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形、气、神”的修炼

我们修炼太极拳养生功,必须要经过在“形、气、神”这三个层次上的修炼过程,才能达到修心养性、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之目的。

首先,修炼“形、气、神”是道家对人体精、气、神运行规律的真知灼见,是我们打开人体生命科学的钥匙。所以在我们修炼太极拳养生功上,要修炼好这三个层次的功法。在形体修炼这个层次上,主要是练习站桩和开合功,这是道家修炼“调身”之功法。凡练桩功和套路中的开合动作,必然会产生健身固形的功效。

桩功和套路中的开合动作,各门派不尽相同,大体可分静功与动功。静功,又分为站桩和坐功。但在笔者在教拳以后,对此有所区别对待:要求年轻人多学些,中老年人以健身为主的选学内家拳的站桩和少林拳的部分站桩,如童子拜佛、弓步推掌、丁字步、金鸡独立、双挑腿等。练习时间一般20~40分钟。练习坐功要求静而无念。老年人练坐功不宜过长,以身体舒适为宜。内家所练的动功,比如气灌丹田、三盘落地、推山入海、天王托塔、亀龙戏水、推窗望月、象笏朝天、樵夫指路等,是中老年人都能练的动功功法。洗髓经、易筋经、五禽戏,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修炼太极拳养生功的动功功法来修炼。还有一种是大家每天都在练习的太极步,也称“猫步”,这是练习太极拳最好的基本功法之一。

但要说明的是,练习简化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人,练习“猫步”时需坐胯;而练传统太极拳或国家统编的传统太极拳的人,练习“猫步”时不需要坐胯。

在炼气这个层次上,道家称为“调息”。有些人认为这是过去气功师炒得乱熟的小把戏,所以练太极拳的人很少有在炼气这个层次上下功夫的,笔者却把这简单易懂的功夫当宝贝。因为恰恰在人所共知的简单功夫上,最易出成绩,最能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习拳者,要达养生之目的,还要按“十要”中所述“动中求静”“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持久坚持,必出成效。

在炼神这个层次上,道家称为“调心”。杨澄甫口述,陈微明录:“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修心可筑基,调心能治病。”张三丰曰:“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既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各门派太极拳都要求意守丹田,讲究调身、调息、调心,必然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健身之效。

其次,修炼内功必入静,排除杂念气血行。修炼太极拳养生功,也必须要入静。在上边的炼气中已提到静字,在此不再重复。简要明之,要入静先“松静”,静要先从“松”开始。松而无杂念则静。处处无不松,非我。然后从心态上保持“和静”。“和”即是“祥和、平和、安和、中和、太和”之义。练拳者虚心和善,贵在和气,明在慈祥,精在灵性。拳在无法,心平气和则“和静”也。空入静,则“空静”。排除一切杂念,使头脑静下来,全神贯注,用意识指导动作,才能以意导气,气血周流,才能做到空静。“灵静”是灵魂之根,灵不静则魂散,神不动则不明。修炼太极拳养生功必须是“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才能体现出“松静、和静、空静、灵静”之精髓。

此外,呼吸规律掌握好,拳基功法不能少。太极拳一般都采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匀、细、缓、长,但初练者不刻意要求这些,自然呼吸既可。练习腹式呼吸,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再习练逆腹式呼吸。因为逆腹式呼吸,会加大对躯体神经系统呼吸的调控,对内脏机能会有更良好的影响。但初练者还不能采取这种方法,否则会顾此失彼,出现憋气现象。只要随着动作的熟练,腹式呼吸越发协调,达到逆腹式呼吸,也只是瓜熟蒂落的事,切忌急于求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炼太极“形、气、神”打开人体生命根——齐贵春
道家养生“龙门宝鉴"下册主要内容介绍
【史上最透彻的分析】太极拳真的能以柔克刚吗?(一)
看完仙鹤吐息的视频,就知道为什么内家拳,养生功皆有鹤形!
太极拳的诞生之谜?太极拳到底是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功夫,还是十步杀一人的精湛武学?
《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6期 | 史永隽:传统内家拳的道家渊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