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背后那些事

     正在热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奔涌着中华文化基因的诗情,唤起了许多观众共鸣。然而该电影近日却连陷争议,包括有关素材未经原创设计者授权使用,以及因部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向制片方发出律师函,要求纠错、致歉。

对于该电影部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其实自电影开映以来争议就一直存在。本报《史话》版也曾以《长安三万里的那些虚虚实实》为题,深挖部分电影情节与真实历史的不同。

而争议之余,该片引发的唐诗热仍在延续。有人统计,电影里一共出现了48首唐诗。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静夜思》。对于《静夜思》的版本,也存在许多故事。比如,如今我们熟读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能并非李白所写的原版。其实,由于古代以手抄为主,许多诗词在手抄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最终流传下来的并非诗人的原版。今天的《史话》就来看看古诗词背后的那些事。

影片争议

认为《长安三万里》与史实不符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发律师函

8月16日,洛阳市隋唐史学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长安三万里》中,部分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与真实历史不符,极易误导观众。为还原真实历史,维护历史人物真实性,该学会已委托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向制片方发出律师函,要求制片方、导演、编剧等发表纠错、致歉声明。

这份声明中指出,该影片中多处情节明显与历史严重不符,例如:李白与杜甫第一次相逢在洛阳,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长安;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阳,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长安;救下了郭子仪的是李白,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高适等。

而对于该电影部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此前,有学者认为,电影中对一些大事件的地点进行改动的确欠妥。也有影视业内人士认为,影视作品应有其独立性,对于文史学者来说这个细节不能改变,但在电影创作来看可以适当改变。

史海钩沉

李白这首《静夜思》

原来我们都背错了?

《长安三万里》的热映,又让唐诗火了一把。电影里共出现了48首古代诗词,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静夜思》。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今天我们背的《静夜思》,可能连李白自己都没见过?

《静夜思》究竟被改了多少次?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研究李白多年的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海卿指出,《静夜思》原版和现版有两处不同,分别是第一句的“看月光”和第三句的“望山月”。

他介绍,在宋朝蜀刻本《李太白文集》、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均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然而,此后的明清文人,却根据自己的喜好,对《静夜思》进行了改造。先有明朝赵宦光、黄习远对洪迈《万首唐人绝句》进行整理与删补,将《静夜思》的第三句改为“举头望明月”。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唐诗别裁》,将《静夜思》的第一句改为“床前明月光”。

到了乾隆年间,蘅塘退士编选《唐诗三百首》,则干脆将以上诸人对《静夜思》第一句和第三句的两处改动都吸纳了进去。由于《唐诗三百首》的广泛传播,造成了如今的《静夜思》改作流行,原作反而鲜为人知的局面。

尽管明清时期有各种版本,但康熙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静夜思》仍是保持了原作而未作任何修改。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的是原作。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表示,“《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50种不同版本,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近'原本’。”

今人读到的《静夜思》已经不仅仅是一首唐诗,它其实凝结了13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创造。

最早可能是闺怨诗 意境被转化成“乡愁”?

《静夜思》如今被解读为李白的思乡之作。但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蔡丹君副教授曾在接受专访时介绍,“初版”《静夜思》也许并不仅仅是表达乡愁,它可能是一首闺怨诗。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将这首诗收录在卷六“乐府”中,也就是说,宋代蜀刻本的编刊者认为,《静夜思》是一首拟乐府诗。

南朝乐府中,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明代胡震亨也认为《静夜思》是“思妇之辞,太白自制名”。如果《静夜思》是拟乐府闺怨诗,那就主要是爱情主题了,可能是怀人和思乡叠加的情感。

蔡丹君副教授说,李白是一个超级“南朝迷”,写过很多的拟乐府诗。但由于可靠、确凿的历史材料缺失,并不能完全笃定《静夜思》一定是闺怨诗。经过后人的修改和传诵,诗歌中的乡愁更为浓郁,并且完全融入了中国人“望月思乡”的传统。

“床”是床

“床”非床

别看《静夜思》这首诗只用了十几个不同的常用字,但真的搞晕过不少人。就拿整首诗正文的第一个字“床”来说,可能并不是你熟悉的那个“床”。

按照语言学家汪少华的引述,仅仅在严肃材料中,对“床前明月光”里的这个“床”,就能找到7种不同的解释。除了正常睡觉的那个“床”以外,还有如下6种解释:

1.榻:一种特别小号的床。

2.马扎:古代叫“胡床”。

3.绳床:一种类似躺椅的家具。

4.井栏:就是井外那一圈围栏。

5.辘轳架:辘轳是井上打水的物品,它的架子就叫辘轳架。

6.几案:中晚唐以前,中国人基本不坐椅子,而习惯用跪姿跽坐。这时人们吃饭、看书,都是用矮桌。

那么《静夜思》里的“床”到底是哪种“床”呢?

在当代,绝大多数古汉语语言学家都觉得,“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就是一般睡觉的“床”。

抄着抄着就抄错了

谁是正宗的《将进酒》?

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表示,《静夜思》自问世后便流传极广,唐代时雕版印刷术还不普及,文学的流传更多依靠抄写,个别文字的出入在抄写时代是常有的事情。这种针对诗句文字的争议,在大量知名的唐诗中都广泛存在。

比如,同样出现在《长安三万里》中,李白的另一首名作《将进酒》也有不少版本。《将进酒》里有句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我材必有开”……

而1990年敦煌出土的手抄版《将进酒》,不但名字为《惜罇空》,不少文字也与“后世”版本不同:“床头明镜悲白发”“天生吾徒有俊才”“古来圣贤皆死尽”……

有人抄错,有人却抄出“技术含量”

红杏一诗 “出墙”三次

有些诗是在流传中抄着抄着,出现了误差,而有些诗却真是“抄”来的。

李白偷了《春江花月夜》的月色;一首诗56字,苏东坡隐括了52个字……在古人的抄袭“黑名单”上,不乏名家。

唐代兴科举,诗是必考内容,抄袭抄出了“技术含量”。

皎然在《诗式》中,把“偷句”分为三种:偷语、偷意、偷势。偷语是直接抄;偷意是偷创意;偷势是在原作上有创造。

如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偷意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杜甫的“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偷语于沈佺期“云白山青千万里,几时重谒圣明君”。

李杜抄得巧妙,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则全抄李嘉佑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宋代偷句更普及。宋代开始有隐括,即将诗改写成词。苏东坡是隐括的开创者。比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前四句是:“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改成:“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全诗56字,苏轼抄走52字。

比如“一枝红杏出墙头”,出自唐代吴融的《途中遇杏花》,先被陆游抄走:“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后被叶绍翁抄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因抄得巧妙,偷语反成正宗,吴融、陆游之作被遗忘。

(综合、极目新闻、科普中国、每日新报、北京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首天下人皆能吟诵的千古第一绝句,居然是假的?为什么我们一错400年
原生态的《静夜思》没有“明月”吗 张立华
227唐诗《静夜思》赏析
原生态的《静夜思》没有“明月”吗(2)
教材中的这些古诗词“整过形”,你发现了吗?
《厕所诗》三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