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深层原因教科书从来不说

如果问起唐朝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一般教科书给我们的答案都是统治因素,具体讲就是藩镇割据安禄山因为把控三镇兵马,所以才反了唐。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安禄山虽然拥有十五万兵马,但古代忠君思想严重,士兵的主观意愿上肯定不同意造反。而且安禄山造反时恰逢开元盛世士兵其实没有造反的必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十五万人跟着安禄山造了反呢?深层原因教科书不敢说

研究历史必须靠第一手资料,在《旧唐书》中有一段非常奇怪的记载。史朝义在篡夺父亲史思明的位置时,说道:“莫惊圣人否莫损圣人否?”

洪秀全也是圣人

这段记载十分奇怪!“圣人”一词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史思明是大燕皇帝,本该称呼“圣上”,怎么在儿子口中就成了“圣人”。其实这并不奇怪,安史叛军之所以能凝聚在一起,靠的就是一种神秘的宗教——拜火教。而安史之乱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叛乱,更是一次“宗教叛乱”。

拜火教在史籍中又叫做“(xiān)”,原本是中亚、西亚地区流传的一种宗教,早在公元前6世纪便已诞生。祆教主张善恶二元,崇拜火焰和光明,因此祆教庙中总有一把不灭之火。此后上千年直至伊斯兰教兴起,中亚、西亚地区最盛行的就是祆教。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祆教便随着中亚商人传入中国。至于具体的时间,史学家一致认定为公元516年左右,因为这一年北魏和波斯正式通商。但祆教大规模进入中国应该在公元7世纪到8世纪,这一时期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兴起,很多祆教徒被迫东迁,最终进入唐朝境内。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引发了怛罗斯之战

恰巧唐朝对外来宗教非常宽容!具体有多宽容?唐朝不仅仅支持佛教、道教,甚至还支持基督教,只不过那个时候叫“景教”(不信自己搜)。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祆教得到了绝好的发展。据记载唐朝时,长安有四座祆教寺庙,洛阳有两座祆教寺庙。而在塞外,祆教的影响更多广泛,基本上所有胡人,甚至关内的汉人都信了祆教这其中就有安禄山和史思明

祆神楼

据《旧唐书》记载,安禄山的母亲就是祆教巫师,信奉“轧荦山”。有专家指出,“轧荦山”其实就是“光明之神”,是祆教崇拜的恰恰就是光明之神——奥尔穆兹德。安禄山自称“光明之神”,《新唐书》记载他出生时“光照穹庐,野兽尽鸣,望气者言其祥”。正因为这种宗教包装,才鼓动了大量祆教徒和他一起造反

安禄山自称“光明之神”,因此他的属下不仅对他怀有敬畏之心,更有一种宗教崇拜的狂热。《旧唐书》记载叛军“死力,无不一当百,遇之必败”,安史叛军明显受到了祆教的影响,情绪十分狂热,因此战斗力十分彪悍。因此安史之乱不仅是普通叛乱,更是宗教叛乱。

安禄山死后,安史叛军的领袖也都以祆教“圣人”自居,其子安庆绪就自称圣人。之后史思明也自称圣人,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也自称“圣人”。他们依靠宗教手段控制手下,士兵才愿意跟随他们造反。

只不过“圣人”终究是人,比不过“光明之神”,因此自称“光明之神”的安禄山死后安史叛军士气大减,最终被朝廷镇压。

安史之乱平定后,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仍被北方百姓称为圣人,可见当时祆教影响力之大。为了稳定民心,唐朝官府竟然为这四个叛徒立祠,并且合称他们为“安史四圣”。之后唐代宗毁了“安史四圣”的祠堂,但老百姓仍然把安禄山史思明称为“二圣”,可见祆教对老百姓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唐武宗灭佛之后,祆教因为遭到连带打击,逐渐萎靡。元代时,祆教又突然回光返照,发展出了明教,建立了明朝,可随后又被朱元璋禁止,最终祆教消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禄山和他的粟特渊源
安史之乱两大“肇事者”族群考:安禄山是粟特人,那么史思明呢?
历史的笑话:安禄山死后被奉为“圣人”,却与他得不得民心没关系
安史之乱后,为何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叛军首领还被尊称为圣人?
安禄山的种族与信仰
古代中国人竟然还信奉这些西方宗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