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血压伴随头眩心悸、心烦失眠,一剂名方可治大家好 中医认为,高血
userphoto

2023.03.21 黑龙江

关注
高血压伴随头眩心悸、心烦失眠,一剂名方可治
大家好。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痰浊湿热密切相关。湿邪致病具有易阻气机、缠绵难愈的特点。
 
从中医来看这也是高血压病缠绵难愈,需要长期服药的一方面原因。高血压病根据其症状,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
 
胆为清净之腑,喜宁谧恶烦扰,痰浊湿热之邪内扰胆胃,胆胃失和,则出现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苔黄腻脉弦滑等临床表现。
 
而痰浊湿热之邪又易困阻脾胃,使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也会出现眩晕、纳食欠佳等表现。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记载:“温胆汤治……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温胆汤可以主治的典型症状有失眠、惊恐、烦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眩晕等。
 
由此可见,温胆汤方证的病机与高血压病的病机有异曲同工之处。
 
温胆汤的功效为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要用于治疗痰浊湿热内扰、胆胃不和所致的上述诸证。
 
而高血压病的病机之一也为痰浊湿热,故可以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减,来治疗上述诸症
 
来看一则案例
 
【首诊】
53岁的马先生,自诉发现高血压2年余,血压最高150/90 mmHg,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近来血压控制不理想,波动在140-160/90-100 mmHg,伴见心中惊悸不安,健忘失眠,时有心烦,无胸痛、胸闷、气促等不适,胃脘痞闷,口苦口干,纳一般,二便调。
主诉:高血压2年余。
刻诊: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高血压(痰热内扰证)。
辨证论治:患者体胖,肥人多痰,痰气互阻,郁而化热,痰热扰心,则虚烦不眠,胆为“清净之腑”,胆主决断,若痰热犯胆,则易胆怯受惊。痰湿困脾,脾气不行,可见胃脘痞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亦为痰热内扰之症候。
治则:清热化痰,理气清胆。
处方:温胆汤加减。
法夏15g、陈皮5g、竹茹10g、茯苓15g、枳壳10g、石决明30g、牛膝30g、白术10g、砂仁10g(后下)、钩藤30g、甘草3g、田七片10g。7剂
 
二诊:药后好转,心慌症状及纳眠均有改善,血压控制可。考虑药已对证,守上方,西药继服。
三诊:复诊时诉胃脘胀闷,餐后尤甚,时有反酸嗳气,右肩部酸麻,眠一般,舌红苔黄白厚,脉沉滑。考虑为西药的副作用表现,可予中药辨证治疗缓解之。结合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痰湿内扰,应从痰论治,治宜健脾化痰,予二陈汤合乌贝散七剂加减。
2周后复诊,原症状消失,血压控制良好。
 
温馨提示:配方虽好,但是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好医生为健康护航##高血压##健康20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大师江尔逊,妙用经方小柴胡
胃病治疗的心得体会 作者:高格非
历代中医对失眠病机的认识。
经方治疗冠心病临证撮要(三)
经.方诊疗三步曲—识.人、辩证、随症加减
消化道疾病思考系列——(14)2017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