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服用中药有讲究,你都知道吗?


人人都知道良药苦口,而这良药其实就是指中药。有些人怕中药味苦,而在汤液中加糖,此法是不可取的。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所含蛋白质、鞣质等能与糖发生化学反应,使有效成分凝固,变性进而混浊,沉淀,而被除去以致影响药效,而且糖可以抑制某些清热药的疗效,干扰中药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降低许多中药里的有效成分。

 


1

怎样才能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吃到不那么苦的中药呢?

 

据报道,药理学研究发现:改变汤药的温度可以减少汤药的苦味,正常人口腔内温度为36.2~37.2℃,舌根下高于舌面0.5℃,而味觉器官大多分布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周围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感觉最灵敏,此时喝汤药就感觉到最苦。若汤药温度高于38℃或低于35℃时味觉神经就不太灵敏,这时苦味就会减弱,有利于吞服。因此专家认为口服汤药时温度以30~35℃为最佳,此时的苦味最淡。

 

2

煎药时间有讲究

 


煎药时不要频繁打开锅盖,以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散失。当热水冲入生药时,生药的外层组织由于受到高温的冲击,会凝固紧缩,阻碍水分的渗人,组织内部的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大大影响了有效成分。所以煎药前应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使水充分渗透到药物的内部组织,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一般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煮沸10分钟即可。补益药一般煎药时间宜长,煮沸后文火煎30分钟~2小时左右。

 

3

中药加水

 

传统加水法:


将中药置于沙锅内摊平,然后加人高出药面3~4厘米左右的水即可。这种方法最简单方便,使用最多,但是准确度稍差些。

 

量器加水法:


用量杯按不同的治疗药物及其头煎二煎加不同量的水。例如:调理、滋补药头煎加水700~900毫升,二煎加水400~450毫升一般药物头煎加水500~700毫升解表药头煎加水300~500毫升,二煎加水280~300毫升。

 

重量加水法:


遇到药物量多时可以使用重量加水法,即将配制好的中药,取一剂称一下重量,然后根据1克中药加10毫升水的原则,把计算的总加水量的65%加到头煎,余下的35%留给二煎用。这种方法虽然比较麻烦,但较为准确。

 

一剂药物可煎煮2~3次,每次熬成药液200毫升左右,治疗热性病时,药液可以适当多一些。服用中药汤剂困难的患者,可以将药液浓煎至100毫升左右。

 

4

中药服用方法

 

1、 饭前服,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其原因是药物胃肠吸收好,攻下药,驱虫药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则更加适合。

 

2、 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消食药宜饭后服用。

 

3、 空腹服,补养药宜在早晚空腹服,以利药物的吸收。泻下药宜在早上空腹服,因为这类药物服后很快见效,故不宜睡前服用。

 

4、 睡前服,用于补心安神的中药,应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

 

5、 隔夜服,常用于驱虫药,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展空腹时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并排出体外。

 

6、 兑服,煎好的药液兑人少量黄酒服用。目的是增加药力多用于治疗风湿病或跌打损伤。

 

温馨提示

服药期间,一般应禁食生冷、粘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例如:热证忌食辛辣油腻,寒证忌食生冷,皮肤病忌食鱼虾。






学知识,为家人,为朋友,觉得不错的,转发给大家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煎中药(图) - 生活说明书
煎药与服药的方法和禁忌
你会煎煮中药吗
中药的煎煮及服用方法
转:中药煎煮的实践体会
为什么要用砂锅煎煮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