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平,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对于汉王朝来说,最大的边患来自北方的匈奴。

西域之路,启自偶然。一位降汉的匈奴人告诉汉武帝刘彻,月氏王曾被匈奴人所杀,月氏人含泪西迁,对匈奴心存怨恨。

这个信息,为汉武帝提供了新的思路,联合月氏打击匈奴。

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应募出使,没有人可以预见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自此向汉王朝徐徐展开。

派张骞出使西域出于军事目的。历经千辛,带回来的信息促使汉武帝对中国之外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接促成汉帝国调整边疆的战略部署。由最初的“夹击匈奴”,到“断臂计划”,再向开疆拓土转变,大规模探索西域的时代来临。

西域探索为帝王们构筑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让汉王朝的威德遍布四海,“大一统”思想扩展域外,构建更为广泛的天下秩序,营造四夷来朝的盛世。

随着汉王朝在西域的影响力扩大,意外的打通了一条贸易之路,中西双方互通有无的需求日益增加,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形成了“使者相望于道”“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

对西域各国来说,汉之广大、博物,以及文明所吸引,到了汉宣帝时代,西域多国已乐于汉家服饰、制度。

为维护中西道路的畅通,对汉王朝来说,重要的内容就是从军事上驱逐匈奴势力,为此汉王朝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和政治措施。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标志着西域政局已经完全处于汉王朝控制之下。

西域,弱国林立,政权分散,城郭国,游牧国分界而居,边界是戈壁、荒漠、雪山,受地理环境影响,西域强国的实力及财富可以偶尔攻击占领一、两个绿洲,但没有任何机制可以将他们串联起来,虽然相似,却独立发展。匈奴的掠夺性统治无法打破各国独立发展的状态,对西域的政治、经济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一旦匈奴势弱,极易反目。

随着汉王朝对西域的开拓与经营,西域诸国对汉王朝表现出了积极依附的态度。那时候的贸易之路被称为“汉道”,西域都护、西域长史、戊己校尉的设置,就是要维护“汉道”的畅通。

西域都护总领一方,作为中央王朝的代言人,任命、册封、奖励,罢免西域官员甚至国王,协调西域各国冲突。为了与汉保持友好或寻求安全的保障,不断遣子入侍,一是迫于匈奴的军事压力,寻求保护;二是为了贸易带来的利益。在长安或洛阳长期接受中原文化熏陶的这些王子,长于京师,学于中原,返回西域后表现为亲汉排斥匈奴。

贸易上,多以朝贡的方式与中原进行政治上的交换,借朝贡为名,行贸易之实,对汉王朝来说,朝贡是威德遍四海的体现。

汉王朝的屯田目的,一是守护“汉道”,二是自给自足,三是保障往来商旅供给。四是减轻王朝的财政压力,五是为经营西域提供保障。

西域屯田地往往是切断匈奴与西域联系的交通要塞。

对大汉帝国来说,重军事,轻贸易,各国献,中国赐。但丝绸,漆器的外输给民间百姓带来了福祉。各国商队为了自身利益,多次参与汉对西域小国的战争。这条贸易之道,各类植物的引进,丰富了中原人的餐桌以及战略装备,西域良马,皮制铠甲,毛织品、药物,影响了中原建筑由土木向砖石结构发展。

西域贸易,开始影响西方的古罗马。

史学家塔西佗在其《编年史》中记录元老院的会议决定,不许用黄金制造食具,男子不应再穿东方的丝织品。

当时,罗马每年对外贸易支出的财富合计一亿塞斯特,奢侈的风气和女人的喜好,让罗马付出巨大的贸易逆差。这些钱使安息、贵霜帝国的商人富足,也让中国的纺织业走上了鼎盛。官员与士卒也公然参与边塞贸易。

两汉时期,“大一统”的政治基础刚确立,尚未涵盖宗教信仰,给佛教的传入提供了便利,佛经中国化的翻译为其传播和接受提供了土壤。因果论、善恶论,轮回论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人不可能长生不老,终将一死,药物不过是延缓术,对于死后世界,存在美好的向往,逝者已逝,不过在另一个世界存在,“死者行阴,生者行阳”各有分划,不能交换。佛教的轮回,给生死观无疑提供了一条新路。传入之初中国人站在黄老的思想去理解接受,不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跨文化传播,不可能原版输入,必将发生变异。佛教的因果轮回与道家的清净无为,儒家的积极向上有机结合,形成中国独特的“禅”学。

对于来自西方的“胡风”,汉王朝采取了开放,包容,吸收的姿态。上层的喜好,会引导民众,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座、胡饭、胡乐、胡舞,京城贵族皆竞之。坐在床上、椅子上总比盘膝、跪坐舒服。

东西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带动着未知世界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与大汉王朝国力的强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西贸易之路,汉王朝不仅是开拓者,主导者,还是维护者。对中亚、西亚及至罗马的政治、地理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导致整个世界的范围缩小,通过对外开放,商人与士兵的流动,相互传播着各自的文化、艺术与武器,联接起西端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大汉帝国。

张骞大约在公元前129年时,到达大夏,这个时间正是帕提亚国王弗拉亚特斯西征安条克王朝,以及中亚游牧民迁徙入侵安息之时。

张骞第二次出使,欧亚的格局初定,汉使可以到达安息、月氏、康居、大宛。东汉末年,安息、条支等国与汉王朝依旧保持着友好往来。

为了垄断丝绸之路的贸易及争夺西亚的霸权,安息与罗马进行了长达三个世纪的战争。遥远国度的战争与汉王朝看似毫无关系。但当汉王朝中原动荡,无心经营西域时,也是安息与罗马关系极为紧张之时。欧亚大陆已形成庞大的利益体系,汉王朝以丝绸作为开拓者,实行政治、外交、军事等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些地区施以影响,欧亚大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体。

彪悍的匈奴在其强盛之时,侵扰汉边,掠夺大量农产品、手工业品,汉王朝的反击使匈奴人失去了河西走廊、西域,这对匈奴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

在汉王朝的打击下,匈奴不断西迁,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了欧亚民族的大迁徙。

依附中国的西域,地广人稀,小国寡民,不易控制。但通过“东、西贸易”,让西域吸收着各方文明,使其出现了多样化发展。

汉军的屯垦使东方文明给西域生产方式带来极大的促进,加快了西域的水利、农耕进步。而安息、贵霜成为罗马与中国贸易交流中的最大获利者。

贵霜帝国是我们史料中的大月氏国,富强之后的大月氏人的势力曾想重返西域,但被西域都护所击溃。之后,目光投向了印度。

汉王朝,自东向西的开拓,大宛、康居、安息、贵霜与汉王朝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域外对中国商品的需要远远超过中国对域外商品的需要,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的学者怎么评价中国?

那时候,他们称中国为赛里斯国。

斯塔拉波在其《地理书》中记载,“赛里斯人从他们那里的树叶上采集下了非常细的羊毛,制成绚丽的罗绮”。“有人声称赛里斯人比能活一百三十岁的穆西加尼人还要长寿。”

梅拉的《地方志》中说,赛里斯人是一个充满正义的民族,由于其贸易方式奇特而出名。

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对中国的描述是这样的:“赛里斯人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威名远传,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完成纺丝和织布这两道工序,由于在遥远的地方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们才能够穿上华丽的衣料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

希腊史学家马尔塞林描述,赛里斯美不胜收!疆域辽阔,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五谷杂粮、干鲜水果、牛羊牲畜,应有尽有,赛里斯人完全不懂得进行战争和使用武器。赛里斯人最喜欢安静地修身养性,所以,他们是最容易和睦相处的邻居。在那里,晴空万里,皓月明朗,气候宜人,即使刮风也不是凛冽的寒风,而是和煦的微风。

那个时代,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大都市,云集来自周边各国的商人。

中华文明对于提高世界文明水平,改变世界格局,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对世界的这一贡献,是其他国家与文明无法相比。

除了丝绸,汉王朝的铁器及冶炼技术也领先于世界,铁在冷兵器时代是打制兵器的最好材质,汉王朝的胜利,是生产力的胜利。

铁器不单能锻刀剑还能制铧犁,中国人对和平的理解就是“铸剑为犁”。

和平,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我们的故事讲完了吗?没有,才刚刚开始,张骞凿空的“汉道”,在他去世两千年后,被德国地理学家命名为“丝绸之路”。

时至今日,畅通无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丝绸之路
文明的对决---贵霜帝国和汉帝国疏勒之战(一)
汉武帝经营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 张国刚
丝绸之路概述
古代“丝瓷之路”的开拓与变迁
郭建龙新书 | 《丝绸之路大历史》:读懂古代全球化,读懂今天的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