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脉诊的手法、分区及代表脏腑(手把手教脉诊)

诊脉是指医者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动脉),根据指下感觉获得患者脉搏变化信息,以此为依据推断患者脏腑功能的一种诊断方法。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其中的精髓,不仅仅是二十四、二十七或二十八种脉象所能涵盖的。很多医家认为脉诊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给其增加了几分神秘,甚至让很多人,尤其是仅存兴趣者,望而生畏。而我则认为脉诊是个熟练操作,只要用心体会,多加练习,是完全可以掌握的。练习的重点在于“用心”二字。

之所以做《手把手教脉诊》这个专题,是觉得现今很多针灸医师,乃至于中医师根本不懂诊断,多是对证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治本,进而导致远期疗效不佳,难以治愈。因此有必要对初学者及诊断知识欠缺者强调一下诊断的价值。遂决定从头教授脉诊知识,望对各位学友有所帮助。

另敬告那些别有用心之徒,不要在抨击中医,不要说我们是伪中医。古语云”德之不高者,不可为医“仅以此语赠与那些抨击本人文章或故意恶评者。中医求学之路远且长,望尔等珍重。

言归正传

脉诊的手法

古时曾取”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诊,而今独取寸口。我们便以寸口脉为例。

脉诊的时间

以清晨初醒为佳。但一般很难做到,现今诊断多为随来随诊,可嘱患者静坐10分钟,平复心情。

脉诊的体位

可取坐位和仰卧位,垫脉枕,尽量是寸口于心脏位置向平。

脉诊的指法

布指

患者掌心向上,医者于桡侧腕横纹后寻找最高的骨性标志(高骨,即列缺穴前的高骨)。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对其,将中指置于高骨下即为关部,食指靠近腕横纹,为寸部,无名指指下为尺部。

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

手法

脉诊常用手法包括举、按、寻三种。

举即轻按,寻则向两侧寻找(判断长短脉)

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称为单按。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

分区及代表脏腑

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寸、关、尺代表肺、脾、命门

因此脉诊均需切双手脉。

更多脉诊知识,请继续关注本头条号文章,或加微信sun8331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诊的手法、分区及代表脏腑(手把手教脉诊)(上篇)
切脉
把脉(中医诊断方法)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第十二课:舌象、脉象中的玄机 03
一起学中医
零基础学脉诊之三:单部侯练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