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行走

作者:蓝蓝 · 主播:吉米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行走是最简单的运动,更是富养身体的最好方式之一。

♬点击上方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作家周岭曾说:

“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而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汪清泉,干净澄澈,不带一丝浊气。”
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是治愈负面情绪、调节消极心理的良药。
人到中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每天又被各种琐事烦扰身心,早已体力不支。
与其任由健康亮起红灯一路下滑,不如在运动中治愈自身,重塑健康身心。
行走是最简单的运动,更是富养身体的最好方式之一。

 01 

经常行走,可以缓解焦虑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就是步行。
相关研究也表明:每天坚持步行,既可以舒缓情绪,又可以改善睡眠。
新东方在最初组织结构调整转型的时候,创始人俞敏洪经常焦虑的睡不着觉。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转型的风险有多大?

未来的前景如何?

.......

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压的他喘不过气,心情越来越焦虑烦闷,萎靡不振,甚至每晚都需要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他说“我最多的时候,要吃4片安眠药才能睡着。”
有一次,他去加拿大出差,在二十楼看着打开的窗户,神情恍惚间,差点跳下去。
后来想到还有孩子,他才停止了走向窗户的步伐,然后穿上羽绒服,在零下30摄氏度的大街上走了四个小时。
在行走的过程中,他放空自己,不让大脑去想任何事情,就这样,困扰了他许久的焦虑竟然靠散步得到了解决,整个人变得平静坦然,睡眠也变的安稳了。
后来,他一直把行走当作缓解焦虑“最靠谱”方式。
行走的过程其实也是清空自己的过程,行走让人远离喧嚣烦扰,获得焕然一新的自己。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也一直把行走当作缓解焦虑和减压的秘诀。
有一次,他遇到写作瓶颈期,整个人变得烦躁不安,没有心情做任何事,只好漫无目的地在路上闲逛。
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随着自己迈出步子,原先焦虑的情绪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心情也变得愉悦舒畅。
当他神采奕奕地回到家中,试着拿起笔创作,灵感接连不断,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
歌德说:“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
行走的好处不仅在于身体,对调节情绪同样有效。
如果此刻,你也正被焦虑困扰,不妨试一试行走。
让自己漫步于天地之间,让身心在花香鸟语中得到舒缓。
当你勇敢迈出步伐,生活带给你的所有焦虑与苦痛,都会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02 

坚持行走,提高身体免疫力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曾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的研究指出:
每天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会提高12种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如果用运动代替久坐,使身体器官活跃起来,则可以有效降低生病风险。
想起网友@冬风的遭遇。
一年前,他被公司提拔为策划经理,本以为升职之后,工作会轻松些,不用太受累。
哪成想,他反而更忙,不是坐在电脑前做预算审核处理,就是批改优化方案,有时为了赶进度,还会连续几天熬夜加班。
他每天累的下班回到家倒头就睡,根本没有运动锻炼的时间,身体经常酸痛无力,还动不动就头疼脑热,不是感冒就是口舌生疮。
直到一天,他感觉左腿实在疼痛难忍,于是去找医生治疗。
医生的诊断结果是:
因为久坐不动,引发左腿韧带肌腱挛缩发炎和坐骨神经痛。如果再不注意运动锻炼,会直接导致无法正常行走。
听完,一脸愕然的他,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决定每天早起半小时,围绕小区公园行走锻炼,并给自己制定了规律的休息表。
行走时,他只专注于当下,放空繁杂的心绪,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让心情瞬间变得明朗,整个人神清气爽。
两个月后,他的免疫力有了明显提升,身体也越来越好,很少生病。
坚持行走的人,心肺功能以及肺活量,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比久坐不动的同龄人更好。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就是行走爱好者。
他平日起床后,雷打不动地去公园走一走,感受早晨的勃勃生机,沉浸在令他心旷神怡的清新空气中,在行走中提升身体素质。
长期坚持行走的爱好,让他在九十岁高龄时,仍然身体硬朗,看书、写字手不抖。
还有著名文学家钟敬文教授,他虽然已进入耄耋之年,依然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身体健康,各项指标也都正常,这全得益于他坚持行走的好习惯。
他常说:“行走使他身心始终处在一种内在的自由与和谐之中,从而维护着生命的平衡。”
《明年更年轻:运动赋能篇》中提出:
变老并不意味着衰退,衰退的决定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每天坚持走路30-60分钟,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同时还能延缓衰退,从而过上健康且精力充沛的生活。
健康是身体的第一大基石,唯有巩固好基础,才有能力抵抗外界的狂风骤雨。
也许行走不是养护身体最好的方式,但它却是成本最低,对身体最有益的一种。
懒惰只会让你的身体加速衰老,长期行走能让你的身体延缓衰老。
往后余生,养成坚持行走的习惯,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03 

行走,是富养身体的最好方式
据《英格兰医学期刊》报道:一周步行三个小时以上,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自然》杂志也称: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疾病罹患率,对II型糖尿病有50%的疗效。
显而易见,步行运动不但可以预防部分疾病,还对慢性病有一定的疗效作用。
民间有句话说:百练走为先。
人老,腿先老,年纪越大,越要懂得迈开腿。
你的每一次行走,都是对身体最好的富养。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在行走中达到最佳效果,不妨看看人民日报的温馨提示:
1、使用正确的走路姿势。
要抬头挺胸,微微收腹收臀,两肩放松,手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
走路时,足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
个子高、年轻、身体素质好的,可以大步走,身体条件差点的可以适当减小步幅。
2、慢走和快走交替进行,健康功效加倍。
慢走和快走交替进行,既可以增强肌力和耐力、降低三高,还能促进睡眠。
快走时,保持个人最快步速的70%左右,也就是身体感觉微微吃力。
3分钟后,切换慢走,给身体一定的缓冲时间,让身体慢慢放松下来。
行走后30分钟内还可以喝点牛奶,以促进基础代谢,增强体温调节功能,冬防着凉,夏抗中暑。
3、把握行走的运动量。
年轻人疾步快走时,步速可在5公里/小时左右,老年人一般步速在1.5—1.8公里/小时比较合适。
行走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标准运动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则是运动过量了。
4、配合其它运动项目,锻炼全身。
行走主要锻炼的是下肢。
走了一半距离,肌肉、韧带都热了,这个时候找个空地做做操、压压腿,既能调节心率、运动强度,还能兼顾上肢及全身多个关节的运动。
 04 
巴尔扎克曾说:“步行只是活着,漫步才是生活”
行走不同于其它高强度运动,它是一项舒缓,轻松的运动。
在行走时,把自己交于天地之间,抛开一切烦恼与杂念,在大自然中与自己独处。
也许短时间内,你看不出变化。
但是,久而久之,你收获的将是焕然一新的自己。
希望你也能在岁月静好中,不负好时光,迈开步伐,养成行走锻炼的好习惯。
用每一次的专注行走,富养自己的身心,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蓝蓝,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论男女, 走路被认定为“最好的运动”, 但是多数人都“走”错了
4个方法,帮你提高减脂效果,送给正在减脂的你
离2021只剩下100多天,你还不跑步?
长期做“俯卧撑”, 收获3大好处, 按照3个“要点”, 身体更受益!
呼吸有错误,那就老得快!
禅修,一种自愈的最好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