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6年的遥望:一个美丽的英魂回到故乡

1000多名自发赶来参加“为湖南抗日无名女英雄立碑”的人们,在活动仪式结束后,仍还站在英雄的墓前,久久不肯离去。他们多想再回味一次女英雄的壮丽青春,多想再与跟自己一样被感动被激励的人们待在一起,多想再听一听这位抗日女兵殉国之后的英雄传奇……他们深情地说:“无名女兵,我们都是您的亲人……”

守护,守护:

66年守护一个英雄传奇

       1967年4月的一天,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陈塘村东头的那片乱坟岗,突然被破“四旧”的“红卫兵”给弄平了。看到“红卫兵”平坟的情景,14岁的陈开灵看见奶奶在一旁悄悄落泪。陈开灵很是纳闷,便问奶奶:“那片坟地里又没有埋葬咱们家的亲人,您哭什么呢?”奶奶没有吱声,见平坟的人都走光了,便带着陈开灵来到村东头,偷偷地在平过坟的地方又筑起一座小坟,并悄悄地向他讲述了一个湖南抗日女兵为国捐躯的英雄故事。

       奶奶告诉陈开灵,1938年春,徐州沦陷前夕,保长突然通知她家,把东屋腾出来接治伤兵。第二天中午,她家就住进了五六名伤员,其中有一名模样清秀的年轻女兵。

       抬担架的民夫告诉奶奶,头天晚上,日本鬼子和中国军队在台东18里路的地方遭遇,这名女兵是战地救护员,她见连长倒在血泊中,便前去抢救。这时,一名日本军官突然冲上前去,挥起军刀把连长砍死了。女兵愤怒地举起一块大石头砸向日本军官,日本军官应声倒地,女兵又狠狠地连砸数下,把鬼子的脑浆都砸了出来。不料,女兵刚站起来,一颗子弹飞了过来,击中了她,女兵也倒在了血泊中。

▲18岁湖南抗战女兵的雕塑

       民夫走开后,奶奶便守在了女兵身边。女兵慢慢地醒了过来。她微微地睁开眼睛,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又无力说出来。过了好一会儿,她终于攒上人生最后一点气力,慢慢地从兜里掏出一封信、两块银元和一张她在学校读书时的照片,示意奶奶帮她寄回家。奶奶接过这些东西,顿时嚎啕大哭。

       当天晚上,这名女兵就牺牲了,那两位民夫用担架把她的遗体抬到村东头的乱坟岗,奶奶帮他们扶着担架来到墓地,亲眼看着他们将女兵下葬了。

       接下来,前方战事越发吃紧,女兵的信无法寄出。几天后,其余伤员又被转移到了外地,奶奶把女兵的三件遗物全都藏在箱子底下,也带着全家老小外出逃难去了。等逃难回来,奶奶发现信封信纸因受潮已被沤烂了,字迹再也无法辨认,只有那张照片和那两块银元还在。因为逃难前曾经看过信,也曾经向其他伤员打听过,奶奶依稀记得女兵原来是湖南长沙女子中学的学生,当时只有18岁,为抗日救亡,她千里迢迢来到徐州战场,也依稀记得女兵的信大致是这样写的:“女儿离家参军没有告诉父母,现在有可能身死他乡,望父母不要悲伤。现将身边的两块银元和在学校时的一张照片寄回,留作纪念。”没有记住女兵的名姓和家庭详细地址,奶奶便一直没能完成女兵的遗愿。但奶奶却把女兵遗留下的那张照片和那两块银元一直珍藏在身边,每年的年关和清明,也都要背着家人和乡邻去上坟,向那无名女兵表达自己心中的愧疚,磕几个白头,洒几把老泪。

▲18岁的湖南抗战女兵

       奶奶的述说,让风华正茂的陈开灵深受感动:没想到原来在书本上读到的英雄竟然离自己是如此之近,与自己是如此之亲!当天下午,陈开灵又跑到奶奶筑起的小坟前,插下一根柳枝,然后跪在坟前深深地鞠了三躬。

       从此以后,每年的年关、清明,他和奶奶都要到女兵的坟上烧香化纸,祭扫英魂。年复一年,村里人也没有深究,以为这座坟茔里躺着的是他们陈家的一位瓜葛先祖。

       1995年,85岁的奶奶去世。临终前,奶奶反复叮嘱孙子:“每年千万别忘了去给女兵上坟,要想尽办法帮她找到亲人……”陈开灵含泪点头,牢牢记下了奶奶的“临终嘱咐”。

       陈开灵是一所中学的教师,湖南抗日无名女兵“战斗里的青春”故事早已成了他教育学生和子女最生动具体又最模糊不清的“辅助教材”,每次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看到同学们跟自己一起感动的情景,他就会想起奶奶的“临终嘱咐”;每次带着自己的子女去上坟的时候,他都会把英雄女兵的故事向儿女复述一遍,让自己和家人再感动一次。

       从1938年到2004年,湖南抗日女兵遥望故乡66年,陈开灵在女兵坟前插下的那根柳枝也已长成参天大树,他自己也已开始慢慢变老,可女兵的遗愿却成了遗恨,陈开灵的心病越来越重:“我用什么办法才能最终实现女兵和奶奶的共同遗愿呢?”他常常夜不成眠,食不甘味。

寻觅,寻觅:

万里寻觅洒下一路泪水

       2004年5月初,陈开灵带着湖南抗日女兵的那张照片和陈家几代人悉心守护英雄的夙愿,来到徐州的《都市晨报》,请求报社帮忙寻找无名女兵的亲人。5月24日,《都市晨报》报道这一感人故事,一些网站转载了这一报道。

       报道一出,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他们既为女兵感动,也为陈家感动,纷纷表示要为湖南女兵寻找亲人尽心尽力,希望这位无名巾帼的英魂早日回到故乡。

       徐州市有一位年满花甲的普通老人叫王家金,他读完《都市晨报》有关湖南女兵的报道后,泪流满面。他没有让自己的感动仅止于感动,他要把女兵当成亲人,帮助她完成66年前的遗愿。第二天,他就为湖南多家媒体寄去了数百份报纸,湖南《潇湘晨报》率先于6月4日开始对湖南抗日女兵“遥望故乡66年”作系列报道,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女兵亲人的线索。

       江苏、湖南两地媒体的联动,迅速在皖湘两省掀起了“为湖南抗日女兵寻找亲人”的热潮,线索越来越多,反响越来越大,《潇湘晨报》决定派出记者进行专程寻找,以便确证。

▲《潇湘晨报》等媒体的寻找轨迹

       记者们首先来到原长沙女子中学现稻田中学,几位退休老教师一看到报道中女兵的照片,就认定这位女兵就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因为女兵穿的衣服就是他们学校那时的校服,因为女兵身后的那片稻田仍还清晰可辨。可惜的是,那时长沙女中的学生来自全省各地,不少学生上学不久就自发地上了前线,而当年的教师如今大多已经离世,加上抗战时日本人放的“文夕大火”已把学校和学校的一切档案资料全都烧光,女兵到底是谁已无从查证。

       6月7日,《潇湘晨报》的记者便北上徐州,来到《都市晨报》,来到陈塘村,来到英雄墓前,见到了徐州的同行,见到了陈开灵,见到了王家金。陈开灵轻轻地抚摸着女兵的照片,动情地对记者说:“66年来,从奶奶一个人偷偷地祭拜到我种上柳树守护,我和湖南女兵的至爱亲情已经深入骨髓了!”王家金更是急切和激动,他说:“如果你们湖南媒体不找的话,我就自己带上干粮到长沙那边去寻找女兵亲人,怎能让英雄留下遗憾呢?”寻找一开始,记者已是感动不已。

       记者们日夜兼程,辗转在江苏徐州、山东台儿庄、江苏南京等地的档案馆、图书馆、史志部门之间,寻找历史线索,查找相关资料,希望找到英雄的“来路”。在南京,记者在档案馆里翻出了一份在徐州战场阵亡的将士名单,尽管这份名单残缺不全,但他们还是从中锁定了两个与女英雄有相似之处的年轻女兵名字:浏阳籍的李藩珍和祁阳籍的蒋芸。记者兴奋地把这个信息迅速传回湖南,《潇湘晨报》又派出记者两地核查,结果被一一排除了。去江苏、山东寻找女兵抗日足迹的记者只好回到长沙。

       记者们虽然无果而返,但一路寻找让他们一路感动。

       在徐州准备上路时,王家金放下手中的活计,执意要陪伴记者一起寻找。记者们拗不过他,只好带着这位“编外记者”一路同行。返回徐州后,有人跟他开玩笑:“你这样忙前忙后地张罗,怎么像个孝子似的?”他认真地回答说:“按年龄来算,我该叫湖南女兵姑姑了,她就是我的长辈亲人!”

       在台儿庄,记者们来到一块墓地,那里立了很多墓碑,可大部分的墓碑上都没有名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台儿庄的土地上随便挖一个地方,都会挖出烈士的遗骸,这块土地是抗战民众用自己的身躯支撑起来的。记者们站在墓地里,噙着泪水凝视着这片无字碑林,仿佛那中间的一座就是为他们所寻找的湖南女兵所立。

▲二哥采访陈开灵(左)后与其合影留念

       在长沙,一些抗日将士的后代更是激情满怀,原国民革命军第22军军长谭道源的孙子谭正和22军50师师长成光耀的外孙戴成威找到记者,真诚地说:“1938年,我们的祖辈带领湖湘热血儿女奔赴徐州战场。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枪炮,几万中华儿女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洒在了徐州战场上,整个22军几乎全部阵亡,我们最应该是女兵的亲人!我们要帮助女兵实现遗愿!”

       记者们把一路的寻找一路的感动通过报纸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引来了全国无数读者和网友的关注和感动。在那段日子里,《潇湘晨报》的热线电话总是一个接一个,网上的报道和讨论也十分热烈,仅在某网站的一个论坛上,每天的点击数就在1万次以上。

      万里寻觅,成千上万的人为之牵肠挂肚,可英雄最终还是无名。6700万湖南乡亲面对抗日女兵66年的遥望,急切地盼望着自己的英雄女儿早日魂归故里,可他们又在焦虑地问:这位抗日无名女英雄的“家”到底安在哪里为好?这个美丽的英魂到底怎样才能得到永久的敬仰和安息?

回家,回家:

18岁无名女兵回到故乡

      《潇湘晨报》根据读者意愿,决定为抗日无名女兵寻找一个温暖的家园。湖南革命陵园闻讯后,马上表态:“湖南女兵是抗日英雄,是我们湖南儿女和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革命陵园是这位无名女英雄最好的‘家’!”两家一拍即合,随后便协商怎样才能更有意义地把女英雄的遗骸迁回家乡,并为其立碑纪念的诸项具体事宜。

       2004年7月7日,《潇湘晨报》的记者选择在这个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再赴徐州,他们要把女英雄的遗骸接回故乡。

       得知湖南要把抗日女兵的遗骸接回家乡的消息,徐州老乡着了急,陈开灵、王家金和许许多多村民找到记者,再三要求将湖南女兵留下。他们说:“湖南女兵是为国捐躯,徐州人民已经把湖南女兵当成了自己的英雄儿女。她是为了我们徐州这块土地牺牲的,这里也是她的家啊!”可过了一阵,他们又硬咽着改口了:“湖南女兵66年前的遗愿现在还是遗恨,也许,她只有在故乡的土地上安息了,她才会安下心来……”

▲陈开灵守护的湖南女兵的坟和他种下的那棵柳树

        7月7日上午,徐州当地政府和村民代表数百人来到湖南女兵的坟前,为她举行隆重的送别仪式。

        “湖南女兵,您要回家了,徐州人民为您饯行了!一路走好啊!”村民们撒下一壶清酒,摆上几碟糕点,点燃一串串鞭炮,为女英雄起坟,把女英雄的遗骸一点点装进瓦坛,封好,用红绸布盖起来,郑重地交到湖南记者手中。

        鞭炮声中,女英雄的遗骸被送上回家的汽车。当汽车缓缓地离开陈塘村时,村民们跟了一段又一段,依依不舍;陈开灵更是泪眼婆娑,扶着缓行的汽车一路在哭:“湖南女兵,您要回家了,可我舍不得啊!”王家金索性踏上了汽车,把装着女英雄遗骸的瓦坛捧在身上,坚持要把女英雄送回家,他说:“我要陪伴着女英雄走好这最后一程!”

       “魂兮归来,英灵千古”。7月8日,湖南革命陵园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迎灵仪式和祭奠活动。四面八方的人们自发赶来。雄魂阁里,鲜花簇拥着女英雄的遗骸。“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雄浑激昂的乐声,回荡在灵堂里,仿佛把前来祭奠的人们又拉回到了66年前那个血肉横飞的战场。抬头仰望悬挂在大厅中央女英雄的大幅照片,她那么清纯,那么恬静,那么可爱,可这位18岁的花季少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不得不走上战场,不得不在纷飞的战火中义无返顾地永远闭上了自己美丽的眼睛……《潇湘晨报》的记者和湖南革命陵园的员工饱含感情地说:“18岁无名女兵回来了,虽然经过多番努力,我们没有找到她的亲人,她的家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三湘父老就是她的亲人,我们湖南就是她的‘家’,我们长沙就是她的‘家’,我们革命陵园就是她永远的‘家’……”

▲“魂兮归来,英灵千古”

       9月18日,这是又一个让国人永远也忘不了的“蒙难日”。《潇湘晨报》和湖南革命陵园共同选择这一天为湖南抗日无名女英雄立碑。徐州的“亲人”陈开灵、王家金拎着徐州的泥土和河水来了,原长沙女中现稻田中学的教师和校友们捧着英雄的画像来了,在长沙的“徐州老乡”带着祭品来了,三湘四水的父老乡亲佩戴着小白花来了……立碑纪念仪式在炎炎烈日下举行,鲜花、鞭炮,横幅、挽联,汗水、泪水,追忆、誓言……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的立碑仪式结束了,但人们却仍然久久不肯离去。他们仿佛感到66年前的那场战斗就发生在昨天,人们对湖南女兵的纪念,就是对所有抗战英雄的纪念,就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就是对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中华热血儿女的告慰。

       参加立碑纪念仪式的人们渐渐散尽,可陈开灵和王家金仍还静静地留在墓园里。他们明天就要回徐州了,他们想再跟湖南女兵说说心里话。王家金轻轻地抚摸着墓碑,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碑文:“……呜呼湘女,英雄无名。长眠徐州,六十六春。三八年春击倭虏,徐州会战断英魂。乡民就地安葬,凭悼祭扫频频。六十六年遥望,当归故里寻亲。桑梓父老公祭,英雄功勋长存。后人毋忘国耻,努力富国强兵……”陈开灵则神情肃穆地长跪在墓前,深情地对湖南女兵诉说:“以前都是我们一家人去看望您,现在有这么多人来看您,以后湖南的父老乡亲更会好好地守护您,我可以放心了……”

        一个66年的遥望结束了,一个民族的记忆却永远不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日女兵刘守玟,牺牲66年后英魂才回故里,在葬礼上全族磕头跪拜
“无名女兵”接回湖南 十年祭奠风雨无阻
台儿庄抗日女英雄,牺牲时年仅18岁,74年后才找到她的名字
牺牲在台儿庄战役中的18岁英雄女兵,80年来从未被遗忘
台儿庄战役中的最美女兵刘守玟
抗战中的中国女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