病。
53、 痛痛病:受镉污染的大米、水,为慢性镉中毒。
54、 二氧化硫严重污染: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上升。
55、 危险度评价:危害鉴定、暴露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56、 光化学烟雾:强烈刺激性,刺激眼结膜引起流泪、红眼症,对鼻、咽喉、支气管、肺有明显刺激作用。损害深部呼吸道粘膜和组织可导致胸痛,甚至引起肺水肿。是NOX、烃类污染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强刺激性浅蓝色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过氧酰硝酸酯、醛类、酮类。
57、 食物中毒:细菌性、有毒动物性、化学性、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我国以细菌性占绝大多数,以沙门菌属引起者多。
58、 沙门菌---肉蛋奶豆类---黄绿色水样便;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熟交叉---水样便,里急后重,婴幼儿;副溶血弧菌---海产品---洗肉水样,里急后重不明显;葡萄球菌---剩饭---剧烈呕吐,喷射状;肉毒素---自制发酵食品---运动神经麻痹;河豚毒---先胃肠道症状,后运动神经麻痹;亚硝酸盐---皮肤青紫,用美兰及维生素C治疗。
59、 铅中毒:早期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征:感觉型表现为肢端发麻,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运动型表现为握力减退,伸肌无力甚至麻痹,出现垂腕症、垂足症、鱼际肌萎缩等,严重中毒可出现癫痫样发作、精神障碍或脑神经损害的中毒性脑病。 消化系统:齿龈可见蓝色铅线,出现顽固性便秘,常为腹绞痛先兆,腹绞痛是典型症状之一,突然发作,持续绞痛,多在脐周,发作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常伴呕吐,烦躁不安,手按压腹部疼痛可缓解。 血液系统:干扰卟啉代谢,影响血红色合成,为低血红蛋白正常细胞型贫血。周围血中可见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多。
60、 苯中毒:急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慢性---早期中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疾病预防知识
临床医师押题800条【预防医学】
统计学重点简述和习题
※【9.9—口腔医考】考前必刷1000道经典习题(28)
流行病学 重点知识
【预防医学】必背知识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