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小说《非常兄弟》连载 第六章 真假军帽

母亲不自觉的目光,放大镜似的,洞察到沙鸥的不一样。

说话时,沙鸥突然红了脸。并不像成年人红脸,轻微的。而像小孩红脸,觉得自己做了违心事,羞臊得更加脸红。眼里差不多闪现出晶莹的光。

刚进初中一年级那年,沙鸥第一次独自出远门,骑自行车到郊外一个人爬山路。他所在学校初中一年级(1)班,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学军捉间谍野营拉练军训活动,只有沙鸥似离群的一只孤雁。

这种现实与境况让沙鸥有些伤感,忽而又有些自豪。毕竟他与众不同,觉得自己像一个探险者,在这丛山密林里探索超乎寻常的经历。沙鸥想少年不勇敢,那要青春干嘛,朝着声音方向不由加快脚步。

山间小路没有石级。由于头天晚上下点雷阵雨,沙鸥忽左忽右,爬快些,一不留神差点滑倒。本就爬了很长时辰,累得汗流浃背,受到惊吓,额头的汗如雨水般不停滴落,打湿挎在胸前的红樱枪。

山中的晨是冷冽的,雾气还没完全散去,环绕青砖黑瓦的平房朦胧飘逸。有些雾已经延伸到山腰的公路上,宛若人间仙境。

沙鸥正惬意地感叹大自然的时候,一阵叽叽喳喳声,从山上面扑面而来。

陆续下来一伙陌生人。令沙鸥失望,不是要追赶的拉练同学大部队,而是三五成群赶着上学的山区少年。他们有说有笑,中间还夹杂一个背着极具地方特色背篓的大人。当沙鸥走过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停下让路。一个黑黑的少年龇着大门牙,新奇地看着沙鸥的红樱枪,开心地向沙鸥打招呼。

沙鸥心里想着不知道怎么去追赶山上拉练的同学,提不起精神,漫不经心回应性挥挥手。

大人突然叫住沙鸥,热情地指着山上的方向,竖起大拇指,用称赞的口气说:“娇娃。”

沙鸥一头雾水,一时听不懂大人说的话,回了一句:“什么娇娃?”

站在一旁的大门牙,主动伸过头,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沙鸥解释:“娇娃就是说的漂亮小姑娘。”

“与我有何相干?”

“看你一身打扮,你可能是山上那个娇娃一群的。”

这一伙人碰到的娇娃,可能就是沙鸥第一个要找的人。沙鸥的心一下子跃入一个空旷澄明的世界,盯住大门牙,急切地问:“那个娇娃手中的红樱枪是不是像天空一样银灰光亮。”

大门牙瞅着沙鸥脸上的天气阴转晴,皱起眉头听完沙鸥的描述后,认真点点头。

沙鸥上前一步,拉住大门牙肩膀,迫不及待追问:“娇娃的胸前是不是还挂着一个红绳子的口哨。”

大门牙抓抓头,当时也许没有注意到,那个娇娃胸前是否挂一个红绳子口哨。面有难色,翻着白眼向大人求助。大人想了一下,点点头,大门牙接着转过脸也对沙鸥点点头。

沙鸥兴奋起来,要找的他们班上山拉练的同学们就在山顶。学着大人模样双手作揖,向大门牙一行人表示感谢。功夫不负有心人,沙鸥终于爬上正道,靠近拉练的同学们。

大门牙一伙人说的娇娃是沙鸥学校初中一年级(1)班的班长王潇潇,是一个有着大城市血统的女生。她属于随军家属,说着南腔北调的普通话,言谈举止与滨江小城的同学不一样,落落大方中给人感觉到优雅的气质。

那一杆银灰光亮的红樱枪,沙鸥班上只有王潇潇一杆。她爸爸是滨江市军分区司令员。听知情的同学神秘透露,王潇潇的红樱枪,是一杆真家伙。班上其他同学都是自制的红樱枪,枪杆大多是木头制作,也有个别是用竹竿凑合而成。

还有一个属于王潇潇的显著特征是胸前红绳子挂着的口哨,以前不拉练,红绳子上挂着的是初中一年级(1)教室大门钥匙。

沙鸥之所以能一个人勇敢追赶拉练同学,这个信心来自于班长王潇潇。

一踏入中学的大门,沙鸥就知道初一学军,初二学工,初三学农。每学一样都是一个月时间。班主任通知,同学们在清明节前学军,各自做好准备。其中一项重要训练科目进行捉间谍野营拉练。要求每位同学一身黄,黄褂子、黄裤子、黄军帽。

沙鸥只差一顶黄军帽。作为工人家庭子女,拥有一顶黄色的军帽很少见。多数同学家长想办法去借,也有个别胆大的同学到澡堂或者大街小巷想歪点子。

沙鸥吵死吵活的缠着父亲。无奈之下,父亲急中生智,找厂工会熟人要了一瓶用剩下的黄广告色。把工厂发的蓝色工人帽的帽沿涂上一层黄广告色,远看可以假乱真。

半信半疑,沙鸥戴起帽子,把头伸到母亲的梳妆镜前一看,吓一大跳,简直是一顶阴阳帽。帽沿是军黄,可帽顶是工农蓝。沙鸥失望极了,想到马上就要进行野营拉练,取下帽子丢过去。父亲猝不及防没接住,帽子掉落地上。

父亲并没有生气动粗。捡起帽子,伸出另一只手,掸干净帽子上灰尘,拿出用绿柳枝编成的一个圆形枝叶帽,套在蓝色工人帽上。为防止滑落,特意叫母亲用针线缝上几针。父亲戴在头上,可爱至极。

圆形柳条枝叶,完全遮去工人帽顶上的蓝色。沙鸥满意地笑了,看着父亲乐滋滋的搞笑,装得像一个英姿飒爽的军人。

到学校出发前,沙鸥一直提心吊胆。小心避开同学们的目光,生怕细看会看出破绽。但终究绕不过班主任的严厉眼神。后来才知道是副班长吴飞偷偷举报。

班主任不准沙鸥参加拉练行动。说要保持队伍的纯洁性。沙鸥非常不理解,难道因为不是一顶真军帽,他的一颗赤诚之心就不纯洁。

在班主任大声斥责下,沙鸥极不情愿退出队伍,垂头丧气蹲在一边。班主任还不放过沙鸥。可能是拿沙鸥作为教育同学们的坏典型,说了一通大道理。大概意思是沙鸥不具备革命者的姿态,要彻底消灭投机主义,狠斗每个人脑海里的私字一闪念。

班主任训示完,在黑压压的学生队伍前,雄赳赳气昂昂走过来,像揪出一个暗藏在学生队伍中的阶级敌人一样,一把揪住沙鸥的后衣领。他命令沙鸥从蹲着的地面站起立正,要掀掉沙鸥的帽子。

当时沙鸥勇敢起来,双手保护帽子。退出队伍可以,训斥也接受,但帽子是父亲工厂的。

吴飞带着一个跟班,两个人上前,强行架住沙鸥。

班主任掀掉帽子,扯下沙鸥母亲缝在帽子上的柳枝条。接着,把黄蓝相间的阴阳帽向同学们挥舞几下,甩到地上。还不解恨,呸的一声,吐了一口痰。最后,还举起沙鸥心爱的红樱枪,无情地砸在地上。

沙鸥这一个大活人像是不存在似的,找不到同情的目光。生龙活虎的同学们激情满怀奔向校门口,蜂拥爬上大卡车。

人们都说初中的友谊最真实无邪。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都单纯。今天看来,沙鸥大失所望。同学们为了各自的前程不敢走近,要与沙鸥这个不纯洁划清界线。刚才,吴飞带着嘲讽的讥笑,学着班主任模样,对地上也吐了一口痰,耀武扬威爬上车厢。

出乎意料,有一个同学与众不同,竟是一个女同学,没有上车,掉头走向沙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抗战官兵帽子为何有纽扣?
帽子的幸福
【内蒙】徐弋戈《小军帽》指导教师:刘颖超
抗战时期,八路军帽子上为什么要搞两个纽扣?
鸭舌帽、天线帽等 zjkzxd
蟒皮二胡??——校园记事之十|以文会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