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芪补气的食疗及药疗功效

黄芪的食疗及药疗功效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黄芪其补气的能力得到了中医界的一直认可。“气”就是器官组织的功能,气上来了,血脉就生发通畅,脏器就回复正常运转。就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

黄芪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主治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1黄芪枸杞茶

黄芪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利水”、“托毒生肌”。可用于“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表现,贫血常属“气血不足”,脱肛、子宫下垂是“中气下陷”。冬天吃些黄芪有益处。黄芪配枸杞效果更好,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枸杞内含甜菜碱、胡萝卜素、玉蜀黍黄素、烟酸、维生素Bl B2C 、钙、磷、铁、亚油酸及多种氨基酸。枸杞古代养生推崇。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要长期坚持,每天吃20(大约一小把),才能见效。

 黄芪红枣枸杞茶的做法:

  1)水开后,炉火调成中火,将枸杞、黄芪都放进锅里,熬煮1小时。

  2)以滤网滤出茶汁,即可饮用。

  3)此道茶品很耐回冲,可加水回冲数次,至味道变淡为止。剩余残渣里的枸杞可捞起食用。

2黄芩红枣茶的功效

 红枣:即大枣,味甘甜,性温,具有滋脾胃,润心肺、生津止渴、悦颜色,通九窍的作用。黄芪有补中益气,大补元气,通经活络的作用。配合养血生肌的当归等中药确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黄芩红枣茶的做法

  1)红枣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去核(不去核会有些燥热,如果体质比较寒的也可以不去核);

  2)黄芪和红枣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正常煎中药都需要把药材泡20-30分钟,以便于药性的析出);

3)点火,煮滚了以后转小火煮20分钟以上。

黄芪的药用

1在当归补血汤中: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

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

主治:(1)血虚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2)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3)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黄芪—大补脾肺之气;补气固表    

当归—养血和营                             

2在玉屏风散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

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证,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临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致病情反复者。

黄芪---甘温补气,固表止汗 

白术---益气健脾                

防风---走表而祛风邪         

黄芪配白术,汗不外泄,外邪易难内侵;本方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合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用于表虚自汗证,临床应用以自汗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为辨证要点。

3在补中益气汤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补中益气汤为补益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人参、炙甘草---补气健脾      

白术---补气健脾                   

当归---养血和营                  

陈皮---理气和胃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4在补阳还五汤中: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

补阳还五汤为理血剂,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证。半身不遂,口眼喎斜, 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 脉缓无力。

生黄芪----补益元气,令气旺血行,    

          瘀去络通

当归尾----活血祛瘀不伤血                  

川芎、赤芍     活血祛瘀                佐

桃仁、红花     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                                 使

哪些病人不能用黄芪?

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1阴虚病人,临床表现为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

2湿热病人,临床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

3热毒炽盛病人,临床表现为有各种化脓性感染,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食两用枸杞子,推荐五款养生茶
送你天然补气血方,赶走不孕调理月经
补血补虚药材功效详细解释
[药膳食疗]气血双补汤 想要气血双补多喝这几碗汤
女人气血不足饮食调理大全
黄芪防百病,但得加上三味“搭档”,抗病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