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金故居还原人生点滴

 
 

巴金故居还原人生点滴

  张超

  今天是巴金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不久前,我拜访了位于上海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透过还原的点滴,再一次感受到这位“人民作家”的魅力。

  当年,“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这句肺腑之言为巴金刻上了鲜明的印记,也在众人心底留下了与这位文学大师至今无法割舍的情结。走进巴金故居,通过他生活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居所及陈设,那些珍贵的实物和档案,于还原的点滴中再认识他、发现他、感受他,感怀变得愈加深刻。

  抬眼望去,沿街伫立的法国梧桐将这座3层小楼怀抱其中,巴老在此居住的岁月里,《团圆》、《倾吐不尽的感情》、《赞歌集》以及巴金思想集大成者——《随想录》孕育而出,与先前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一同流芳于世。究竟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可以滋养巴老创作出这么多的经典佳作,好奇心油然而生。

  走进主楼,花园洋房里扑面而来的尽是简朴、别致和温馨,不时透出的阵阵书香和浓浓情怀,使参观者与巴老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那缕缕“书香”,来自一楼太阳间,二楼过道和书房等处的排排柜橱和本本藏书,它们见证着巴老激昂的阅读热情和坚实的文学功底;给人带来更多触动的“情怀”,则源自巴老对写作乃至生命意义的潜心求索和孜孜不倦,是对祖国和人民无法言喻的深情与厚谊。“我思考,我探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享受……”“自从我执笔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我的敌人的攻击,敌人就是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碍社会进化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墙上画板中记录着巴老的内心独白。

  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巴老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巴金的鼓励下,妻子萧珊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这对伉俪逐步在中国文坛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至今为人们所称道。两人相识相伴、携手走过的三十余载春秋,无论顺境还是困境,他们彼此关怀,相互支撑,谱写了一段相濡以沫的文坛佳话。在《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作品中巴老对妻子的一往深情表露无疑;二楼主卧室内,巴老在萧珊去世后一直将她的照片摆在床头。在文学作品中巴金用深刻犀利的笔触,引燃思想的火花;而现实生活中他无意间流露的柔情又是显得如此真切和动人,使巴老的形象变得更为立体和丰满。餐厅、主卧室和临时展厅等处,巴老一家四口以及与孙辈的照片向参观者传递着温暖,正是这股无形力量的支持,巴老才得以安心自在地进行文学创作。他的一句话恰好加以了印证,“我走到隔壁书房里,在书桌前坐下来,拿起笔……我觉得全身充满幸福的感觉。”

  临时展厅里,展物丰富、布局精巧,为我们收集整理出与巴老相关的各种实物。漫步其中,映进眼帘的是一件件历经沧桑的书籍稿件,它们仿佛在轻声低语,向参观者生动述说着巴老笔耕不缀的传奇经历……在国内外众多头衔和荣誉的“簇拥”下,国务院于2003年授予巴金的“人民作家”荣誉证书被安置在展厅一侧的显要位置,也许这与巴老的心思不谋而合,因为只有倾情为人民写作才是他最为看重的“荣誉”,正如巴老所说“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祖国和同胞我用作品来表达这种感情。”展柜中满是斑驳痕迹的巴金著作、译作、手稿甚至是学习外语的单词卡,留下了岁月无情的注脚,巴老使用过的笔墨、老式打字机静静地躺在那里,但我们依旧可以遐想他们当年的英姿。巴老收藏的各国徽章、纪念品和图书杂志等则展现了这位文学大师写作之余广泛的情趣和爱好。此时,当我看到展厅中一本月历无情地停留在2005年10月,心头不免涌上一丝伤感,那个秋天巴老与世长辞。

  随着巴老的离去,整个小楼和那些物品只能独自等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而当年,巴老在客厅、太阳间接待中外各界宾朋,与他(她)们交流情感、切磋技法、畅谈人生,与许多志同道合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曹禺、林风眠、黄永玉等文化大家赠予巴老的礼物,现都陈列故居之中,印证着双方的友情;而在书橱中不胜枚举的文学著作,则体现了巴老在思想上与那些中外作家的间接交流,这种“友情”同样可贵。

  从一楼的门厅、餐厅、厨房,到客厅、临时展厅和太阳间,再到二楼的书房、主卧室,随着参观的深入,不经意间彷佛揭开了历史的尘封,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巴老在书房、太阳间伏案阅读与写作的画面好像就在我眼前浮现,而他与家人、友人其乐融融的畅谈欢笑似乎刚从耳旁拂过……我的思绪不自觉地发散开来,在实物实景和感受体会的交融中,试图萌生更深的感悟。

  正直、真诚、热情、勤奋、严谨、谦逊、重情义……可以用来描绘我对巴金的认识和感受,这些闪光点凝结成巴老卓而不群的人格,也成就了他的生命价值。正如巴老当选2003年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颁奖辞所说,“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无论你是否是文学爱好者,巴金故居都是一个可以感悟生命意义、启发人生思考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蜀之地 | 张宏文:仰望.巴金文学院
参观上海老洋房
走读上海 | 吴玥《 巴金故居》
恋旧物癖的断舍离
再读巴金.
102岁巴金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