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之中存在五行吗?
 



月明溪上竹萧萧

看到五行精妙处,

卓然与物异

人禀五行秀,

五行与中医

THE FIVE ELEMENTS

五行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系统观,五即五方,行即运行。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中的五种元素,对应到东、南、中、西、北五方之中,用以阐释自然持续运动的规则。

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说:“人身与天地无异,天地以五行之气充满乾坤,人身以五脏之气充满周身。”为了阐释、说明人体结构和病因病理,古人将五行学说理论引入到中医学中,以木火土金水,对应人的肝心脾肺肾,并以五行的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降、木代表升发、土代表生化的特性来指代五脏之特性。

但是千百年来,很多不求甚解的后学者认为既然自然五行能与人体五脏对应,说明人体中也存在五行,于是用自然五行理论来指导临床辨证。那么人体中到底存不存在五行呢?没有人去探索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一直以来,中医“五行”像谜一样地存在着。


五行者,假名也!

THE FIVE ELEMENTS

春夏秋冬的形成是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的结果。比如对于我们生活的北半球来说,当太阳照射北回归线时天气变热,所以五行中属火,此时为夏季;当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时,地面大气压力渐大,有五行元素中的金气收敛之力,而造化之气的规律是东升西降,所以西方属金,此时为秋季;当太阳照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就是冬季,天气寒冷,万物收藏,所以在五行中对应的是寒水;当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天气变暖,万物复苏,这时的北方是春季,五行中对应的是升发之木气。

由此可见,自然界中五行的来源和变化是地球通过公转、自转产生太阳南北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自然界中本无五行,五行者,假名也!是古人观察自然规律后给它们起的名字罢了!

以此类推,古人通过用十个手指头数数,所以有了十进位制;一年月亮盈缺十二次,所以有十二个月;月亮圆缺一次,黑天白夜交替三十次,所以一个月有三十天;今年院子里的果树开花,到明年这棵果树再次开花,月亮圆缺了十二次,这样一个周期被定为一年,连续数了很多年后,总结出了一年有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突然有一年,多出来一个月才看到家里的果树开花了,或者比去年多了一个月才见到果实成熟,所以才有了闰月。都是古人一边观察一边数数,数出来的。

包括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起来,才有六十年一个甲子,以及十节律、十二节律、四季节律、二十四节律、六十节律、七十三节律、三百六十节律等等都是人为划分的,同时也正好发现了自然界的这些节律变化,相互结合,五日为一候,三侯为一气,六气为一季,四季为一年等等。这些完美吻合的结果都是古人数着时间对应出来的,一点都不神秘!

而人体的好多节律也是可以人为培养形成的,比如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多年之后,就有了这个节律,到六点必然醒。但是自然界的节律是无法培养、无法改变的。天地时间的变化,气候的变化,都是大自然固有的规律变化,我们只能去发现它、顺应它或躲避它,但是无法改变他,这就是自然!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区别。传统中医恰恰没有重视这种区别,不理智地把自然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纳入人体,以至于中医学在几千来的传承中丢失了本质,疗效大幅度下降!

人体五行之要在中土

THE FIVE ELEMENTS

“对应”和“统计”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也是阴阳、五行理论产生的基础。同样,古人在认识人体和中医学时也采用了这个方法,比如五行对应完五脏后,人体还有很多器官组织需要对应,于是五脏配六腑,肝对应胆,脾对应胃,肾对应膀胱,心对应小肠,肺对应大肠,接下来人体内还有骨骼、肌肉、血脉,再接着对应下去,即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等等。因此,人体中的五行也是人为给它们分配的名字罢了,换言之,五行是中医学的论述工具,但并不是病因病理本身,不是自然界中的五行是什么样,人体中的五行就是什么样,所以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五行说》中讲道,“骨本属肾,而周身无处非骨。筋本属肝,而周身无处非筋。血本属心,而周身无处非血。肌肉本属脾,而周身无处非肌肉。皮毛属肺,而周身无处非皮毛。以此推之,五行原是一块,并非专以左肝、右肺、心表肾里、脾中为主。盖以左肝、右肺、心表、肾里、脾中者,是就五行立极之处言之也。若执五方以求五行,而五行之意便失,以五行做一块论五行,五行之义即彰。然五行之要在中土。火无土不潜藏,木无土不植立,金无土不化生,水无土不停蓄。”

郑钦安的这段话精妙地阐述出了五行与人体的关系及区别,并在后面几句中强调只有用“整体观念”来看人体五行,其意才能彰显出来,而人体五行之要又是在“中土”,中土之别名即是胃气,抓住胃气就可以操控五行。

如此来看,临床中用五行生克制化指导疾病治疗是存在问题的。

人体中,肝属木,自然界中的木气有升发的特性,但是肝气本身不一定就具有升发的作用。因为自然界中木气的升发作用是太阳从南向北移动的结果,而肝的升发作用以及肝的功能是否正常,都在于胃气是否充足旺盛。

所以在治疗中,升发肝气是不是存在问题?应该通过温中疗法,使胃气旺盛,而后才能有肝的升发之气,这才符合“土生万物”的《内经》观点,如果仅仅从肝论治,就会出现问题。

自然界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太阳的南北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改变不了四季,改变不了热的降沉升浮,但对于人体而言,在气机升降沉浮的背后,在症状变化莫测的背后,都有一个“胃气”可以完全被我们操控,从而改变人体环境,这就是人的生命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

那么如何才能操控胃气,干预身体的环境?首先要学会读懂身体的语言!人体生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错误地干预可能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因此,在能够读懂身体的语言的基础上,去调整胃气,为它供应丰富的营养,其余的就是人体生命自己的事儿了!

因此,人体五行无论怎么对应,在临床中还是要去抓胃气,但是现在还有多少医者在重视胃气?或者只是口头上重视,在处方中胃气就没有那么重要的位置了,这就是疗效不好的原因,因为我们忘记了根本。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所不知的晨起喝粥2大好处
【历史著名医学家】东汉-- 张仲景
《黄帝内经》解读(六)
中医睡眠的三个学说
2020(庚子)年五运六气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肝脏与睡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