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一钢琴家朋友净说大实话,颠覆了我对娃学乐器的想法
userphoto

2022.05.03 吉林

关注

看点 学音乐是许多家长教育规划中的一环,但是很多人忽略的是,三分钟热度并不等于热爱。而且,即便是把音乐当作陶冶性情的一项技能,也需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投入。所以,在培养孩子音乐兴趣的过程中,不妨先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比如听儿童音乐会,看儿童音乐剧。等孩子确定好和准备好要学音乐了,便是开始学乐器的最佳时机了。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天赋一饼 (ID: tf1bing)

文丨黛西 编丨May

网上流传着很多传说,德国的学前教育静悄悄,德国的幼儿园啥都不教,德国孩子的童年就干一件事,傻玩。

饼饼从1岁多开始上幼儿园,到现在4岁多了,确实没上过一节“文化课”,老师没有系统地“教”过什么,连写字母都是从班里的大孩子那“看会”的,自学成才。

让我惊讶的是,不教ABC123的幼儿园,居然从外面请了一位专业音乐老师,每周来给孩子们上一次音乐课。

虽然从外面请音乐老师上课这事儿,并不是德国幼儿园的标配业务,但也算是德国教育重视儿童音乐启蒙的一个缩影。

德国的音乐教育世界闻名,我这个不懂音乐的德国育儿博主,也经常被问到一些超纲题,比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怎么样,什么时候让娃开始学音乐,4岁/5岁/6岁是不是该考虑学乐器了等等。

我带饼饼去试过一些德国本地的音乐课,参加过一些儿童音乐活动,在儿童音乐会上打过酱油,也看过几次儿童音乐话剧。

但说实话,我从来没把这些当成一个系统正规的“音乐启蒙”行为,更谈不上“学音乐”。

既然“不正规”,自然就不会过多研究那些理念,至于学乐器,我个人觉得还为时过早。

我认识一钢琴家

他净说大实话

前面那么长的前戏,其实就是想说,我没有任何培养琴童的经验和你分享,我今天聊这些都是纸上谈兵,我也很乐意承认自己不专业。

与其听我聊,你肯定更愿意听那些娃考过钢琴十级的妈妈怎么说,毕竟人家才是专业选手。

其实,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专业”。

专业的人不考级,考了也没用,业余的人才考级,钢琴考到十级说明业余到一定份儿上了。

这么霸气的话,肯定不是我这种外行敢说出口的,是我以前做金融时候,在酒会上认识的一个职业钢琴演奏家说的。

他还说,父母们让娃学琴的时候,都是抱着培养下一个郎朗的决心,学了一段时间就开始认清现实,发现吃钢琴这碗饭大概会饿死,于是改口说:

“我不指望孩子走音乐这条路,孩子长大后多一个和自己相处的方式,就够了。”

但他们不知道,即便只是达到“多一个和自己相处的方式”的水平,也得每天坚持练琴1-2小时,这样你才能把这个“技”真正给练出来。

有一搭没一搭地练,抱着娱乐心态玩票学,等于没学,但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认这点。

他们觉得,只要我听见家里有琴声,就算还没正式放弃这个爱好,其实都是自己骗自己。

我再强调一遍哈,以上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是那位钢琴家朋友说的。

我只是觉得他很没心眼儿,净说些大实话,所以上来分享给大伙,如果有人觉得被针对了,应该在心里默默骂他,而不是在留言板骂我。

没有这一步,别急着学乐器

我问朋友,练琴很苦吧?世界上真的有孩子会发自内心喜欢练琴吗?

他说,他曾经就是这样的孩子,其实父母不想他练那么多琴,觉得影响学习。

他对我发表了一通关于热爱和激情的感言,我从中提炼到了一个关键词: 感性认知。

我之前就写过一个观点, 无论学什么东西,“感性认知”一定要先于“理性认知”。

具体什么是感性认知?

比如很多人想学习金融理财,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会建议先从大面儿上了解金融市场是怎么运作的,各国的金融体系是怎样的, 先建立最基本的“体感”,而不是一头扎进细节里,研究各个股票的市盈率和贝塔系数。

说得贴近生活点。

比如前阵子,好几个国内朋友说,带娃看冬奥会,没想道顺便培养出来了个爱好,娃学滑冰比玩ipad游戏都积极。

一点都不奇怪。

娃连续几个礼拜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滑冰的小哥哥,大人吃饭聊天谈论的都是滑雪的小姐姐。

“密集暴露”在冰雪运动的信息流中,这些非正式的耳濡目染,就是给他们建立对冰雪运动的“感性认知”。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受到启发,想让娃学音乐,也要让娃先大量“暴露”在音乐环境中,给他们非正式接触和被浸润的机会,而不是从“学乐器”开始。

我不是说学乐器有什么不好,而是它已经进入了“理性认知”环节,在这之前, 我认为应该先积累大量“感性认知”做铺垫。

带孩子听儿童音乐会,看儿童音乐剧,给他们读带古典音乐音频的绘本,在家里时不时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这些都是在建立“感性认知”。

如果有条件,参加一些以“玩”为主的音乐启活动,在游戏中让他们把音乐和“我”联结到一起。

我的个人观点是, 在音乐启蒙阶段,不用太纠结什么理念不理念的。

毕竟很多机构宣传的“音乐教学理念”,他们其实自己也不太懂。

重要的是“好玩”,娃玩得开心,让他们一想到音乐,产生的都是愉悦的联想。

让娃对音乐产生好感,充满向往,比着急上火地让娃早点开始上乐器课,更能给他们带来长期动力。

如果没有前期对音乐的“感性认知”,仅仅是因为觉得娃“年龄到了”,或者因为“别人都在学了”,就在某一天冷不丁问娃一句,你想不想学钢琴啊?

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学了个寂寞。

热乎不等于热爱

兴奋不等于兴趣

虽然饼饼没开始学乐器,但我和大部分妈妈一样,也觉得如果她以后能会个乐器是个挺好的事儿。

不瞒你们说,我自己就是一个童年学琴失败的典型案例。

所以如果她最后放弃了,或者压根不想开始学,我也不会觉得太遗憾,因为什么乐器都不会的我,并没有耽误享受音乐。

前段时间,我去一个朋友家玩,她家客厅里放着一架钢琴,饼饼玩了几下。

朋友说,饼饼很有音乐天赋嘛!你看她这么感兴趣!那陶醉的小眼神!赶紧培养一下!

我露出姨母微笑,这个画面好熟悉。

30年前,我爸妈也是看到类似的一幕,然后对我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然后,他们斥巨资给我买了一台日本进口的琴。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自己的学琴失败经历,让我在娃学乐器这件事上更冷静,因为我知道:

热乎不等于热爱,兴奋不等于兴趣。

当钢琴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好玩”的东西,消闲娱乐的道具,他们当然喜欢了。

回来看到视频里饼饼“捶钢琴”的样子,我真庆幸朋友没把我拉黑

而当钢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需要他们投入大量精力体力、为其放弃玩的时间、偶尔有成就感经常有挫败感的东西,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喜欢?

所以,在娃表现出热乎和兴奋的时候, 我不会趁热打铁,而是会泼点凉水,告诉她学琴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会一厢情愿地过分解读孩子的反应,然后在热乎劲和新鲜劲消失后,不甘心放弃已经投入的金钱和时间成本,逼孩子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把学琴变成了童年的阴影。

搬砖群里关于学琴的讨论

童年有这么多好玩的事可以做,为什么要浪费在痛苦的事上?扪心自问,真是为了让他们“长大后多一个和自己相处的方式”吗?

开始学乐器的最佳时机

我一朋友,人到中年突然想学琴,于是自己买了一台钢琴。

既然家里有琴,自然也会想让孩子学琴,这是太正常不过的想法。

人算不如天算,活生生的榜样摆在面前,她女儿对钢琴还是不感兴趣。

朋友的女儿是个特别有主见的孩子,她不想学的东西,十头牛都拉不动。

不过朋友的心态很好,她说没关系,我还有老二呢!我发现老二对音乐很有感觉,你看他玩带声响的玩具那么开心!老大不指望了,以后就重点培养老二了。

我看着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老二,突然明白了那句话,“大号练废了,开个小号重新练”,精辟。

很多人让孩子学琴,大概都是类似于我朋友这样的“机缘巧合”。

因为家里有人会弹琴,因为家里本来就有琴,所以觉得娃不学琴可惜了。

因为家里没有人会弹琴,觉得这是个遗憾,所以让娃学琴,完成他们的梦想。

合着家里有没有人会弹琴,都能找到让娃学琴的理由。

还有一些人看到网上说,5岁可以开始学琴了,觉得年龄到了,可以提上日程了。

甚至有人觉得,娃脑子不灵光,读书可能不行,那就走音乐的路吧,说得好像弹琴不需要脑子似的。

更多人说并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体会音乐之美”,陶冶情操。

说得有道理,就像很多人坚持运动,也不是为了当运动员,而是运动本身就对身心有益处。

但运动本身就会让人快乐,学琴就不一定了,可能你苦练两年小提琴,拉得还是像锯床腿儿一样,这不是一件很容易让人分泌多巴胺的事。

所有这些学琴的动机,都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孩子怎么想,是否给孩子提供机会建立了充足的“感性认知”。

开始学任何一样东西的最佳时机,不是你准备好教了,而是孩子准备好学了。

兴趣和热爱,决定了娃在学乐器的路上能走多远,在拉了三年小提琴还像锯床腿的情况下能不能继续坚持拉下去。

没有“能抵岁月漫长”的热爱,乐器给孩子带来的就不是心灵洗礼,而是心灵洗劫。

作者: 黛西

旅居德国13年的高知妈妈,毕业于慕尼黑工大金融系本硕,公众号「天赋一饼」创始人,童书策划人,阅读推广人。

来源: 公众号「天赋一饼」

焦虑时代的一股清流,育儿界的“人间清醒”,分享德国教育理念,社交情商培养,给孩子带来精神食粮,为父母点亮一道光,欢迎关注。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音乐需要一颗纯净自然的心 著名钢琴家孙韵访谈
16楼 画了一张五线谱及键盘对照表,送给大家!钢琴周老师对现今学钢琴的一些个人感想(欢迎大家讨论)
孩子学钢琴,如何才能避免半途而废?
格拉夫曼 | 和郎朗一样,每个你都应该是不一样的
[转载]音乐的重量:21克
静下心来,我们聊聊“学琴”这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