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带你了解艾灸文化

认识艾灸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艾灸的作用
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制的认识,仍是一个未解的迷。现阶段认为灸疗作用机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脑血管病:可灸神阙穴,配穴大椎、风府、风池、天柱、颈夹脊等。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软化血管,加速颈、椎动脉供血,改善大脑供血供氧,预防脑血管中风的发生,还可用于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及善后。

痛经不孕:中医认为不孕可因多种原因导致,尤其是宫寒而致瘀,改善宫寒便可解决瘀的问题。宫寒无论是实寒还是虚寒,如果不积极治疗或者调整改善,对女性的生殖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可艾灸神阙配气海、关元、子宫、命门、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如此坚持施灸可以使女性摆脱痛经、不孕的折磨。
颈椎病:颈椎病除了改变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积极锻炼外,可艾灸大椎、风池、肩井穴等。如此坚持施灸可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消节散瘀、软化血管、提振阳气。

风湿病:中医认为风湿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邪合而为病,日久损耗正气(阳气、元阳),内生痰浊、瘀血等,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气血痹阻,进而形成肢体关节、肌筋的疼痛、肿胀、变形、僵直,严重者活动受限,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艾灸神阙、命门、肾俞、足三里。风湿病坚持施灸有补阳益气、温经散寒、祛风除温、散节消肿、活血止痛、疏经活络、宣痹止痛等功效,可以有效改善风湿病症状。
老年保健:老年人阴亏阳虚,各种精微物质生成不足,而消耗不变,这就形成了“入不敷出”,也就是阳气不足、阳虚。老年性疾病“多虚多瘀”,故老年养生保健以养阳气为重。艾灸可补元阳,治虚寒、疏瘀阻、祛寒湿。可选主穴神阙,配膏肓、肾俞、命门、至阳、中脘、足三里、气海、关元等,此法用以老年养生保健,不仅可以提振人体阳气,滋补元阳,达到温补的作用,解决寒、虚等问题,而且可以使留于体内的有形之邪得以清除,去除各种顽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注意事项

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关节活动部位亦不宜用瘢痕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2)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施灸过程要防止燃烧的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
5)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会出现水疱,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再涂以烫伤油或消炎药膏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这5种病用艾灸防治都有好疗效,快来了解一下~
艾灸27问,啥病能艾灸
中医养阳十六法【周伟话养生】
艾灸的最终目的是打通经络,让气血畅行
补阳先补脾胃,脾胃强健,阳气自足,教你一招,补元阳,暖命门
这个“元气激活键”,有着天然的修复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