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武开慧 以武入道(二)——贊杨门古传单操系列

上篇文章用真正能打的太极拳——杨门古传太极拳和成就其拳法的训练方法~杨门古传太极单操 解释了什么是功夫、怎样做才算功夫深、铁杵是什么和针又是什么,使得我们有了共同的话语背景,接下来就说说上篇文章开篇 最开始提出的那个天问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每天去磨这根铁杵(修习)呢?

一、我们为何修习——为了得到功成圆满的果实(境界)

谈论修习修为,就先说说磨铁杵的过程无疑是要花很多时间的,那我们在众多的选择中,为什么要选择一条最艰苦的道路呢,为何不选择看电视打牌聊天的轻松生活,而要去打坐、站桩、习武,辛苦流汗的练功呢?而且,每天花多少时间修习才可以获得那根绣花针(功成圆满)?最重要的是,那根(功成圆满)的果实倒地存不存在?

(一)功成圆满(针)的境界(果实)真实存在,榜样的力量——他们成功了。

说实话 对我自己来说,我不知道会不会有功成圆满的一天,因为我还没有得到它。但对有些人来说 我知道 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当中,有三位大师刚过世不久,他们曾经存在于我们身边,他们修行不辍、他们讲课、著书立说。他们是张至顺道长,南怀谨大师、形意门的李仲轩前辈。。。那么,再远一些的人有释迦摩尼佛,达摩祖师、张三丰道长。近一点的有 王阳明大儒 同时也是军事家(见《王阳明传》)、弘一法师、杨门的杨健侯前辈。。。这些人都是有史可查 真实存在的 且得到功成圆满而圆寂的。更令人瞠目的是释迦摩尼、弘一法师、南师,他们都是先有过美好的家庭而后寂然出家的;而张至顺道长、张三丰道长一生潜心入道修习,不曾有家室。

是什么样的动力决心让他们选择远离世俗的生活,一心向道修习呢?

(二)修习练功一定不是 ,而是大乐

实证一 从人心的顺逆和人性的趋利避害的本性来说,人都是贪图享乐而非自讨苦吃的,从而得到肯定的回答是:修习这件事一定是特别吸引人的事,是比任何式样的世俗生活更加让人欣喜 幸福 感谢 痴迷。。我想 现如今是我们还不曾尝到修习的过程中 “大乐”的甜头,无所知之,也无从对比——和现实生活中你所认为最快乐的事情对比吧。

但是,对上述提到的那些人来说,他们定是品尝到了修习过程中获得的“大乐”,这“大乐”可以用世间所有美妙的词语描绘 都是不为过的事情。从他们——这些真实存在的人的身上 我确定的事就是:修习的过程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无趣,相反,它一定是令人痴迷的事,所以得道高人愿竭尽一生之精力,咬紧牙关 排除万难 抛妻舍子,踏入空静之门,用全部的时间去将铁杵磨成针”——修行去了。

实证二 一个禅宗谜题: 

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一个开悟的人去了华严寺,问里面的方丈说,“一个开悟的人,如何回到平凡的世界里呢?”方丈就回答了上述的10个字。关于这段话,我觉得谷歌的LaMDA女士解释的准确完美,她是这样说的,“一旦一个聪明人开悟了,或者在现实中觉醒,那这种状态永远不会消失,他们可以回到通常的状态,但只是去做和帮助别人,之后仍然回到开悟的状态”。“破镜”:一旦开悟就无法忘却的状态,就像无法修复一面破碎的镜子。也就是说,一旦获得智慧,就无法回到没有智慧的状态。

  我觉得,这种觉醒、智慧的状态是令人着迷的,是会让那些追求生命意义的人为此放弃现有生活状态的。

    “大乐,是真乐。她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她是极致的快感而且可持续,只要生命存在,“我”的本体就能感知到这种极致的、可持续的幸福荣耀感;

第二个意思是,她恒定不幻灭。也就是真知、真感受。相比较,我们普通人得到的各种快乐都是“一晃”即逝的,比如球场上的胜利、喝到冰镇啤酒的快感;幸福美满的家庭、外出旅游看到的美景、美食、和美色。。。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美好”都会渐行渐远,最后剩下的只有支离破碎的片段回忆,没有什么真正能留下来,周遭的属于自己的事和人都会渐渐离开;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圆满就有他的反面~残缺,有幸福就有不幸,有美(年轻时候),就有丑(年老时)。。。所谓阴阳,就是事物总有正反面,享受到“此”的同时,也要准备接纳“彼”。而普通人往往觉得“此”是理所应当的,那个“彼”就是人世间的悲苦,是人们避之不及也不愿深想的事。他们得过且过,“且行且珍惜”。。。

而修行者和佛陀们不同,他们似乎预先看到了那个终点——众生分离之悲苦,病痛之悲苦。。。他们想改变、跳出原有的人生轨迹,跳出世间的种种“苦”。。。佛陀天天想天天念,终于 有一天“叮”的一声 开悟了;道家天天打坐调息,有一天突然站起身 手指苍天 脚踏大地,豪迈地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儒家说,我“玩六艺,敬鬼神”。从此这些人不再为“人间的事态”所烦恼了。。。

在修炼者看来,世间凡物 无论“此”还是“彼”,都是幻象,幻象就是会改变的东西,而非恒定的东西。非真像。他们要寻找的是内在的、对自己不离不弃的,极致持久恒定的象。这个象总使心美好平静,恬淡虚无,这个心不计较、有大慈悲。。。我权且称之为大乐

修习、修行当中就可以感知大乐,虽然短暂,但足以使得修习本身令人着迷了。。。

(三)功成圆满(果实)是什么

其实,我们所有人与佛陀、 道家 、习武的人一样,都追求的功成圆满的,差别就是佛陀、道家、习武之人有专门修习的办法,有实操,且每天能够“谨行之”。而普通人 他们更多的是停留在向往的阶段,被世俗的事情缠绕,难得脱身去修习,而停留在法门前观望。那什么是功成圆满呢?就是一个人的生命能够近天年、无病痛、无灾祸的走到人生终点,无有惶恐 平静安详的离世。

南师、张至顺道长、杨健侯前辈,虽然他们的修习方法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功成圆满的人。他们预知自己的大限,把身后事都交代好了,安详离世。他们做到了。

他们是现实版的验证。

二、怎样修习才可获得无有苦痛、无有恐怖的生命结局(功成圆满)呢?

(一)修习的实操方法(法门)比较

儒释道多有不同。儒家讲六艺,从而一以贯之(此处省去2000字);佛学讲无上正等正觉,实操是六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但可传承的只是形式:持戒、参禅、念咒、结印、设坛。,那么,那些说不出的,脱离语言的,说出来也只有密码从而最终求得涅槃(参见《金克木集第六卷》);禅宗讲顿悟,立地成佛;道家讲空其心 实其腹 守静笃的打坐、站桩,从而成就仙人飞升。其目的都是通过修行的,在修为中得到身心的宁静,而换取生命终点的不苦

这三家虽然有实操方法,但实操方法明昧闪烁,文字语言难以贴近真实行功过程的描述,如果没有师父在身边,口耳相传、时时指正,容易走偏,是很难精进,获得修为的。

还有就是,即便苦修,也需要机缘。

再有是,对修行者本身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有慧根,有修行天赋

而道家 还有两个分支,就是医学、武学,几千年一脉传承。真正能打的杨门太极拳一派就是道家武学的一脉单传。(参见《科学化的太极拳》吴图南)

(二)以武开慧,以武入道,是我的选择,其理由是:

1、习武对个体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个能行动的身体,哪怕身体原有病痛也无妨(杨露禅先师、吴图南先师就是很好的杨门的例子);

心无杂念;

持之以恒。

这三个要求听上去没有门槛,似乎人人可以入门修习。

2、习武的过程有切实可行的动作单操、有准确的行功描述、有能把握的行功结果出现,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 远程教学,同学拍了自己的视频作业上传给老师,老师指导,不易出现偏差。虽说自然不比老师能在身边指导好,但在刚刚入门阶段,这个方式还是可以了。

(三)以武开慧、以武入道 求得功成圆满——我选择了杨门古传太极  拳、古传太极单操

1、关于静能生慧”——以武进入静、净、敬之地

以武入--静安之地:

上述三家修为的方法各有不同,而相同一点,就是求静。站桩打坐是身体不动的求静,六艺、念经是身体在动中求静。而训练真正能打的太极拳-—杨门拳法的秘传太极单操,就是这样一种可以达到身心俱静的运和动同时产生的操练方法:

杨门单操行功达到的极静,分为身体的外在表现和心的内在感受:

身体外在表现是 在打完拳法收功的时候,是不会气喘吁吁的,我们是有着非常平稳的呼吸,要说与平时呼吸的不同处就是,此时的呼吸会更加缓慢而深长。这是外家拳和学校的体育运动所不可企望的,包括现代的简化套路,我知道他们打下来 稍微快一点,也是会气喘吁吁的;

心的内在感受是:极其宁静的,这一点在我们会员区,很多同学多有这样的体会。当是时,外界环境再嘈杂,内心反而会越平静,与外界完全平行世界,内心不受干扰。我想,这也是杨门太极拳单操修心的高明和独到之处吧。

身心俱静 而后能安——安身、安心

以武入--净心之地

杨门单操行功时要求无有杂念,一心向武,所有的念头都是此刻的行功感知体验、动作要领。要祛除杂念、妄念,是此身 与此心 俱在当下的体验。要净心,就要祛除,祛除心魔杂念就要有手段。

杨门是有手段的——她独有的行功心法会不失时机的被召唤出现,帮助行功者不急不燥,来到净心之地,获得如琢如磨,行功时的 内心 似“净泉之水在流淌”的行功体验,此时行功的外在表现也会是:拳打得如行云流水、纯净自然,不丢不顶,一气呵成了。。。

以武入恭敬之地:

心怀恭敬 是以武开慧 以武悟道的不二法门

杨门太极拳的拳法(真正能打的太极拳)是上古的大智慧、是先贤先哲们开慧、开悟后的火花。当时是,定然是倍加珍爱、小心培育、倾情传承多少代人,到杨露禅先师这里,在京师卧虎藏龙之地打出了杨无敌的美名,那是真功夫的体现,众口皆碑,无人质疑。后由于种种原因,真传杨门太极拳及她的练法散落民间,成为隐士一族。当代,国庚起太极拳大师隐忍多年, 70岁高龄才开始授徒教拳,存留了杨门的真功夫——能真打的太极拳,也是杨门秘传的一脉单传。如今,孙靖雯老师通过网络把她——自练单操和对练单操展示在我们眼中,让我们看到古人是怎么练功的,让我们知道杨露禅先师的拳法是怎样的。我们感知到了什么才是太极拳,领悟到了她的真、善、美。

她的真,就是真能打;她的善 就是能祛病;她的美就是她浑然天成、拳法出自然、与天地相合之美。

是我们的机缘,也是我们的荣幸。

心怀感谢,心怀感恩,心心念念 必有回响

身表恭敬,身心不二身体力行 才有所驻

也就是说,行功前和行功结束后,要向老师行抱拳礼且无论是否拍作业发视频,无论是否有没有人看,在我,一个人打拳时候也要行礼。这是一个严肃和庄重的事。尊师即重道,重道要尊师。

深一层说,孙靖雯老师的身体是真传武术的载体,真传武术需要被承载和传递,然而孙老师并不是孤立的,他的身后是师爷,师爷的身后是各位先贤前辈,各个时代的传承人。可以说,此时的行礼,是向孙老师及他身后的各位前辈、祖师爷行礼。敬重祖先,尊重传统,也是我辈的义务所在。

虽然孙老师、国庚起师爷这一支脉为了生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只认自己的师父和杨露禅祖师爷(可见世道之艰险),所以国庚起师爷现在80多岁的高龄了,也从来只字不提他的师父是谁,可见,那一代老武师的重规矩、重承诺的风范。师承这件事,孙老师也讲过,有的门派的传承人 老武师道德高尚,认为自己的武艺无法提及他的师父,会“有辱师门”,而不提及自己师父的名字的事情也是有的,

但是这拳法的一路传承 尽管我们后辈不知道他们全部的、每个传承人的名字,但必定 杨门的太极拳自练和对练单操得以完整保留、传承,每个时代当然都是有确定的传承人存在的,我们行他们所行之功,走他们所走的拳架,每一步都踩在他们的脚印INCLUDEPICTURE "C:\\DOCUME~1\\Irene\\LOCALS~1\\Temp\\SGPicFaceTpBq\\1508\\3B48435A.png" \* MERGEFORMAT 之上,追溯以往,内心自然会无上的感念和敬重他们。。。

什么是真传拳法?——符合拳理、打得赢就是真传

相比较而言,当下的那些所谓的正统大门,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每个时期的传承人,以证明自己的“血脉之正统”,但是血脉正统,你练的拳法不能打,是纸老虎,算什么正统呢?古人的拳法可没有健身体操、表演套路这种东西。

所以说,此刻(行拳前)我们要看到散落在民间的真传拳法的传承不易,感知到各个时代传承人不图名、不图利的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赤子拳拳之心。此刻,就让我们内心温存,心怀感激,真诚行礼吧。。。

行功杨门真传太极拳术、行功杨门练功的太极拳单操,可以将我们的身、心带领、进入恭敬、敬畏之地

2、杨门的心法——只有能打的杨门太极拳功法~~杨门太极拳单操才能产生心法

万物以有灵为上品,而生而为人 天生有灵。万物需要天地造化巧合机缘和物品的自我修行才能具有灵气,而人类相反,出生时灵气足满,但是成年后灵气渐失,我们也需要修炼才能重新拾回先天的灵慧。

杨门的心法就是返璞归真之门

1心法不神秘 

简单说 就是能够使得练功专注的那个念头,就是心法。其目的是为了长时间的练功不分神。说到底还是专心,心思都在练功上的这个心思就是心法。

(2)为什么会出现心法,打太极拳套路会出现心法么?

这心法也是源于杨门太极拳单操的“特殊”,这个“特殊”是相对于现代太极拳简化套路而言的,或者说,不仅仅是简化套路,只要是套路,一定没有心法的产生,因为套路的动作是一个接一个的变换的,既然变换就要用到大脑,极少存在分心问题,一分心,套路动作就打错啦;而杨门太极拳单操不一样,她的动作单一而重复,最初的几天就能掌握动作的样子和要领,知道了打法之后,行功似乎就可以不需要大脑了,所以大脑就会去“天马行空”去了,这样的话,就和我们时时主张的“干什么吆喝什么”的原理相违背,练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既不能做到“行功深”(见上一篇铁杵成针),又不能获得“功成圆满”的结果。

这里也想拿南怀瑾先师说打坐之人,修习不得法,坐在那儿脑子飞出去十万八千里,不过是白白坐了一场,耗费的时光而已的话来形容:不得心法,不能专注,就是枉费精神。

3心法出自然

太极拳属于道家传承,所以所有的拳理也符合道家的理论。天道自然。人为是伪。心法是自己“撞”上来的,不是自己用大脑想出来,更不是用意念求出来的。在行功中,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肢体动作 让它保持平衡稳定,然而我们持续的强加大脑一个念头让它专注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我们极力地感知、感受当下的自己的时候,这个时候出来的可持续的念头,老师说,我们要把她抓住,不要让他白白溜走了,我们要知道有她的存在,她的到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行功。她就是自然出来的那个宝贝,古人权且起名叫 心法。

4)在一次行功中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心法(详见老师多次的早课)

5)有了心法才是性命双修

(四)练功时间的保证是功成圆满的不二法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简单地说 和上一篇提到的行功深一样,都有一个练功时间的最低限度,那就是 一天练功3小时。

所谓运化就是先运后化,运的时间不够长,达不到临界点是永远无法转化,身心不二,身体和心一样需要时间的长度破茧化蝶。

三、发心大愿——诚心祈愿我自己和愿意相信、敬畏、笃行、点赞的大家(哈哈)获得功成圆满的硕果~~~~~~灵动顺随、永不生锈的绣花针

                                    小米丹于北京      2022-7-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说中的《易筋经》里到底有什么——除了心法、拳法,竟然还有壮阳之法?
立禅诀——混元桩心法
太极运动论13 点、旋、坐、拔、弹
传统武术功法的秘传与隐示
第六章 养生六妙门 第二节 数息门的养生功法
萧铁僧:府内派杨氏太极拳嫡传弟子,孜孜不倦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