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炒菜时放的这种料,正悄悄摧毁全家人的血管,很多人竟还愿意多放?真让人害怕~
userphoto

2022.08.21 上海

关注

油多不坏菜,在中华美食烹饪的过程中,食用油的使用有着相当高的地位,中国人也因此成了吃油大户。

此前,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在个人微信公号刊文《血管里竟抽出厚厚一层“油”,想要健康,这种食品尽量少吃!》。

文中提到,一个人若以80岁寿命为参考,他一辈子要吃约8万顿饭。其中,食用油的摄入量甚至可高达1吨。

显然,如此大量的油进入人体,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一碗油菜,脂升3倍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此前在采访中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平时我的血脂化验结果还算正常,最近一次(两个月前)检测甘油三酯为2.2毫摩尔/升。

某天中午需要加班,于是我点了一份鱼香肉丝盖饭,外观看着并没有多少油。

下午利用工作间隙,去附近的献血点准备献200毫升全血。采血前化验发现血液里油太多了,不符合献血要求,只好择日再去。

没想到,一顿外卖竟对血脂有这么大影响。

没错,很多人认为,只有长期的油脂摄入过多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但事实正如郭大夫所叙述的那样,吃一顿油性大的饭菜,餐后两三个小时期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就会很快升高2~3倍,而这种异常,大约需要8小时候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而血脂的明显升高,还可能会诱发血管的炎症反应,增加血小板聚集力,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

油多不坏菜,但“坏”人

食用油摄入过多,还可能会造成这些风险。


01
直接危害

影响代谢: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研究发现,连续5天食用油摄入过多,就会改变人体代谢情况。长期如此,更易出现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

危害心脏: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研究发现,正餐中含油量过多,饭后两小时出现心脏不适的风险高出4倍。

影响心理:食用油摄入太多对心理健康不利,容易使人变得愈发懒惰,增加抑郁、焦虑的风险。


02
间接危害

身体用不完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皮下和脏器之间。人体内适量的脂肪,利于保暖、能为脏器提供保护和支撑。

但是脂肪过多,各种健康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三高”和心脑血管病:肥胖会导致各种疾病风险增高,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诱发冠心病、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月经紊乱:相比欧美女性,中国女性体内胰岛素水平较低,而胰岛素水平受肥胖影响,会引发女性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伤害内脏:向心性肥胖(腰围粗)者,脂肪可能将内脏包裹,导致脂肪肝、肾衰竭、心衰等,危害更大。


少油,不代表不香

 现如今,我们吃得太油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烹调油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勺半~3勺左右。


但调查发现,我国八成家庭每天摄入食用油量超标。

油中翻滚的水煮鱼、酸甜美味的糖醋排骨、色泽诱人的红烧肉……美味中透露着危险。

我们应该如何拒绝它们?看看下面这几种吃法,或许会有所启发。


01
生吃:100%保留维生素

蔬菜生吃能够保留100%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活性保健因子。

质地脆嫩、草酸和单宁含量较低的蔬菜,如生菜、苦苣、黄瓜、番茄、紫甘蓝等比较适合生吃。

提示:一定要选择来源可靠的蔬菜,食用前清洗干净。


02
蒸着吃:营养保留全面

蒸菜几乎是保留营养最全面的烹调方法,荤菜、素菜都可以用来蒸。

用蒸菜法做凉菜,可以先把材料蒸熟,然后浇上汁,比如青菜、圆白菜等可以蒸好之后浇上炝葱花豉油汁。

做热菜,则有连汤蒸、隔水蒸、气锅蒸等不同加热方式,还有酱豉蒸、加粉蒸、糯米蒸、填料蒸等配料调味方法。

提示:食材尽量铺平一些,以便蒸汽接触。


03
焯、煮、煲 :“汤”也很有营养

质地较嫩的食材,比如叶菜可以用短时焯烫。菜量大时宜分批焯烫,尽量缩短加热时间,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质地较老的食材,比如薯类、肉类等可以长时间炖煮。

提示:水煮时,汤中会有大量水溶性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2和叶酸等,最好连汤喝掉。痛风患者不建议喝汤,因为汤里嘌呤较高。

吃油,要记得换花样

油不建议多吃,也不要长期吃一种,最好经常换着吃不同类型的油。煎、炸、炒、凉拌……不同的烹饪方式,要区别用油。不同的油,其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都不一样。不同的人群,老年人、血脂偏高、血糖偏高的人等,适合吃的油也不同。所以,混搭着用油,才能避免单一用油导致的营养元素单一、菜与油不匹配、人与油不般配等等弊端。

我们常吃的油一般分为四种:高油酸型、高亚油酸型、均衡型、饱和型。在营养上各有优势,烹饪中也各有所长。下面,小编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


01
高油酸型

橄榄油和菜籽油,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

  • 高级初榨橄榄油,用于凉拌或做汤。

  • 一般橄榄油,炒菜、炖菜。

  • 国产菜籽油炒菜、凉拌。

橄榄油

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3%。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坏胆固醇”,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因而,橄榄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菜籽油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油。菜籽油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各种脂肪酸、磷酸等。其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及亚油酸的含量非常高,利于降低“坏”胆固醇。菜籽油的胆固醇含量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怕胆固醇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菜籽油里的芥酸含量特别高,大量食用,可能会危害健康。正常人摄入适量芥酸是没有问题的人体可以分解消化芥酸,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但是心脏病患者要注意。炒菜时,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02
高亚油酸型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适合炖煮。

大豆油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也叫作“色拉油”。它的亚油酸含量丰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大豆油在高温下不稳定。高温烹饪时,容易产生油烟和有害物质。因此建议高温烹调时尽量避免用大豆油。

健康的吃法是用来低温烹调,如做面点、煲汤及调馅。


03
均衡型

花生油、芝麻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适合炒菜。芝麻油用于凉拌、蘸料或做汤

花生油

适量食用花生油,利于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一般适合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尽量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04
饱和型

猪油、黄油、牛油等动物油,以及棕榈油、椰子油、可可油,用来做面点、煎炸食品。

猪油

近些年,猪油的口碑越来越差了。脂肪多,让人变胖,对心血管不好,容易让人患心血管疾病等等。其实,猪油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的不堪。

的确,猪油的饱和脂肪的含量高。肥胖、血脂血压偏高的人要控制用量。

 然而,猪油也是有优点的。

富含维生素D

一勺猪油含有的维生素D,仅次于鱼肝油。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机体生长和维持骨骼健康。

猪油也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等其它人体必需维生素。

热稳定性高

我们都知道,温度越高,油越容易分解,而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

和植物油比,猪油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所以,爆炒、煎炸的时候,用猪油比植物油更健康。

炒菜时,如果这道菜里已经有了肉类,就用植物油炒,如果是纯素菜,可以用猪油炒。这样就可以调节脂肪的摄入量了。

平时爱吃肉的话,食用油尽量选择植物油为主。长期吃素的人群可以选择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猪油。

答应我,

少吃点油,

换着花样吃油,

我们一起健康,

手动比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使用食用油的窍门,主妇必读
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猪油,哪种更健康?不了解的来看看
吃什么油对血脂好?心脑血管专家:这3种油尽量少吃
7种食用油差别大,搞懂了再买,选对了炒菜更香,油烟更少
常见食用油的8大品类及运用,想要菜肴鲜嫩香,油品选对很重要
什么油既健康又降血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