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 应该有所敬畏
人  应该有所敬畏
作者:胡兰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39 更新时间:2008-12-25 13:55:56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中,在“新闻周刊”栏目中,面对最近三起弑师事件的发生,白岩松分析现象时说:现在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老师缺少敬畏,依然不能谴责学生,还是老师的问题,这一个大的老师的概念,我们教给学生什么了?面对这种质问,“老师交给学生什么了”我们也陷入深深地思考。

当然,我们自然要教学生真理,教学生信仰,教学生爱,教学生知识。。。。。。绝不会教学生杀人。

但是,我们教得了什么?

身边的,媒介的,不断的有师生纠纷发生。学生上课看课外书,老师只说了句要告诉家长,结果学生自杀了,家长及家属大闹学校;老师说要家访,结果被学生掐死在去家访的路上;南方某市一中学生在课堂上公开打手机,数学老师当堂没收了该生手机后,第二天即被学生指使的人打成重伤。就连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体育课 活动课),也要学校赔偿,教师负责;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在这种事件中,学校老师颜面尽失,毫无尊严可言,甚至还会危及正常的教学秩序人身安全,哪里还有尊严可言?面对受教育者的种种不良行为,教育者却不能放任不管,且不说个人良心,职业道德不允许,单是管理层和社会的评价,都让你不得坐视不管。这个分寸要拿捏得恰到好处,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难怪老师经常感叹:教师,也成了一个高危职业。教师,也成了一个弱势群体。这些真理的传播者,理想的传播者,常常成了最不讲理的受害者。这种看似极端的事例,现在却频频发生,在教育活动中,类似的因不能相互理解而发生的师生冲突,层出不穷。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家长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流行的一些颠覆经典的书,任意亵渎圣贤、嘲弄价值、曲解事实、杜撰历史,据说在青少年当中很是热销;面对“我是流氓我怕谁”之类的言论,“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之类得社会心态,心中很是不安。什么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荣与辱,似乎没有标准了;公共道德滑坡、职业道德失守、家庭美德缺乏,个人操守退化等社会现象,深深的影响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教得了什么?

而现在我们提倡的是赏识教育、激励教育,主张尊重学生,倡导师生平等,少用或不用惩罚性处罚手段,认为处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因为放大了学生的自由,强化了对教师的监督,现在的老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同时由于学生的不配合和某些社会舆论对老师的片面监督,使老师对学生的正常管理都有可能就做不到。

而目前学校的惩罚也是比较温情的。比如,一个学生比较严重地违反了学校纪律,往往是在大会宣布,或者出张布告,给这位学生警告记过“开除”一类的处分,对受处分的学生从这一件事情中汲取了多大教训,在他的一生中这种处分起到了多大的惩戒作用,恐怕也不得而知。

市场经济体制下,在许多人眼里,教育似乎也成了一种交易,师生关系因而受到很大的冲击,利益让知识传授人的权威消失殆尽。很多人把学生和教师变成了商家与顾客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温情变成了冷冰冰的利益关系,认为我出钱消费,你用知识服务于我,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传统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道观念早已荡然无存。师生之情的缺失,使得学生对老师缺乏必要的信任尊重,没有敬畏感,老师也因此对职业没有神圣感,造成恶性循环。

人,是应该有所敬畏的

古人云,头上三尺有神明。神明是什么?就是让你感到敬畏的道德良知。那些相信灵魂不灭、因果报应的人们,会因担心死后受惩罚而不敢在生前放肆作恶,有些人年轻时作了恶,晚年会痛苦忏悔。孔夫子不信神,敬鬼神而远之,但他也说敬神如神在,信则有,不信则无。这话听起来有点玄,其实他是说神是人们心中的一点圣洁的信仰,一点敬畏。如果没有信仰,没有敬畏,一旦作恶,就会无法无天,没有道德良心底线,就会达到无所畏惧的地步。

那么,如何才能重建信赖关系呢?靠灵性良心约束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但更主要的是教育的手段的强硬有力。“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在幼年时期,逐步认知危险的过程,就是亲身感受的过程。比如玩火,当他被烫着了,有了切肤之痛,这痛就会让他记住一辈子,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其效果要胜过千万句讲解。人应该从懂事开始,就逐步懂得有过失要受惩罚,懂得为过失负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仅仅是说教,事实上是建立有序社会的必要前提。我们的家庭 学校 社会都需要通过赞扬和惩罚,让孩子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标准,是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础;而违规、违纪、违法,是要受到相应的惩罚的,而且这一惩罚是必须的、必然的、不可脱逃的。这样才可能使孩子从小逐渐懂得用道德的、纪律的、法律的底线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所有言行。当然这种惩罚教育要符合不体罚、不伤害、不歧视、不难堪等原则,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惩罚的过失责任。

在美国,学生如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如传呼机、手机等,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强调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必须以尊重他人、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为前提,对因自己的过失或故意行为而产生的后果必须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勇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学校和社会施行的是惩罚教育,但这种惩罚教育导致了美国人的文明。在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于2002626日公布一项名为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的方案,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例如对学生服装、头发的具体样式哪些禁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允许教师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罚。在日韩的影视作品中,也不乏学生被惩戒的镜头。

只有通过类似的手段,让学生明白了道理,真正从内心自觉地树立起一根标杆,那么,在他拥有极大选择权的时候,他的灵魂的会甘心慑服和自觉听从,这就是——敬畏。

人,是应该有所敬畏的。

学会大无畏,让我们站直了腰杆,堂堂正正做回人。学会敬畏,让我们变得格外谦逊、格外知足。不会敬畏的人的脸上,我们只能读到放肆、邪恶、虚伪和鲁莽。

人,是应该有所敬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议惩罚教育〖转〗
教育还要不要惩罚
老师为何不想批评学生?
141.班级管理心得(第2期(转载)
该给教育惩罚立规矩?
【反思:该否理性“复活”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