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095】硬膜外血肿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硬膜外血肿
1.病理与临床

外伤后硬膜与颅骨内板剥离而出现腔隙,并为破裂血管的出血所填充,形成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82%为急性,多为冲击点伤,约占各种外伤性血肿的1/3,好发部位为颞顶区。由于硬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局限呈梭形,血肿可跨越硬膜返折如大脑镰和天幕,但不跨越硬膜附着点如颅缝。85~90%并发颅骨骨折,且80%的骨折位于血肿同侧。患者于外伤后出现剧烈头痛,伴恶性、呕吐,甚至昏迷,典型者可出血意识的中间清醒期。

2.影像学表现

(1)CT:①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表现为颅骨内板下边缘锐利的双凸形或梭形高密度影,CT值40~80HU。②2/3急性期硬膜外血肿密度均匀,约1/3病例密度可不均,呈高低混杂密度,提示活动性出血。③少数病人受伤时无症状,以后发生慢性硬膜外血肿,呈等密度,血肿时间较长时可见钙化甚至骨化,以包膜钙化多见;增强扫描可显示血肿内缘的包膜增强,有助于等密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④可见占位效应,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中线结构可移位。⑤CT骨窗可显示伴随的颅骨骨折。

硬膜外血肿CT图像

CT平扫显示右颞颅板下梭形高密度血肿。

(2)MRI:①血肿呈双凸形或梭形,边界锐利,位于颅骨内板和脑表面之间,不跨颅缝。②血肿的信号强度改变与血肿的期龄有关。③急性期,T1WI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T1WI呈低信号。④亚急性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⑤慢性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⑥患侧邻近脑皮质因血肿占位效应受压扭曲。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像学诊断要点—中枢神经系统及耳、鼻、咽喉
每天学一张CT片(19期)--相关文章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学》--习题
每天学一张CT片(18期)
【读片时间】第0992期:左侧颞顶硬膜下血肿,部分机化
中级病例 | 颅内动脉瘤影像及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