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拔鱼刺,中国医生是最强的
userphoto

2022.11.29 上海

关注

有一个医疗技能,中国医生的炉火纯青无可争议,全球最强,那就是——

拔鱼刺!

吃鱼喽--哎呦卡住了--去急诊--张大嘴--拔出来了--缴费回家--又吃鱼喽……

这套我们习惯了的中国式卡鱼刺处理标准流程,在国外似乎却走不通。

来看看出国在外被鱼刺折磨的同胞们,都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一根鱼刺,可能要折腾十几个小时;还要动用 X 光、CT 等检查;甚至需要多学科会诊,一通操作下来还可能……没拔出来,最后需要手术取出。

左滑查看更多难拔的鱼刺

为啥小小的鱼刺,到了国外就找不着也拔不出了呢?中国医生咋就那么会拔鱼刺呢?

被「逼」出来的拔鱼刺大国

中国医生厉害的拔鱼刺技术,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吃了太多「鱼刺」。

说起吃鱼,中国人想到的更多是剁椒鱼头、糖醋鲤鱼,还有妈妈熬的那碗鲫鱼豆腐汤。它们有一个特点:都是淡水鱼,刺多。

而欧美国家更多食用的是海洋鱼类。海水鱼与淡水鱼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缺少肌间骨,也是吃鱼会不会卡鱼刺的关键。

这是 X 光下的一条淡水鱼。肌间骨是那些 I 字形、Y 字形的小刺,是一次次把我们送去急诊室的罪魁祸首。

欧美地区很少吃淡水鱼,留给欧美医生实践处理小鱼刺卡喉的机会实在是太少,操作经验不足且不灵活。

以美国为例,全部消化道气道异物发生率不高,小孩子的异物多数是硬币,成年人多数是肉块或者鸡骨,鱼刺占比低到基本不统计。

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卡鱼刺处理策略,还是沿袭大块异物诊治流程,提倡首先通过 X 光、CT 等影像学检查确定位置。

然而影像学观察小鱼刺难度很大,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找刺」上。就算找到了,拔鱼刺也不怎么熟练。

因此在美国拔一根鱼刺真就有可能折腾十几个小时。

转发给你的医生朋友,考考他能看到一根小刺吗?

中国的急诊鱼刺处理数量,与欧美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5 年来,仅仅是发表的特殊案例数量就有 24529 例,真实发生的鱼刺卡喉数都数不过来。很多医院一晚上急诊都能处理两位数的鱼刺卡喉,节假日还会翻倍。

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医生在处理鱼刺方面必须要更快、更精准。

中国医生通常会绕开 X 光等检查的步骤,借助于更为熟练掌握的各种喉镜技术直击痛点,并且在取异物器材方面推陈出新,一切都为了更快的搞定鱼刺,减少痛苦。

一批批一代代医生的努力和实践,让一根鱼刺在中国的急诊不再是多学科疑难杂症,而是值班医生的驾轻就熟。

普通的鱼刺,坐下-张嘴-好了,最快几分钟就解决了。

图片来源:网络

海量的患者需求,最终造就了中国医生精湛的鱼刺处理技艺。

中国医生对付鱼刺

拔得快!拔得好!

让我们来一次沉浸式的中国拔鱼刺之旅吧。

中国拔鱼刺主力是急诊耳鼻喉医生,口腔和消化科医生则负责处理少数不走寻常路的鱼刺。如果你卡了鱼刺去往急诊,接待你的大概率会是耳鼻喉科医生。

一般情况下,医生不会让你去做 X 光等其他检查,只需要坐好在诊室里,张开嘴巴。

少数鱼刺会卡在扁桃体表浅处或舌背上,张嘴就能看到。

没有看到的话,就要压住舌背,借助于间接喉镜观察。那个亮亮的小镜子就像潜艇的潜望镜,可以扩大视野,看清楚直视看不到的地方。

间接鼻咽镜

图片来源:YouTube@L. Lujber

如果还是没有看到,刺入更深,会使用真正的电子喉镜,从鼻腔进入咽喉仔细探寻。

图片来源:YouTube@ENT Doc

经历如此几步,多数鱼刺就能被定位清楚了。

你看到它了吗?

容易看到的那些鱼刺,拔出也相对容易,一根镊子就能又稳又准地解决问题。

更深部分的鱼刺,就要借助于更犀利的工具从内镜过去拔鱼刺。

「利其器」方面中国医生也得心应手。

为了拔得更顺手,中国医生还推动了异物抓取钳的改进,从简单的单一样式发展到今天的五花八门。

这些形形色色的异物抓取钳,适合用来处理不同直径、不同位置的鱼刺。

粗的、细的,深的、浅的,上面的、下面的……没有鱼刺能轻松逃过中国医生手里的抓取钳。

再来看看不同视角下,取出鱼刺的过程。

如果鱼刺不幸刺入食管或者更深处的胃,处置原则也是一样的,只是操作用内镜从喉镜换成胃镜而已。

总之,不管用什么手段,鱼刺都逃不出中国医生的手掌心。

一套操作猛如虎,门口交费五十五。

注:费用参考来源于多地不使用电子喉镜时的基础收费,请以实际情况为准。特殊情况下,医生也有可能为了安全先安排 X 光等检查。

医生厉害,鱼刺还是不卡更好

虽然中国医生很会拔鱼刺,但仍有很多鱼刺成为了我们的健康大患。

有些鱼刺扎得实在太深,穿透咽喉或者食管壁,刺破身体内部,那就糟糕了。

图片来源:网络

拔鱼刺专家们给到大家一些原则:

  • 有选择的话,尽量少吃有小刺的鱼;

  • 吃鱼时专心致志剔鱼刺,别看剧别说话;

  • 能单独吃鱼,就别混在米饭里一口吞;

  • 卡住了尽快去医院,别用醋和馒头的土方法自救。

还要谢谢生物学家们,他们正在利用基因技术研发没有肌间骨的淡水鱼。未来如果大规模上市,大口吃鱼就更有底气,各家医院的夜间鱼刺门诊可能就要撤销了。

不过中国医生这门手艺可能还不会放下,因为除了尖锐的鱼刺卡喉,还有另外一种刺入食管的尖锐异物——枣核,也是急诊常客。希望生物学家们什么时候也惦记一下。

每颗尖尖枣核背后都有各自人体一日游的故事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报:10 年做出原始创新成果!无小刺鱼诞生全揭秘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 

[3] Kim HU. Oroesophageal Fish Bone Foreign Body. Clin Endosc. 2016 Jul;49(4):318-26. doi: 10.5946/ce.2016.087. Epub 2016 Jul 26. PMID: 27461891; PMCID: PMC4977739.

[4] https://www.entclinic.sg/blog/fish-bones-in-the-throat/

[5] Wei X, Wang J, Xu W.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jujube pit esophageal impactions using rigid esophagoscopy in the aged[J]. Laryngoscope Investigative Otolaryngology, 2021, 6(6): 1332-1338.

[6] 马良骁, 董在杰, 苏胜彦, 等. 鱼类肌间刺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4): 234-235.

策划制作

策划:Eric    |    监制:Feidi

封面图片来源:earthlife

文中图片来源:除标注图片外,均取自参考文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鱼刺卡喉你还这样处理?实在太危险了!
张杰被鱼刺卡住食道后,他做了一件最正确的事
还在吞馒头、喝醋来对付鱼刺吗?健康头条告诉你吃鱼的必备技能
为了给孩子拔掉卡在喉咙里的刺,我先后在西安跑了这几家医院
【肖乃宽小小说】一根鱼刺
这群最会“挑刺”的医生,把科室打造成了医院品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