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淺談唱粤曲入门(二)之歌謠体系


Sunday

粤曲由五大体系構成

【梆簧】【歌謠】【念白】【小曲】【锣鼓】


上期談过【梆簧】,今期与大家淺談【歌謠】。



歌謠包㧷:[南音] [木鱼] [板眼]


[龍舟] [粤讴] [咸水歌]


[南音] [板眼] [粵讴] 屬有序板腔唱式。


[木魚] [龍舟] [咸水歌] 屬無序自由唱式。


  一種演唱, 一个故事

【木鱼】

    是粤曲常用的曲牌。演唱时不必伴奏,只用一段刳空了的硬质木头敲击以为节奏。这段木头叫做“木鱼”。

“唱木鱼”,在明代已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清代至民国初年最兴盛。据史籍载,自明、清至民国初年,木鱼歌书流传于民间多达500种、四五千卷,传唱者数以百万计。

编进粤曲中来唱,其实是没有伴奏和没有叮板的南音。它和子喉長句滾花也很近似。它也有分正缐木魚和苦喉木魚(乙反),但只有一個速度。屬於无序自由唱式。




  一種演唱, 一个故事

【龙舟】

     又称为龙舟歌,是粤曲的另一曲种,与木魚的唱腔其實是差不多一樣的。既然只是略有不同为什么有两𠆤名稱?这是因为唱木魚只搞击木魚而唱龍舟還有小鼓小鑼,因此雖然与木鱼一样没是有叮板的清唱,但多了些节奏感。

清末民初,广泛流传于民间。辛亥革命时期广东革命党人常以“龙舟歌”这种艺术形式宣传革命,被称为“政治龙舟”。民间艺术则发挥其即兴创作的才能,以社会新闻为内容随编随唱。

龙舟没有苦喉,速度也只有一個,同屬於无序自由唱式。




  一種演唱, 一个故事

【南音】

     也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它还是粤剧粤曲常用的曲牌之一。

这曲种历史更加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便己形成,一直流行至民国时期。由于它的音乐性较之木鱼、龙舟更强,故为许多民间艺人在舞台上演唱,后南音曲调被艺人们转化为粤剧和粤曲演唱的曲牌。

南音屬有序板腔唱式。調子分正缐南音和乙反南音(即苦喉)。速度有慢;爽;快(爽和快速的又叫流水南音,用流水板而不是一板三叮)

  点击回味 新馬師曾 - 啼笑姻緣 - 地水南音

1975年(獨家)

新馬師曾 - 地水南音 1975年 来自粵藝春秋 02:35




  一種演唱, 一个故事

【粤讴】

[粤讴] 是在 [木鱼]、[南音] 的基础上,改变其腔调创造出来的曲种。这是岭南名士冯询、招子庸于清嘉庆年间创作的。

[粤讴] 初期一般为女伶、歌妓演唱,后逐渐以通俗文学形式流传于社会。

屬有序板腔唱式,速度分慢板和中板。





  一種演唱, 一个故事

【咸水歌】

咸水歌又称咸水叹、是渔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歌唱形式。

广东中山坦洲镇的渔民素有从事农业劳动或行船时对唱互驳、斗歌竞唱的习俗,特别是在谈婚论嫁、丧葬等过程中,往往触景生情,随编随唱。

  早在明末清初咸水歌就已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带。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为调剂生活,增加村与村之间的友情,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歌酬答的习俗。各地多半在农忙之前或收获之后,搭起歌台,进行比试;中秋节时,还把船摇至江心,连成“中秋咸水歌擂台”。

  咸水歌在中山坦洲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曲目丰富,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唱法。

屬无序自由唱式。




  一種演唱, 一个故事

【板眼】

板眼编进粤曲𥚃仍然是諧趣品種。屬有序板腔唱式。

板眼没有苦喉,只有一個速度。它的音色特點是突出士工

两音。


无序曲牌,通常是在静場时开腔清唱,為使演唱者唱准音調,高胡乐師往往会奏出二,三个基音代作起板。


正缐木鱼是合尺


乙反木鱼是合反尺


龙舟是士尺



歌謠意境

粵曲中不同的歌謠用以表達情感各有特色。

【正綫南音】擅长表达颂揚,赞美之情。

【乙反南音】【木鱼】【龙舟】宜于发悲涼凄苦之声。

【粤讴】因不同的词,腔而异,既可唱,亦可叹,既可表达欢乐,亦可诉愁怨。

【板眼】【龙舟】具有諧谑,軽佻之意味。

【木魚】善于述事表意。

【咸水歌】則有打趣,調情之味道。


由此可見了解粤曲体糸,可以增加演唱者对演䆁曲目的掌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粤曲(广东曲艺)
我所知道的粤曲知识
一曲秋坟 前情如梦
悠悠数百载 歌音近绝响——佛山木鱼歌初探
钟哲平作品集
具有浓郁南国地方色彩的南音说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