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矿产资源型乡村规划研究案例 | 以查干沟村、和合成村合编村庄为例

面对城市化带来的诸多城乡融合发展问题,乡建院不断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致力于探索一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道路。在提升村庄整体风貌的同时,寻求更多现代化适用技术与乡土之间的联系;在规划合理布局的同时,寻求村庄资源基础与村庄产业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建设未来乡村,让乡村生活更美好。下面以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乡村规划研究为例。

一、村庄概况

查干沟村、和合成村,两村地处于展旦召苏木南侧,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本文所研究的规划范围是两村合编的片区型村庄有多条铁路穿过。村庄都位于矿区所在地,矿产资源丰富,煤矿企业多,村内人居环境及基础设施非常恶劣。

村庄内常住人口以老人为主,人口流失率近80%,拟计划拆迁人口暂未实现集中安置;现状交通路面硬化破损、粉尘、积水等问题严重;村庄内部主要道路被大车压坏,塌陷,村庄内部道路均为土路。基础配套设施相对缺乏,无法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部分社组村民有增加路灯、道路修补、增加用水、公厕及增加垃圾箱数量的诉求。

综合对村庄资源进行分析后,我们聚焦在以下四个目标:一是解决发挥企业复垦整治优势和发展优势,以改变环境污染现状,创造村民的生产生活新空间;二是实现绿色矿山建设,恢复生态系统,探索具有村庄特色的“黑金”产业发展之路;三是完善组织机制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益;四是立足于矿业资源优势,建立好社会资本与村集体、村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二、规划理念

立足于村民居住需求和村庄资源基础,以“新四区”为规划理念发展村庄:

新生态区——聚焦“双碳”目标下查干沟村、和合成村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实施生态修复。

新集中安置社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尊重村民意愿重点打造集中安置核心社区,吸引村庄人口相对聚集发展,以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目标。

新养殖区——建设集中养殖小区,实现人畜分离,改善村庄环境;林草资源综合 利用做饲料,形成生态养殖循环链条。

新产业区——煤炭产业结构由“黑色”向“绿色”转型。

三、总体定位

依托鄂尔多斯市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为契机,聚焦“双碳”目标下发展煤炭产业转型的契机及梳理在地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以保护与修复矿区生态环境、壮大集体经济、 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土地综合整治、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村社组织架构为抓手,规划期内将查干沟村、和合成村规划定位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示范样板村,建设成“黑金能源” 向“清洁能源”转型示范村、双碳目标下生态文明发展示范村,重点实施绿色矿山建设、“林光互补”、“农光互补”生态产业区、核心社组高品质居住区、标准化养殖小区、集体建设用地矿区服务区等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四、规划策略

1、充分挖潜,利用多类型土地资源

科学研判各社组需求,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区。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留部分社组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和居住环境质量提质;针对部分社组提出撤并的需求,考虑配套设施共享,查干沟村安置点选址集中在人口服务基数相对较大的孙家坡社,选址紧邻210国道,利于交通出行、水资源丰富、共享服务。和合成村安置点选址集中在人口服务基数相对较大的韩家梁社。

更新提质,集体建设用地植入产业配套业态。在人口相对聚集的中心社组,结合村庄主要步行线进行新业态导入,重点对村内综合服务区进行功能改造引导,基于矿区服务功能,对集体建设用地植入住宿、停车、零售、体验、餐饮等新业态,规划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提高集体土地利用价值,带动村庄经济发展。

2、坚持底线管控,因地制宜优格局

村内无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尊重乡村自然资源禀赋特色,保持村、林、草、田、河自然格局,通过河道疏浚、生态修复、理水营村、土地整合等手段,引导村庄空间资源优化,提高生态资源价值。

3、多管齐下,服务配套保民生

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边界,对村庄建设边界范围内进行用地布局优化、细化,明确住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村庄各项具体用地图斑地块。另对于涉及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特色发展因地制宜深化专章内容。

4、产业布局,打造可持续发展资源

依托现有林草资源和未来矿区复垦生态资源,强化林草资源产业综合利用,配套发展矿区综合服务,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要目标,打造“林光互补”+“农光互补”生态产业区,实施“生态治理+ 光伏产业+X”的生态治理新模式,实现全域产业发展,村集体和村民可获取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性收入和林草生态资源收益。规划打造“一心一核两轴四区”的产业结构:一心(集中建设发展中心)、一核(复合产业发展核心)、两轴(罕台河生态产业综合发展主轴、生态景观发展副轴)、四区(高品质居住片区、绿色产业发展片区、绿色矿山建设示范片区、“林光互补”+“农光互补”生态产业区)

5、坚持底线管控,因地制宜优格局

在建筑风貌上,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地方材料砌筑矮墙明确庭院边界,后续具体改造设计将继续坚持乡建院一贯提出的“一户一设计”理念,以丰富庭院立面景观;二是对集中居住区域的房屋进行整治,将建筑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三是对中心社组主要道路沿线种植乡土植物;四是闲置空地增加社组休闲运动空间。

6、刚弹结合,应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

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对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村庄建设地块提出明确的刚性定量、定形管控。对交通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开敞空间等内容提出弹性的指引和设计。

五、乡村规划师感悟

1、充分利用好村庄建设用地,为发展乡村产业预留空间

乡村规划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基础,是落实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笔者认为内蒙古村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是村庄土地利用低效,支持产业发展的用地较少,村民生活人居环境有待提高,在农区人畜混居情况较为突显,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较为缺乏。村庄规划中通过合理规划布局,采用人畜分离的方式,提高村民居住质量;通过增加产业用地比例,促进当地农产品深度加工及农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延伸产业链条,多渠道提升村民和集体收入;加快推动土地合作,形成规模化种植,村集体与地方龙头企业联动形成订单种养殖发展乡村产业,促进村庄与产业协同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培养种养殖能人,避免出现“空心村”现象,提高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

2、鼓励村庄多元主体参与,搭建乡村规划建设共同体

在规划中,一定要尊重村民的主体性,以村民作为规划主体,强调村民在村庄中的主导作用,以“共谋、共建、共治、共享”方式,由村民、村委会、地方政府、规划师、社会力量五方联动,搭建乡村规划建设共同体,明确村庄未来发展路径,并致力于规划实施和实践。

3、利用本土特色,传承与创新乡土文化

传承与创新乡土景观和地方居住特点,应就地取材、旧物利用,体现景观的乡土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住房空间布局上应充分体现地区居住需求和建筑风貌特点。

4、完善公共设施,构建乡村生活服务圈

乡村具有生产生活一体化、服务群体分散、差异化巨大等特征。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乡村社区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有机融合。结合政府相关政策,人口相对聚居区域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硬化及亮化、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回收转运等;增加复合综合利用型公共服务设施,如图书室、医务室、老年活动室、幼儿园等。

5、联合共建,共同发展建设中心村

本文所研究的规划是两村合编的片区型村庄,应在满足本指南要求的规划内容基础上,突出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兴,发挥资源叠加效应,解决空心村资源闲臵、用地布局零碎等问题,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空间高效融合。面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情况,应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村庄拆迁撤并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共同建设中心村。

6、坚持系统乡建,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乡村规划的综合目标应是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和系统性乡村建设:从农户生计的改善,村庄生境的提升,到推进以村社为主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治理,系统乡建全面发展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区别于传统村庄规划重点关注空间环境建设。乡建院在乡村规划中始终以“组织乡村、建设乡村、经营乡村”理念为指导,协作农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以建立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共赢、可经营的、共同富裕的未来乡村。建设未来村,共创新生活。

图文 / 总规部 张晓荣 范薇

编校 / 品牌策划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编制导则
【PR】苏南乡村闲置资源再利用与空间整合研究
绿维文旅:体育村运动休闲村的建设要点
乡村营造如何开展?北京模式供您参考
村庄规划为何不能落地?如何解决落地难的问题?
土地规划如何入村落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