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砂壶的选、养、用(心得)

       一把壶在远观视觉上的审美,往往就已经注定了这把壶的优劣。壶的气韵在数米外能粘住你的眼球,让你有欲望走近,才能去近观把玩,认真感受其工艺、韵味、触感和文化外延。无论你是初入者还是资深玩家,紫砂的魅力绝不仅仅是一把茶壶 ,它承载了历史也滋养了现实,让形式多了一种美,是自然和人工的再次妙造 。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的炻器。内外均不施釉,接近于瓷却有与瓷釉不同的质感。一把好壶,兼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一定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是综合“泥、形、工、火”俱佳的体现。个人认为,先工,次形、再泥、后火,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大家在初次选壶时虽有仔细掂量,但多有盲目。即便是买到了一个后期不满意的也要去善待它,因为它也有你倾注的情感,只有经历了有些过程,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毕竟欲望驱使永远都是没有最好,用一颗结缘的心去等待一把让你真正心动的紫砂。

记住:好的一定贵,贵的不一定对。要多看,少买。当然,喜欢就好!

选壶要点:

一、 结构细节:

壶盖的子口(泥圈)高度,以大于15mm为适宜,到茶时不会有落帽之忧。有些壶型,口盖大者,子口高度增至18~20mm,兼有下压茶叶的功能。 泥圈厚度,常见尺寸多在1mm左右,有些工手或许为显示其制作功力,有意制作的更薄,在壶盖频繁开、合及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磕碰坏,子口的泥圈厚度以1.5mm左右为适宜

  壶盖(座片)的边缘和壶口(坨子)的内、外边缘,要做倒角或圆角处理,使边缘线条钝化。因为较锐的边缘,极易在磕碰后形成或大或小的缺口,影响壶的品相。(好在有焗瓷和金缮工艺修补)

 壶盖上的,也称的子,其大小和形状要便于拿捏稳当。尽量选择受力面积大的,避免壶盖因此而滑落。(后期也可以在上面缠一些丝线增大摩擦力

 紫砂壶的胎体厚度,以厚实者为佳。一则,符合紫砂茗壶古朴雅拙的厚重的质感,二则,砂壶烧成后的胎体厚度,以大于3mm为佳。

二、工艺水准:

       首先是神韵、其次是形正、再次是耐看。流、盖、钮、身、把、足的镶接过度自然流畅、浑然一体。一个壶的精、气、神决定了全部价值,是灵魂。一个工好韵佳的壶,不要过于拘泥全手、半手,其料也是不会太差的。

刀工 : 陶刻重视的是书法意境和画意。多构图简练、下刀谨慎,讲究简单中带出的不平凡和耐看。一次刀锋划过,线条的曲直走向、深浅层次等已完整表达。是用最少的线条,表达最深的意境。

触感:一把真正好的壶,一定是明针功夫到位的壶,是考验手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用明针在生坯的表面反复刮压,在将较粗的颗粒压下去的同时,能将较细的颗粒浮在坯体表面, 手摸犹如抓豆沙之感,滑而不腻,令人爱不释手。

  砂感:制壶用的紫砂陶壶(泥料)的粗细有关,陶土的粗细一般筛子网的目数来表示(一般60--100),60目的颗粒适中。目数越高的壶颗粒感越不明显,紫砂壶会更显细腻秀气;目数越低壶的颗粒感越强烈,紫砂壶会更显粗犷豪放。壶体表面肌理脉络则和和调砂或铺砂工艺有关,

色泽:真紫砂壶色泽适中,内敛含蓄,用开水一烫泥色会明显变深。泡养时间不长紫砂壶就会变得温润质朴,粗而不燥,色而不艳。(通过不断对比、试错才能判别原矿紫砂和其他材料区别)

三、适用性強:

口盖紧密适度、出水流畅、断水利落、把握舒适、重心协调、容量适中。先用开水注满壶,再用开水淋壶身,观察水的走向,大致可以判断是否是原矿紫砂。(自己可以对比吸水性较好的样品)

流的根部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壶的出水。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底,则水压充足,出水有力,并可减少倒水时壶的口盖部溢出茶水的机会;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口,水压会有所欠缺,倒水时,壶身的倾侧角度增大,口盖部溢水的可能也随之增加。

  壶的出水孔,常见的有三种:独孔、球孔、网孔。可根据不同茶叶和叶底形态决定,以不壶嘴不出茶渣为宜。(个人偏好球孔,滤茶或出水效果极好

四、紫砂泥特性及分类

紫砂主要是根据石英含量和粘土含量以及粘土中金属氧化物含量的种类和多寡来划分的。不含石英,或石英含量很少,就是泥,否则就是砂,紫玉金砂:砂为骨、泥为肉。紫砂器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结构中存在大量的团聚体,大部分团聚体是由石英,赤铁矿,云母等多种矿物有机体,是壶身的光泽、肌理、润度、发色的物质基础。

紫砂中的气孔有两种,一种是团聚体内部的气孔,属于“闭口气孔”,另一种是“开口气孔”,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紫砂器良好的透气性和吸附,储存功能是来自于这种特殊的结构,这是紫砂胎土特有其他陶器不具的功能。

泥料差则杂质突显,颗粒色混杂不堪,泥料过于精纯细筛则绸缎面+无层次感(类似筛选法仅适合于纯朱泥和纯本山绿泥),泥料粗细合理搭配则显紫砂之丰富砂质感。可以先从紫泥、朱泥入手。

紫泥:底槽清、红皮龙、清水泥、降坡泥。是三种紫砂泥中产量最多的一种。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成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其中底槽清泡养以后水色光合,壶醇厚稳重。壶身注入开水泥色由棕色变迅速成朱肝色。

朱泥:大红泥(大红袍)、小红泥、朱泥。朱泥的泥性甚娇,成型工艺难度大,收缩率高达30%。其中精品为大红袍,分狭义和广义泥料,其矿料本身就是红色(朱泥矿料为黄色),不溶于水,不风化,砂性极重,铁含量最高,达30%左右。遇水鲜红,长期置放呈暗红,断面晶莹。

绿泥:青段、本山绿、芝麻段、黄金段、降坡泥。纯粹的本山绿泥太难分拣,一般都跟紫泥矿共生在一起,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 自然段泥"骨多肉少",烧成质感,砂粒丰硕,共生矿中紫泥偏多,颜色就偏红,高温下偏青,偏灰,相反绿泥成分高,烧成颜色偏黄,高温下偏灰白。颗粒结构的特征是"骨多肉少"砂感强烈,表面质感丰硕。其中黄金段、芝麻段为上品,泥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最佳

对于不大熟悉的泥料壶不要轻易购买,如:调砂泥、墨绿、黑金砂、天青泥、桂花泥、龙血砂、冷金黄、石黄泥、大红袍等,可以先找行家确定一个样品,反复观察预先比对才可以出手。

紫砂烧结

紫砂壶烧结,是指紫砂壶在一定高温状态下,低熔点物质熔化,填充未熔化物质之间的空隙,但并未达到碳化(焦黑)、钙解(出现针眼、气泡)程度的物理状态。烧结温度范围(紫泥烧结温度是达到1150~1180℃之间,红泥是1050~1100℃之间,本山绿泥是1180~1200℃之间

紫砂壶的呈色除决定于泥料种类外,还与烧制工艺密切相关。烧制时的温度不同,烧成作品的颜色与致密程度,也会随之变化。

烧制气氛是指燃烧环境中氧气、一氧化碳气体浓度高低。在相同的烧制温度下,氧气较多,就是氧化气氛;一氧化碳多气体,就是还原气氛。紫泥、红泥(朱泥)制作的紫砂壶的呈色,就是由两者的相对多寡决定的。

窑温过高则颗粒尖出刺手或有窑裂细纹、气泡、针眼(选壶时比较容易忽视的细节);温度不足则手感干涩,易沾茶垢和污渍,吐黑会明显(对于吐黑较为严重的可以回窑解决);温度合适则水色佳,手感温润。

烧结度声音辨识:泥料的好坏对经验丰富的玩家有用。1、敲壶听声音(与泥料、壶型、大小、目数、含水)各有不同,一般不能太清脆(结晶度高的朱泥除外)。 2、口盖摩擦或提放时发出的声音(烧结温度不同音频也不同)。3、听壶内倒入开水后吸水声(注意烫着耳)。 多听多比较,以获取更多经验。听音,判断的是坯体的致密度,也就是坯体中气孔多少。

开壶要点:  

             讲究一点。先用温清水泡(尤其是厂版壶,放置过久,需要充分浸润);清洗干净后先后用清水和既定茶叶各文火煮一小时,晾干后即可泡茶; 实际一点。先用温水清洗干净,放入既定的茶叶,用沸水注入直到冷却,反复三次(每次时间可以长一点)就可使用。除此以外都是仪式。

用、养壶要点:

      养壶如养性,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切莫因养壶而喝茶。 

     养壶讲究的是保持干净、清洁。使用过的紫砂壶需及时清洗干净,壶盖翘起或壶身倒置放在通风透气处阴干;

茶壶长期不用需要在壶里放一把干燥的茶叶(我把这叫做干养);一般一把壶连用三天就要停二天,毕竟壶也需要经常吐纳的。

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有些泥料含砂量高,泥性偏硬,泡养改变是慢,但是泡茶表现优异,聚水凝香。随着时间推移,那光泽是如玉一般,出现由内而外的黯然之光,给你不经意的惊喜。

       泡茶的时候,要养成先温壶的习惯(事实上在泡茶的口感上也需要这样做),避免紫砂壶“惊破”(开裂)。一般来讲发生在冬天冲洗时冷热交替,也有可能是出窑或平时使用时的留下的暗伤,是壶的里外温差太大造成的,不要一概怀疑壶的真假和质量问题(尤其是朱泥)。

    气孔密度松软,在使用中茶汤进入疏松的壶身之中,由于泥本身就是有精细,在一些让茶汤容易进入的孔中积累下来,不用多久就会产色不同的色差,所以俗称为“吐黑”。造成这个原因基本就是窑温不到位,以前吐黑是因为窑的选择不够多,现在由于各种窑都有了,所以窑温的控制比以前大有进步,已经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了。

泥料与冲泡茶叶的对应:

紫泥冲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底槽清壶的适用性很广,较适合泡普洱、绿茶、红茶、花茶等。

绿泥冲泡:乌龙茶、绿茶、红茶、普洱茶等各个系列。

红泥冲泡: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等。

纯朱泥壶冲泡扬香力特高、轻快而利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属性十分特殊,最适合冲泡台湾高山茶,及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

段泥冲泡:适合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绿茶,龙井,红茶等。

壶型与冲泡茶叶的对应  

乌龙茶:半月、仿古、掇球、茄段、德钟、石瓢

黑茶:文旦、龙蛋、容天

红茶:西施、美人肩

白茶:一粒珠、四方、容天(壶型大,适合茶叶展开)

希望以上心得对紫砂壶友有所帮助,今使用中会陆续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砂泥的目数越高,做出的壶越好吗
紫砂壶表面有颗粒感,可以确定是真的吗?
给你两把壶:40目泥料和60目泥料的紫砂壶,你选哪个?
壶中壶说壶——紫砂壶的透气性与紫砂泥料的粗细有关吗?
浅谈“紫砂壶”
紫砂壶------了解,鉴别,养护,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