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不胜防的隐匿杀手——极易癌变的大肠LST

珍爱生命,远离消化道癌症,从胃肠镜检查做起!

来源丨胃肠病

作者:许昌市立医院内镜中心主任 杨喜洋

每天都在呼吁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重视胃肠镜体检的重要性。但是许多人还是不太重视,给自己留下了终生遗憾。

去年8月份,患者李某,男,50岁,因体检发现大便潜血(+),门诊行胃镜检查查找出血原因。做了胃镜精查,结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隆起糜烂。

建议行肠镜检查,可患者慌慌张张说:"不行,下午我得开会,没时间,改天吧"。

临走前,我再次交待:“开完会一定要来把肠镜做了,大便潜血(+),肯定有消化道出血,看看具体什么原因?”

患者承诺:“放心吧,杨主任,忙完一定来。”

转眼间,四个月过去了,在我们反复电话回访及好友的催促下(主要是出现了便血症状),心里害怕,终于来我们内镜中心行结肠镜精查,结果令人扼腕叹息:盲肠部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局灶考虑中高分化腺癌。

活检1块送病理。

和患者家属做了促膝长谈,嘱其有个心理准备。对下一步治疗做了详细的建议和指导。

漫长的3天等待后,病理结果回示:盲肠中分化腺癌。和我们3天前镜下诊断吻合。

虽然事先打了预防针,可是柔弱的妻子拿到报告时,依然几近崩溃,泣不成声。面对此情此景,我竟不知该如何安慰?内心闪过一万个假如……

可是此时此刻我竟无能为力,只能说:“对不起,已错过最佳的镜下微创治疗的时机。接下来全身检查,排除转移后,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那么许多朋友不禁要问:

什么是大肠LST?

LST是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的缩写,中文翻译过来为侧向发育型肿瘤,其定义最先由日本学者工藤进英提出,为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类平坦型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性肿瘤。

大肠LST具有比腺瘤性息肉更高的恶性潜能,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进展期结直肠癌中大约有17.2%是由LST发展而来,大约20.9%-33.8%的LST会进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故将其单列出来,作为一种特殊类型非息肉性腺瘤。

大肠LST按其形态特征区分为两大类型,颗粒型和非颗粒型。此外,颗粒型根据有无大的结节,分为颗粒均一型和结节混合型;非颗粒型根据病症有无凹陷病变,再细分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即2类4亚型。

LST恶变潜能高,一旦发现肠道侧向发育型肿瘤都应该及时处理,方式有内镜微创处理和外科手术两种方式。

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由病变浸润深度决定,对于局限于黏膜内的LST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是首选方法;而对于已经浸润至黏膜下层或更深的LST则有淋巴转移的风险,外科手术是比较稳妥的处理方式。

内镜下极易漏诊的一例大肠LST

男性患者,40岁,某银行高管,因“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来我内镜中心行结肠镜精查。肠镜提示:(肝曲)侧向发育型肿瘤

取材1块。病理结果:肝曲管状腺瘤伴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结肠LST内镜微创治疗经典案例

患者男性,68岁,于我内镜中心体检发现升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遂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

病理结果回示:(升)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各侧切缘及基底切缘阴性。

重获新生的患者和家属送来一面红彤彤的锦旗。

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大部分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等来就诊时已是癌症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晚矣。

内镜是预防和诊断消化道癌症的首选检查方法,部分消化道早期癌内镜下微创治疗可达到治愈性切除的目的。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再次呼吁:珍爱生命,远离消化道癌症,从胃肠镜检查做起!未病先防,重视消化道癌早诊早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豆大的肠息肉,竟然癌变伴转移?
一文读懂LST的诊断和处理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知识
极易漏诊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
对手术说NO系列之印氏清理肠道方治愈结肠LST(侧向发育型肿瘤)案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新分型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