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三大节日相合,三习俗相交”:有啥说法?
userphoto

2023.08.25 山西

关注

在传统文化中,农历的七月被称为“鬼月”,七月十五又叫“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等。这些叫法都是哪里来的?七月啥时候祭祖为好呢?

1·民俗节日“七月半”

从上古时代开始,人们都会在四季中的某个日子举行仪式祭祀祖先,叫“四时祭”。据古籍《礼记·王制》中载: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春礿在正月,夏禘在四月,秋尝在七月,冬烝在十月。其中“秋尝”指的是在秋收时节,人们把收获来新米、新果先供奉给祖先们“尝新”,感谢他们的庇佑和守护,同时也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人们会在七月的某个傍晚时分,把祖先们的牌位一个一个“请”出来,再恭恭敬敬地放在专门设置的桌子上,叫“请先”。

然后在每一个牌位前插上香烛,供上新粮做的饭食,一直到七月三十祭祀完成后,再把牌位一一送回。在送回之前,还要再烧些纸钱以及纸做的衣物等,称为“送先”。

那时候的七月半只是个单纯地祭祖、尽孝的日子,没有人会把这种日子称为鬼节;七月也只是个收获和孝亲怀古的月份,自然也不会有人把七月叫做“鬼月”。

2·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的叫法来自道教。道教认为自然界是由天、地、水三元作为支撑的,有了这三者,万物才得以存在和生存,所以一直有天、地、水“三官”的习俗。

而天官、地官和水官则是天帝派驻民间的“代表”,负责在“三元日”根据三界生灵的表现定赏罚、论结局。

所谓“三元日:指的分别是正月十五上元日,是天官赐福的日子;七月十五中元日,是地官赦罪的日子;十月十五下元日,是水官解厄日子。

据说中元之日,地宫之门大开,那边的“人”纷纷回来接受考校。有主的归家享受祭祀、无主的便会四处游荡徘徊,所以这天就被称为“鬼节”。民间也有了“七月半,鬼乱窜”的说法,七月也成了“鬼月”。

在这种说法的影响下,人们开始以各种方式祭祀亡魂,比如点荷灯照冥、吃鸭、祭鸭引导先祖等。

道教典籍《修行记》中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称这天道士们会建醮祈祷,为往生之人诵经超度,使他们早得解脱。

3·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其实在“中元节”的叫法出现之前,七月十五已经被佛教所重视。不过那时的七月还是个“欢喜月”和“报恩月”,是僧徒们功德圆满,七月十五则是他们举行“盂兰盆法会”的大日子。

西晋时《盂兰盆经》被翻译传入,经书中有个“目连救母”的故事。经中说:目连见亡母在饿鬼中,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为火炭,遂不得食。

目连是佛陀的众弟子之一,他的母亲生前行恶,故后百般受苦。目连想以神力给母亲弄点吃的,却也无能为力。目连心疼母亲,只得求助于佛陀,佛陀让目连在七月十五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亲脱离苦海。

这个故事与当时的“孝道”观相合,得到了大力的推崇,还把这天定为民俗节日,旨在劝人向佛向善,劝子行孝感恩等。

盂兰盆节与“鬼节”相关是因为翻译,盂兰为梵文音译,意思是“解救倒悬”,意思是救下面那些受苦的人;“盆”是用来装祭品的器皿。音译在不断被人解读后,这个节的意义也成了荐亡普渡。

《荆楚岁时记》中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可见当时七月十五法会的隆重程度。

4·何时祭祖最佳?

《易经》中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意思是七是天数,阳气绝灭后七天即可复生,这是天地运行、阴阳消长之道。

农历七月又是自然界阴气初生的月份,于是就被人们解读为“祖先回归”的月份,于是人们在这个月里祭祀孝先。

“十四”是七的周期数,所以农历的七月十四就被认为是祖先回归、返家的日子,所以就选择在七月十四这天祭祖。

而七月十四的祭祖又与清明不同,清明时阴气衰而阳气起,祖先迫于盛阳不能出,就需要后辈去墓地祭祀。七月则是阳衰阴盛的开端,这时阴气不惧阳制可以自行活动,所以在家中祭祀即可。

所以民间多在七月十四傍晚在家中烧祭,祭品中不能有鸡而必须有鸭,再加上时令鲜果、新收谷物饭菜等,以祀祖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元节的来历与习俗
中元朝拜上清回——咏中元节古诗词赏析(上)
中国有四大鬼节,为什么只有清明节广为人知
中元节| 感怀先祖,敬畏天地,思索人生
今日中元节,中元节的文化核心是孝不是鬼!!
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文化报本反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